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產學研醫聯辦、超過60團隊角逐

「2024 NBRP Pitch Day全國生醫 轉譯選拔媒合會」全臺學研動起來!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4-10-3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第二屆「NBRP Pitch Day全國生醫轉譯選拔媒合會」,於9月30、10月1日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舉辦一連二日的年度盛會。(攝影/李林璦)

「2024 NBRP Pitch Day全國生醫轉譯選拔媒合會」盛大展開,今年共有來自全國各地、超過60隊具商品化潛力的生技醫藥團隊報名,共選拔出21隊進入決賽,角逐新藥組與醫材組的傑出獎與潛力獎,每組各有6隊脫穎而出。今年活動特別邀請美國癌症登月計畫(Cancer Moonshot)推動者、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ACC)前校長Ronald A. DePinho、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以及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德州大學系統前副校長暨Apricity Health創辦人Lynda Chin,以及臺灣官產學醫專家,分享新藥開發與智慧醫療最新趨勢,NBRP Pitch Day活動也成為臺灣下半年生醫產業中,最具創新與話題的盛會。

撰文/彭梓涵、吳培安、李林璦


第二屆「NBRP Pitch Day全國生醫轉譯選拔媒合會」,於9月30、10月1日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舉辦一連二日的年度盛會。

本屆活動由中央研究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NBRP)、生醫研究轉譯中心(BioTReC)、中國醫藥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主辦,以及27個產學研醫機構共同協辦。

今年的Pitch Day共有來自全國各地、超過60隊具商品化潛力的生技醫藥團隊報名,共選拔出21隊進入決賽,在活動結束時,評選出6組潛力團隊頒發獎項,每隊可獲得新臺幣10萬元團隊輔導金及一年期的園區推廣與輔導,包括協助媒合投資人、業師專案輔導及實驗空間進駐機會。

生技產業帶動國家經濟 臺灣生醫生態系正在成形中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在活動開幕時表示,本屆Pitch Day由中研院、NBRP、BioTReC、中國醫、國衛院以及許多大學、醫療院所共同促成,活動吸引到數十支團隊共襄盛舉;他勉勵,即使是沒獲選的團隊毋須氣餒,因為很多厲害的研究在早期其實看不出來,重要的是在這個場合交流回饋、表達,期勉大家都能把基礎研究成果最終推向救人救世的醫療產品或技術。

曾任副總統及行政院長等職的中研院院士陳建仁,則透過預錄影片獻上祝福。他表示,臺灣生醫產業市值突破兆元,近年立法院也三讀通過「再生醫療雙法」;未來,臺灣除了半導體智慧機械以外,生技醫療將成為臺灣邁向國際的新亮點,政府也會繼續完善產業生態系及相關法規,推動智慧生醫晶片與智慧醫療產業的發展,實現涵蓋保健、預防、診斷、治療、照護的全體健康願景。

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代表主辦單位表示,NBRP Pitch Day的活動宗旨是打造專業、具有國際鏈結的生醫轉譯合作平台與鏈結場域,藉此選拔、培育、推廣、媒合來自全球的生醫轉譯團隊,讓他們的研究成果順利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落實「化研為用」。因此,今年擴大與全臺27個學研單位、醫療院所合作,全面選拔臺灣的創新案源,尋找下一個生醫獨角獸。

他也舉源自丹麥的跨國醫藥大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為例,在semaglutide藥物取得的巨大成功下,其市值已經達到4,620億美元、超過丹麥全國的GDP,成為生技護國神山,帶動國家經濟發展。目前,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已有45家新創廠商進駐、市值達2,600億新臺幣,且有37項藥物已經進入臨床試驗,成為臺灣生技發展的重要基地,也凸顯生技聚落已經形成。


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代表主辦單位表示,NBRP Pitch Day今年擴大與全臺27個學研單位、醫療院所合作,全面選拔臺灣的創新案源,尋找下一個生醫獨角獸。(攝影/李林璦)

NBRP學苑、學研轉譯辦公室、核酸先導設施正式啟用

在活動開幕儀式中,NBRP也宣布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學苑、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學研轉譯辦公室正式揭牌,以及國家級核酸先導設施的正式啟用。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學苑,旨在培養具轉譯研究及商業規劃能力的生技領袖。學苑將規劃完善的創業培訓課程,鼓勵具生醫專業或投入新創事業的起步者修習,以精進商業營運能力,縮短生醫人才從走出實驗室到創業間的距離。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學研轉譯辦公室,則由中研院攜手全國27所大學級醫院共同成立,提供專業產學研合作空間,促進生醫學術與業界交流合作,以求落實轉譯成果。

核酸先導設施為國內首個完整串聯、可擴增mRNA及mRNA-LNP製程的平台,符合品質管制及業界分析要求,並已建立20多項藥物成分(DS)與藥物產品(DP)的品管檢測技術,可提供國內小規模實驗級核酸藥物設計、生產及臨床試驗,遵循國際標準加速研發成果的臨床應用。 


在活動開幕儀式中,NBRP也宣布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學苑、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學研轉譯辦公室正式揭牌,以及國家級核酸先導設施的正式啟用。(攝影/李林璦)

全國60團隊 新藥、醫材各6組獲獎

在今年生醫轉譯選拔媒合會活動中,也從全國各地、超過60隊具商品化潛力的生技醫藥團隊報名,選拔出21隊進入決賽進行5分鐘的短講(Pitch)。

⦿ 新藥團隊獲獎列表:

今年選拔出進入決賽的新藥技術研發10組團隊中,由成大莊偉哲團隊、國衛院紀雅惠團隊、中醫大詹世萱團隊榮獲傑出團隊獎;碩準生技、國衛院譚澤華團隊、中醫大黃偉謙團隊奪得潛力團隊獎。

⊕ 傑出團隊獎:

成大生技醫藥研發中心莊偉哲教授 | 

靶向血小板αIIbβ3組合蛋白之低出血風險溶栓劑

成功大學生技醫藥研發中心莊偉哲教授團隊,針對現行在溶栓治療或介入性導管治療中,需搭配抗血小板凝集藥物來避免血管再窄化或再復發的醫療未滿足需求,團隊開發出靶向血小板αIIbβ3組合蛋白(PR)的低出血風險溶栓劑,細胞研究顯示,此PR蛋白可避免血管再窄化,在大小型動物研究中也證明,PR蛋白與現有藥物Abciximab造成的出血時間相比,減少了10倍以上。


成大生技醫藥研發中心莊偉哲教授團隊

國衛院紀雅惠研究員 | 

以MYC致癌基因驅動癌症為標的之激酶抑制劑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紀雅惠研究員團隊,介紹其開發靶向驅動癌症MYC基因的DBPR728藥物。團隊指出,約有28%的常見癌症帶有MYC致癌基因擴增或過度表現,而DBPR728是一種小分子口服激酶抑制劑,採用特殊的前體藥物(Prodrug)設計、具高度口服吸收性及腫瘤生體利用率,抑制腫瘤進行糖酵解作用,進而促使癌細胞凋亡。目前正在臨床前階段中,並已獲得中華民國專利、正在進行全球專利佈局。


國衛院紀雅惠研究員團隊

中醫大醫學系詹世萱助理教授 | 

治療性人源化CD24單株抗體作為新一代的免疫標靶療法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詹世萱團隊,以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為題,在2019年率先提出抗CD24療法,有潛力作為治療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的新療法,團隊目前也研發出市場首見的治療性人源化CD24抗體HH0146,該抗體能專一性地活化巨噬細胞以增加吞噬腫瘤能力,同時也能活化自然殺手細胞的毒殺腫瘤,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的能力。


中醫大醫學系詹世萱助理教授團隊

⊕ 潛力團隊獎:

碩準生技 |    

萬能抗體鎖  降副作用、提高治療專一性

碩準生技介紹獨家開發的萬能抗體鎖(Antibody Lock)技術,其技術是在抗體藥物上加抗體鎖,使前驅抗體在腫瘤環境中,只會針對癌組織專一性蛋白酶解鎖抗體功能,達到精準治療效果,同時降低當前抗體療法產生常見的皮膚毒性。

該技術可應用於單株抗體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雙功能抗體等領域,目前也獲得醣聯生技青睞,雙方達成技術授權協議,醣聯應用萬能抗體鎖技術平台,研發新一代抗體藥物。


碩準生技團隊

國衛院譚澤華特聘研究員 | 

MAP4K3(GLK)為自體免疫疾病、癌症、老化、發炎疾病之新穎治療標靶

國衛院譚澤華特聘研究員團隊,聚焦於蛋白激酶MAP4K3(GLK)刺激T細胞活化機制研究,其研究發現GLK3會在自體免疫疾病、多種癌症、新冠肺炎(COVID-19)等過度表現,且與疾病嚴重程度相關,還發現GLK會專一性誘發IL-17A分泌,也會抑制調節性T細胞(Treg)分化。

因此,研究團隊篩選出一種GLK小分子抑制劑verteporfin,可抑制小鼠的自體免疫疾病、癌症、新冠假病毒感染,並抑制全身性紅狼斑狼瘡(SLE)病患T淋巴細胞分泌IL-17A。


國衛院譚澤華特聘研究員團隊

中醫大生醫所黃偉謙教授 | 

以LNP包覆之RNA類DDB2抑制劑做為化療增敏劑

中國醫藥大學生醫所黃偉謙教授團隊,針對乳癌治療反應率不佳挑戰的困境,開發第一個以核酸抑制「損傷特異性DNA結合蛋白2 (DDB2)」的化療增敏劑NuPlus。

NuPlus是以脂質奈米顆粒(LNP)作為藥物遞送載體,團隊在萌芽計劃經費補助下,正在進行非臨床的藥理效力驗證、安全性評估和藥代動力學,目前也在規劃與GMP藥廠洽談,進行包覆系統的合作與授權許可。


中醫大生醫所黃偉謙教授團隊

⦿ 醫材團隊獲獎列表:

入選決賽的創新醫材11組團隊中,則由神瑞人工智慧、臺北醫學大學暨雙和醫院骨科部黃錦前團隊、臺大附醫影像醫學部陳世杰醫師團隊榮獲傑出團隊獎;北醫大陳震宇副校長團隊、北醫周百謙醫師團隊、彰基胸腔內科黃國揚奪得潛力團隊獎。

⊕ 傑出團隊獎:

神瑞人工智慧張曜吉執行長 | 

生成式人工智慧個人化 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

神瑞人工智慧執行長張曜吉分享,失智症會造成2.8兆美元經濟成本,該團隊整合世界3個大型腦部影像資料庫與條件式自編碼生成對抗網路,打造「生成式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演算法模組能自動生成報告,不僅能計算腦齡,還能精準預測未來的失智可能風險和腦皮質萎縮區域樣態。

除可幫助臨床診斷外,亦可為亞健康族群提供腦心智老化期程的風險預測,未來商業模式將走B2B2C,與認知訓練相關機構合作,推廣即早檢測、延緩老化與預防醫學。


神瑞人工智慧團隊

臺北醫學大學暨雙和醫院骨科部黃錦前 | 

可注射式及原位成型之抗菌性水膠載體

臺北醫學大學暨雙和醫院骨科部黃錦前醫師團隊,開發了一種結合明膠、玻尿酸及交聯劑genipin的溫感性水膠「OsteoFill」,並可透過加入不同濃度的交聯劑調整材料的機械強度。

團隊表示,此材料除了可藉由植入骨關節空隙中充當載體,還可作為緩慢釋出抗生素藥物的含藥醫材,用於治療或預防骨骼肌肉感染症,經實驗證明可降低95%的生物膜(biofilm)形成。接下來將會進一步透過小鼠及兔子等動物模式,進行活體內材料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及藥物動力學分析。


臺北醫學大學暨雙和醫院骨科部黃錦前團隊

臺大附醫影像醫學部陳世杰醫師 | 

益口拍――全口人工智慧AI口腔癌篩檢行動App

臺大附醫影像醫學部陳世杰醫師團隊,針對口腔癌警覺性不高、診斷晚、具專科診斷能力的口腔外科醫師不多等痛點,開發全口AI口腔癌篩檢行動App,透過引導使用者拍攝、系統處理口腔黏膜影像,進行口腔癌以及癌前病灶的偵測、分類和分析。目前,對於口腔黏膜病灶正確辨識率可達九成以上,並正在申請臺灣與美國專利,未來可應用在偏鄉及醫療資源缺乏及專科醫師可近性差的地區,增加口腔癌篩檢普及度以及病人警覺。


臺大附醫影像醫學部陳世杰醫師團隊

⊕ 潛力團隊獎:

北醫大陳震宇副校長 | 

肺癌智慧多模決策分享系統

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陳震宇分享,研究團隊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數位代理語言模型,能整合胸部電腦斷層報告、病理報告和次世代基因定序資料,產生回答醫病決策提問的支持建議。

目前,已有晚期肺癌最初診斷14天醫病決策分享四個模組機器人,獲得4項臺灣專利,正在進行臨床場域測試並申請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專案輔導,預計2025年完成臨床場域驗證,並將成立新創公司Oncogene.AI。


北醫大陳震宇副校長團隊

北醫附醫事業發展部周百謙醫師 | 

一種應用偵測胸腹式呼吸型態結合呼吸音分析之多數據生理監測裝置

北醫附醫事業發展部周百謙醫師團隊,針對難以正確診斷、確認病因的呼吸偏喘,開發一套整合穿戴式裝置,聚焦於呼吸音、胸壁起伏、胸腹部呼吸的同步動作分析,再透過AI演算法比對病患不同生理狀況,推估病患臨床穩定程度。

此外,系統還建立了危急分數風險評估指標,將使用者生理現象的連續變化監測能與警示功能連結,以利即時接受治療或是作為預後評估指標。目前團隊已經完成原型品,正在與衛福部食藥署進行醫材徵詢中。


北醫附醫事業發展部周百謙醫師團隊

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黃國揚 | 

AIoT智慧連網呼吸器脫離預測系統

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黃國揚醫師團隊,針對胸腔重症中高度仰賴醫師臨床經驗的呼吸器脫離(拔管),開發AIoT智慧連網呼吸器脫離預測系統,幫助醫師決定關乎性命的拔管時間點,進而提高成功率。

該系統利用6個呼吸器參數,每3分鐘預測一次、進而畫出即時拔管預測評估曲線,其預測準確率可達94%。目前此系統以在多家醫院中實施,在跨院臨床驗證中顯示,可幫助患者提早1天拔管,拔管成功率增加20%。


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黃國揚醫師

美國癌症登月計畫、國際大師來臺

傳授生醫知識轉譯、科技加速醫療經驗

在今年活動中,也特別邀請美國癌症登月計畫(Cancer Moonshot)推動者、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ACC)前校長Ronald A. DePinho分享其將知識轉譯為病患福祉的經驗;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則分享如何透過精準治療對抗癌症抗藥性的策略;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德州大學系統前副校長暨Apricity Health創辦人Lynda Chin,分享精準醫療的如何透過人工智慧科技加速達成,以及當前遇到的挑戰。

Ronald A. DePinho | 

公私部門、學研金三角  引領技術創新

他認為,當前仍有許多疾病尚未有可以治療的方法,非常需要生技產業的技術與知識,來轉譯成新的療法與診斷方法,而且生態系的建構,不只能提升患者參與臨床試驗的機會,也能增加職業工作機會。

不過DePinho強調,生醫產業若只有學術研究是無法直接幫助到病人,此外,生技產業的發展沒有捷徑,需要時間、金錢與多部門合作才能創造出效益。

其中三大關鍵角色:政府、學研單位、私部門,是促成生態系發展的基本要素。

不過這些角色,還必須各司其職相互協調才能發揮功能,他舉例,以政府來說,就必須投資基礎研究、轉譯研究與臨床研究、加強臨床基礎設施、培養熟練的專職人員,同時也須透過計畫經費資助、鼓勵新創公司。

學研單位的角色則是培育人才、開創創新平台,設立技術移轉辦公室等;私人公司則是需要加強執行力,發展生技聚落、持續招募培養業界人才等。

他表示,像是MD安德森癌症中心於2012年啟動的「癌症登月計畫」就是以相似架構執行。該計畫是透過組建特定的癌症研究人員和臨床醫師團隊,以基礎和應用研究,如基因體定序等,目標在10年內,以公私部門來源約30億美元的資金,來改善患者的存活率。

該計畫目前已結束,不過,他也點出未來十年生技產業發展的機會,癌症仍是其中之一,其他還包括:神經退化性疾病、代謝、心血管、感染與老化疾病等。

最後他也強調,雖然科學的實力與能力,象徵一個國家活力與安全性,但成功的療法可以造福全球更多人群。


美國國家科學院與國家醫學院院士暨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前校長Ronald A. DePinho分享建構生物技術生態系的重要性。(攝影/李林璦)

洪明奇 |    

精準治療對抗癌症抗藥性 籲臺灣應「攜手合作」

中國醫學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指出,黃仁勳曾說學習電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生命科學是未來。

mRNA/基因療法越來越成熟,2022年唐獎頒給Katalin Kariko、Drew Weissman和Pieter Cullis,其中Kariko與Weissman更獲得2023年諾貝爾獎,但重點是沒有這三個人在不同階段的合作,就不會開發出新冠mRNA疫苗,mRNA/基因療法的發展也會被延後,接棒與合作十分重要。

洪明奇分享,在癌症治療中,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目前批准4款PARP抑制劑,但僅有50%~60%患者有反應,研究發現,在對PARP抑制劑產生抗性的細胞中,受體酪胺酸激酶(RTK)會有活化表現,因此,可以透過RTK來進一步識別出對PARP抑制劑有抗藥性的患者。

進一步研究發現,PARP抑制劑的抗藥性機制是透過ALK/p-Y19 CDK9的途徑,會增強DNA同源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造成PARP抑制劑的抗藥性,因此有望合併PAPR抑制劑與ALK抑制劑來治療患者,實驗也證實可以有效抑制腫瘤成長,並改善存活率。

洪明奇舉另一個癌症藥物抗藥性例子指出,在針對PD-1抗體治療肝細胞癌患者研究發現,對PD-1治療無反應的患者具有高濃度的RNase1,其透過ALK訊號通路,誘導巨噬細胞極化(Polarization),而靶向RNase1/ALK途徑則可以重新編程巨噬細胞極化,解決免疫治療抗藥性,並成為潛力肝細胞癌免疫治療。

洪明奇表示,目前正在開發使用酵素去除細胞上PD-L1的醣基化修飾,讓PD-L1蛋白質不受醣基結構遮蔽,更容易被PD-L1抗體辨識,而增加免疫治療的效果;此外,透過去除PD-L1醣基結構,也可作為臨床上診斷與分類的檢測方法,讓PD-L1抗體療法更精準適用需要的患者。

他強調,透過了解機制、辨識生物標誌物,就能夠找到正確的患者族群,並用正確的藥物組合進行治療。

洪明奇強調,臺灣需要各式各樣的「合作」,目前十大製藥公司的銷售額相加約是1~3兆新臺幣,但是臺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其年營業額高達2.1兆新臺幣。未來,人工智慧、生物科技也有望成為臺灣護國神山。


中國醫學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指出,黃仁勳曾說學習電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生命科學是未來。(攝影/李林璦)

Lynda Chin |

未來醫療三大特色    科技支持、數據啟發、AI強化

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德州大學系統前副校長暨Apricity Health創辦人Lynda Chin認為,精準醫療可以分成「精準藥物發現」(Drug Discovery)與「精準照護交付」(care delivery)兩大環節。起初,癌症基因體學促進了精準醫療的問世,透過找出對的標靶、對的藥物、對的患者來改善功效,許多被視為創新里程碑的新穎療法也陸續獲得批准。

然而Chin指出,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因此均等受惠,例如知名標靶藥物pembrolizumab搭配鉑類化療藥治療非小細胞肺腺癌(NSCLC),在藥物獲批、進入常規醫療後,其展現出的整體存活率(OS)較臨床試驗展現出的結果低上許多。

Chin認為,雖然這部分是因為患者本身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每個人的腫瘤變異性太大,加上社會性的決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但臨床試驗和常規醫療相比,在醫療團隊配置上,專科醫師人力更充足、術業更專攻,醫療介入(intervention)方式也更標準化、照護執行上也能更積極主動。

相較之下,常規醫療在醫護專業及管理上的變異性更高,管理患者的負擔也更沉重。Chin認為,這正好凸顯了即使新療法陸續問世,醫療照護現場所受到的種種限制,也無法完全將其轉換成患者的治療效益。若能將AI整合到照護交付之中,就能大幅改變治療的成功概率(POS)。

Lynda Chin指出,AI能夠解決知識落差和專科人力的短缺,並且透過多樣化的驗證與學習框架,改善臨床照護的配置與運行。例如工作流程的整合、訓練與教育、模擬驗證特定技術的可用性,為資訊科技、法規遵循、資訊安全、組織治理、品質安全監測、臨床運作環境提供優化方案,過程中還能透過自我學習,分析根本原因,並提供修正/預防性行動。

Chin強調,比起AI能做什麼事,它能為人類帶來什麼影響更為重要,特別是必須要有人去使用它,它才能帶來效益(outcome)、效率(effectiveness)及生產力(productivity)。

「未來醫院中的照護團隊將具備三大特色:科技支持(technology enabled)、數據啟發(Data Informed)、AI強化(AI Augmented)。」Chin說。


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德州大學系統前副校長暨Apricity Health創辦人Lynda Chin認為,精準醫療可以分成「精準藥物發現」(drug discovery)與「精準照護交付」(care delivery)兩大環節。(攝影/李林璦)

在本屆活動中,為了輔助團隊獲得最佳資源、掌握國際趨勢,活動特別舉辦公部門生醫研發資源,以及AI驅動精準醫療趨勢論壇。

公私協力挹注生醫新創茁壯

中研院、國科會、衛福部、經濟部接棒盤點

在公部門生醫研發資源趨勢論壇中,由生策會執行長錢宗良擔任主持人,邀請到中研院轉譯醫學中心執行長陶秘華、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副署長王德原、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專門委員吳醒非,共同期許公私部門、學研界積極投入生醫研發、新創,並早期與法規單位合作,推動產品商品化及國際化。


生策會執行長錢宗良表示,政府單位提供豐富的生醫產業發展資源,但僅能扮演添柴加薪的點火關鍵角色,產業還需自身積極運用資源,才能讓這把火燒得久、燒得旺。


中研院轉譯醫學中心執行長陶秘華分享,中研院轉譯醫學中心的使命即是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具社會價值的產出」。這幾年在國家生技園區各項核心設施的支持下,轉譯中心扶持了43個轉譯團隊,獲得不錯佳績。不過,臺灣的學術研究不只資源不足,在經驗上仍有許多需要克服的挑戰,更需要公私部門一起投入。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邱求慧司長,則分享經濟部各項協助生醫新創的各種資源與計畫。這些計畫都隨著時空的變化進行調整,例如A+計畫門檻較高,多是大型廠商申請,因此,經濟部又推出前瞻技術創業投資計畫(A+STEP)計畫,更有利新創公司申請;另外則是「價創計畫」,過去在國科會轄下,移至經濟部後僅能讓學界科專申請,今年經討論後也變更辦法,開放中研院等單位申請。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王德原指出,食藥署最重視數據科學性、證據性,以及從量產批次品質穩定,並從藥品、醫材、化粧品的審查與法規都跟國際接軌。他分享,曾看到許多新創公司有很多好的創新,但是經常到商品化、法規審查時就會遇到瓶頸,他建議,新創在早期就需訂好目標,並考量到擴大量產。


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專門委員吳醒非分享,國科會近年致力推動學研界將創新研究轉化成新創,像是科研創業計畫,國科會投入高階人才養成,以及補助新創的天使/種子輪啟動資金,另成立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等育成中心,以便規劃育成後的新創後續串接經濟部、國發會及金管會等相關部會新創資源,協助新創落地發展。目前,針對研究者創業的稅賦壓力,爭取可緩課稅、孰低者課稅,期許有更多教授來申請計畫。


在公部門生醫研發資源趨勢論壇中,由生策會執行長錢宗良擔任主持人,邀請到中研院轉譯醫學中心執行長陶秘華、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副署長王德原、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專門委員吳醒非,共同期許公私部門、學研界積極投入生醫研發、新創,並早期與法規單位合作,推動產品商品化及國際化。(攝影/彭梓涵)

AI改變百年社會!

中榮、臺大、默克、行動基因專家  洞悉智慧醫療大未來

AI驅動精準醫療趨勢論壇中,由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林榮信副主任擔任主持人,並邀請臺中榮總陳適安院長、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臺灣默克醫藥學術處處長王昱傑、行動基因陳華鍵技術長,分享人工智慧(AI)如何提升臨床決策,輔助醫療,以及加速醫藥開發,實現精準醫療的經驗。


中研院轉譯研究中心林榮信副主任比喻,AI就像100年前的電力,而數據就像石油,在AI與數據結合下,也開始驅動人類未來的社會改變,AI迅速發展並重塑社會各面向,前景如何也成為大家關注議題。


臺中榮總陳適安院長指出,目前大家在醫療AI開發上多應用疾病預測,但影響預測的精準度,其因素很多,例如大數據的資料品質好不好,數據資料正不正確,使用的是單一模型或多模態模型等,都會影響預測。


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則指出,AI要成功,「人才、數據、算力、法規」四個因素非常重要。現在AI發展快速,但「商業模式、如何落地」還是產品成敗關鍵,而臺灣內需市場不大,若要到海外發展,應納入當地人種的醫療數據,才不會使預測準確值下降。


臺灣默克醫藥學術處王昱傑處長表示,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很早就開始累積許多數據,AI的導入則為默克在新藥發現(drug discovery)帶來改變。在生命科學事業體中,近期也推出兩個新平台服務,分別是幫助藥物設計者探索化學分子庫、在數分鐘內設計出候選新藥的ADDISON平台,以及加速化合物合成、讓藥物發現進程變得更快的SYNTHIA平台。


行動基因陳華鍵技術長則指出,他們在4~5年前踏入AI領域,不是為了開發AI基因檢測工具,而是將AI整合到基因體資訊分析的作業流程。他認為,AI在罕見疾病診斷和遺傳諮詢亦能派上用場,因為罕病多達7千種,其中3千多種罕見疾病與基因體相關,但醫師很難對這麼多種罕見疾病都有掌握,因此可以透過AI協助醫師辨別表型(Phenotype),進而找出可能有關的疾病或基因。


AI驅動精準醫療趨勢論壇中,由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林榮信副主任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台中榮總陳適安院長、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臺灣默克醫藥學術處處長王昱傑、行動基因陳華鍵技術長,分享人工智慧(AI)如何提升臨床決策,輔助醫療,以及加速醫藥開發,實現精準醫療的經驗。(攝影/李林璦)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