下一代「類器官/器官晶片」技轉落地戰

類器官/器官晶片助攻細胞研究、 篩藥平台 實現精準醫療願景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4-08-26
7月11日,由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辦,美商分子儀器(Molecular Devices)、環球生技協辦的「下一代『類器官/器官晶片』技轉落地戰」論壇盛大登場。(攝影/巫芝岳)

7月11日,由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辦,美商分子儀器(Molecular Devices)、環球生技協辦的「下一代『類器官/器官晶片』技轉落地戰」論壇,國家實驗動物中心秦咸靜主任、北美智權劉家豪專利師,分別從新藥開發的動物替代系統趨勢、專利檢索與專利地圖分享發展契機;此外,清大特聘教授曾繁根、中研院研究員董奕鍾、分子儀器資深應用研究員崔瑞廷、昱星生技執行長張郁芬,也分享這項技術在細胞基礎科學研究、篩藥平台的應用。

撰文/吳培安、巫芝岳、彭梓涵、李林璦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施修明執行長致詞表示,類器官/器官晶片已是全球熱議的議題,也是產業發展的方向。他指出,類器官/器官晶片不單能解決學研、產業在生物醫學研究與藥物開發上大量使用實驗動物的挑戰,也是產業發展革命性的技術。

他表示,臺灣有優良的醫療服務、臨床試驗制度,再加上基因體數據、半導體發展優勢,在發展類器官/器官晶片上,勢必有重大突破的轉捩點。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施修明執行長表示,臺灣有優良的醫療服務、臨床試驗制度,再加上基因體數據、半導體發展優勢,在發展類器官/器官晶片上,勢必有重大突破的轉捩點。(攝影/巫芝岳)

⊕ 曾繁根»打造開創型3D器官晶片 輔助臨床試驗、用藥指引

活動首先由國內微型化奈米系統研究領銜學者—清大曾繁根特聘教授演講。他在晶片開發上有20多年經驗,最早從蛋白質晶片做起,接著投入循環腫瘤細胞(CTC)領域。

他表示,CTC在血液循環中非常稀有、收集不易,因此他們開發出細胞自組裝陣列晶片(SACA),透過SACA晶片的CTC回收率可超過95%,超越市售產品。

曾繁根表示,SACA晶片不只可用於檢測,更能將收集到的細胞放大,作為藥物預測的平台,因此,他將SACA晶片進一步開發成通用型器官晶片,其能透過特殊設計塗層,讓細胞在2~3天集結成團、第5天形成腫瘤缺氧核,培養的腫瘤團塊體積大小可達百微米(Micron)。

此外,這種以樂高積木概念設計的晶片,還可串接培養不同類型細胞,現在已成功培養多個癌種。目前團隊也在開發免疫細胞類器官,期望讓腫瘤器官晶片更接近人體真實情況。

他表示,細胞藥物研究不只有了解細胞的存活,也想知道細胞活得好不好,因此他與團隊也特別設計多個感測器,以監測包括:剪應力(Shear Stress)、pH值、氧氣、細胞因子(Cytokines)等。

「過去大家都認為晶片像玩具,但這幾年器官晶片也逐步在實踐中。期望臺灣的強項半導體可一起投入,來加速整個產業與技術的發展。」曾繁根說。


清大曾繁根特聘教授在晶片開發上有20多年經驗,最早從蛋白質晶片做起,接著投入循環腫瘤細胞(CTC)領域。(攝影/巫芝岳)

⊕ 秦咸靜»類器官/器官晶片「牽手非敵手」與動物實驗雙軌併進最好!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主任秦咸靜表示,雖然類器官/器官晶片被視為動物實驗的替代方案,但這些以人類細胞為基礎的模型(Human Cell-Based Model),很難馬上取代動物實驗體系。

不過,使用這些模型能更以人為核心,反映出人類細胞正確的作用機制,消除人類與實驗動物之間的物種隔閡,進而改善模型轉譯能力,甚至實現精準醫療,輔助動物實驗的不足之處,同時也減少動物犧牲。

秦咸靜說明,以人類為基礎的模型從構成簡單到複雜,包含了:2D細胞培養、3D細胞培養、器官晶片、人體晶片等。它們並沒有優劣之分,而是研究人員根據不同的目的,採用不同的模型,例如疾病模式(Model)適合使用複雜度高的系統,藥物篩選則適合用構成簡單、可以高通量檢測的系統。

秦咸靜也分享,目前國際上開發類器官/器官晶片有4大挑戰,是所有開發者都必須面對的,分別是可信的細胞來源、負擔得起的晶片、可轉譯的細胞模型、藥物測試的可重現性。

她指出,臺灣目前已經有人類疾病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服務聯盟(iPSC聯盟)、人源腫瘤活組織庫(PDX),也有完善的晶片製造供應鏈提供潛在利基,但也建議開發者,具多種生物學用途的晶片,較不易被市場淘汰。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主任秦咸靜表示,雖然類器官/器官晶片被視為動物實驗的替代方案,但很難馬上取代動物實驗體系。(攝影/巫芝岳)

⊕ 劉家豪»類器官全球專利佈局10年前萌芽! 中國專利超美國2倍

北美智權專利師劉家豪分享類器官/器官晶片的全球專利佈局,他指出,全球的類器官領域其實在十年前就已經佈局,從技術生命週期來看,從2009年開始有3D腸道類器官出現、2010年則有肺器官晶片崛起,2014年類器官/器官晶片技術開始萌芽,在2021年達到一年750件以上申請專利的高峰,對發展創新技術的企業來說,智財佈局十分重要,不僅要避免被侵權,也要避免侵害他人專利。

劉家豪表示,北美智權運用專利分析類器官/器官晶片的全球專利申請趨勢、法律狀態、國籍分佈、競合對象,其中分析的範圍包含臺灣、美國、歐洲、中國、日本、韓國與世界財產權組織(WIPO),找到7,761筆專利資料,進行家族整合後,實際上類器官相關專利技術共有3,680個技術點。

劉家豪指出,從全球申請者面向來看,目前持有專利數量最多者大多聚集在學研界,如數量排行一、二的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及哈佛大學,而以類器官晶片領域而聞名的公司Emulate排行第五,大多是用授權方式將專利持有數量衝高。

劉家豪也表示,受理類器官晶片專利申請的國籍數量排名第一為中國,數量是第二名美國的兩倍以上,臺灣落在第十名。雖然中國多是個人申請,但趨勢來看中國還是十分積極佈局類器官領域。

而從技術領域分析,則發現前十名類器官專利的技術領域目前還是多與培養裝置、酵素相關,不過排行第三名為人工智慧(AI)相關領域,顯示類器官領域中逐漸走向智慧化的趨勢。


北美智權專利師劉家豪分享類器官/器官晶片的全球專利佈局,並指出前10名類器官專利的技術領域中,前3名為培養裝置、酵素、AI相關領域。(攝影/巫芝岳)

⊕ 董奕鍾»創新細胞氣體、應力微環境 助血管、腫瘤機轉研究

中研院應用科學中心研究員董奕鍾,介紹了其實驗室近年開發的多項組織晶片或器官晶片技術,包括氣體微環境和物理應力微環境等,可協助許多在一般細胞培養實驗和活體實驗中,難以觀察到的生物機轉研究。

董奕鍾表示,目前一般的細胞研究工具中,都難以真的在培養空間中妥善控制氣體濃度的梯度,因此,他們運用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材質的微流道,結合化學反應消耗氧氣的機制,開發出具有氧氣梯度的氣體微環境,並用於研究血管新生的過程。

他們發現,血管細胞會明顯傾向往氧氣濃度低處生長,而這項研究是在活體細胞中難以被研究證實的。

董奕鍾團隊也開發了一項具有「物理應力」的微環境,觀察肺部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在不同方向應力作用下產生的反應;另外,透過放置於細胞培養晶片下的感測器,還能整合及時觀察與監測的功能。


中研院應用科學中心研究員董奕鍾,介紹其實驗室近年開發的多項組織晶片或器官晶片技術,協助許多在一般細胞培養實驗和活體實驗中,難以觀察到的生物機轉研究。(攝影/巫芝岳)

⊕ 崔瑞廷» AI決策3D細胞培養技術助攻類器官培養、觀察分析自動化

香港分子儀器應用專家崔瑞廷,則介紹分子儀器從數據到決策的自動化解方,以及奠基於AI的3D細胞培養平台。

崔瑞廷說明,分子儀器為丹納赫集團(Danaher)旗下一員,專注的生命科學解決方案,包含:細胞株開發、3D生物學及藥物篩選等,分子儀器也於2022年12月併購了Cellesce,大幅增加患者衍生類器官(PDO)的生產量能。崔瑞廷也分享,在類器官上,分子儀器與美國醫療AI開發公司Tempus Labs合作,在2021年7月於《Cell Reports》發表一項利用多種癌症類器官平台,用於預測投藥後有無效果的精準醫療研究。

器官晶片方面,分子儀器也與Mimetas合作開發首個體外組織培養平台OrganoPlate Graft,可在64孔盤將細胞團塊、類器官或組織,與預先建好的微血管或3D組織網絡共同培養,重現腫瘤在體內生長的實際情形,並可透過分子儀器的ImageXpress® Micro Confocal共軛焦高內涵影像分析平台進行拍攝與分析進行觀察與拍攝。

在活動會場中,分子儀器也實機展示CellXpress.ai自動化細胞培養系統。崔瑞廷表示,CellXpress.ai將細胞培養、液體控制、監測分析、流程規劃整合成一站式解決方案,且在每個細胞培養步驟中,皆由AI分析軟體判定結果是否足以進入下個階段,適合流程複雜且耗時的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細胞團塊、腫瘤類器官(Tumoroids)和類器官模型培養。


香港分子儀器應用專家崔瑞廷,介紹分子儀器從數據到決策的自動化解方,以及奠基於AI的3D細胞培養平台,並在活動會場中實機展示自動化細胞培養系統。(攝影/巫芝岳)

⊕ 張郁芬» iPSC高通量藥物篩選平台 實現心肌、神經活細胞長期觀測

昱星生技執行長張郁芬,介紹了其公司開發的「iPSC高通量藥物篩選平台」,該平台運用iPSC分化出不同組織細胞,再結合LumiRDT活細胞生物影像平台,可進行長時間、無毒性的細胞觀察,有效幫助開發人員在臨床前階段篩選候選藥物。

張郁芬分享,以傳統光學方式觀測活細胞,多需使用化學染劑進行,其實會嚴重影響細胞生長,有可能連續觀察1小時後,細胞活性即大幅下降,但LumiRDT平台應用於心肌細胞中,甚至可連續觀察長達65天。

除了細胞型態外,昱星也開發了能夠偵測不同細胞功能的方法,例如運用光控制心肌細胞活性下,能夠清楚觀察出不同藥物對心肌細胞活性的影響;在神經細胞中,昱星也已建立完整的神經細胞觀測平台。

此外,昱星的另一項目標為建構「Clinical Trial in a Dish」平台,首先以阿茲海默症為目標,運用患者的iPSC,開發蘊含腦中皮質神經和多種神經膠細胞的類器官,並實際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的藥物Aduhelm進行測試,可觀察到類器官經藥物處理後確實改善。

在與分子儀器合作下,昱星也在臺北生技園區建構其平台技術整合自動化設備的實驗室,預計今年底可提供大量驗證的服務。


昱星生技執行長張郁芬介紹了昱星開發的「iPSC高通量藥物篩選平台」,可進行長時間、無毒性的細胞觀察,幫助開發人員在臨床前階段篩選候選藥物。(攝影/巫芝岳)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