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5.3億美元授權案 臺灣生技轉骨里程碑

撰文特約:宋豪麟
日期2020-04-3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圖說 合一的FB825創下臺灣本土開發單一藥品史上最高授權金,幕後推手是中天集團創辦人路孔明。

4月15日,合一生技宣布與丹麥皮膚科大廠LEO Pharma簽訂一筆總金額(不含未來銷售權利金)達5.3億美元的授權案,創下臺灣生技史上本土開發單一產品最大的授權紀錄.合一的股價也自該起連續數日漲停。但出現不少討論、質疑的聲音,業界指出,該授權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臺灣投資人對這樣的授權案,又到底該如何看待?

撰文/宋豪麟 圖/本刊資料中心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Medtrack統計,2018~2019年所有授權案,全球生技在臨床一期的授權總金額平均為1.45億美元,臨床二期平均也僅上升到2.6億美元。

從授權金額來看,合一的授權案雖然排不進2019年全球授權前15大授權案,但也算達到國際高標水準。

資料顯示,2019年許多授權併購案其實是大藥廠之間互相的合縱連橫,使得授權總金額看來非常高。

但受矚目的小型生技公司授權案,以2019年全球第15大的授權案為例,德國百靈佳藥廠併購南韓生技公司Bridge Biotherapeutics的肺纖維化藥物BTT-877,總金額雖然達12.7億美元,但第一筆簽約金為4,900萬美元,與合一的簽約金相去不遠。

Bridge Biotherapeutics 也在2019年於韓國IPO,掛牌時達3,725億韓元的市值。

 

臺灣生技產業歷史紀錄

Medtrack的統計顯示,2018~2019年簽約金平均佔所有授權案價值的12%,里程碑平均佔整個授權案的55%,還有33%來自於上市後的銷售權利金分潤,分潤金的時間每個案子各有不同,但多是長時間持續視專利價值與銷售權而有不同。

 2019年,平均在臨床一期的授權案銷售權利金達14.2%,這代表著整個生技公司未來穩定現金流重要的價值來源。

不過,各個產品和授權案都有許多細節內容會影響整個授權案的價值,且未來整個授權案隨著開發進度,也仍存在持續開發上市的風險。

但無論如何,合一這次完成的授權案,從金額、對象而言,都寫下由臺灣全本土團隊所開發出的生技藥品,在臺灣生技史上至今最大的一次授權歷史紀錄。

從授權對象來看,這次授權的LEO Pharma 利奧藥業是皮膚專科藥廠,近年在皮膚科領域的佈局非常積極。2015年曾以7.25億美元收購日本第二大藥廠Astellas的皮膚科業務;2018年併購德國拜耳Bayer藥廠的皮膚科業務。

此次從合一授權的FB-825,該藥前身從泉盛時期即開始,過去,產品亦曾有過3家全球十大藥廠叩門談判,雖然最後授權對象的LEO Pharma規模不似這些大藥廠,但其在皮膚專科領域發展的野心值得觀察,也會影響未來合一授權案真正價值的全貌。

LEO 買下FB-825究竟是為了阻止FB-825發展?還是真心看好該產品準備接手推到市場?合一在合約下,承諾將完成美國臨床二期A的藥效驗證試驗(Proof of Concept)將成為本授權案走向最重要的關鍵。

本土中堅骨幹人才庫成型

自2007年生技新藥條例開始點燃臺灣兩兆雙星中的生技夢。過去,海歸派帶項目回臺灣開發,到今天由純本土團隊研發,儘管FB-825仍經歷中天、泉盛到合一的集團內部整併,但最終成功授權給國際大藥廠,其中帶來的意義,將不只是生技公司檯面上的帳面風光。

過去臺灣生技產業仰賴海歸大咖、明星,經歷了這十多年的磨練,其中更經歷基亞、浩鼎三期失敗的打擊,臺灣生技產業在期間累積了扎實的成功與失敗經驗,整個產業的人才庫也開始成熟。

更重要的是,這些在生技大咖帶領下所訓練出來的本土中堅骨幹儼然成形,一個產業若沒有人才庫,授權案都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這批中堅骨幹和實際在第一線執行開發任務的科學家,與產業專家人才庫的成型,將成為臺灣生技產業真正脫胎換骨、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產業的支撐力量。

根據日本最大的專業市場藥物授權機構Gemseki統計發現,臺灣生技產品在國際藥廠的詢問度已達其協助的所有產品組合的20%。2016年開始,包括:順藥、台康、新旭、逸達等公司陸續創出成功授權案例,對象不乏像Sandoz、Celgene等知名的國際藥廠。

顯然,臺灣生技產業的軟實力和硬實力已開始獲得國際認證,打國際盃不再只是把客廳打掃乾淨這種虛無飄渺的口號。

資本斷鏈成最大挑戰

然而,近幾年生技產業最大的挑戰不在技術,關鍵的資金斷鏈諷刺地出現在曾經讓生技公司最風光的資本市場。人氣退潮和資金潰散,讓生技公司的募資備受挑戰。

資本市場的一蹶不振,也使得投資人卻步,從天使投資人、創投、到最後的市場投資人同時縮手。

因此,我們也將在這次這樣的好消息傳來同時,可能遺憾地將看到許多生技公司撐不下去的倒閉潮。

儘管,所有產業的自然淘汰法則都是汰弱留強,但簡單從一個指標可觀察,市場在4月16日合一寫下歷史紀錄時,僅有兩家券商留下短評,迄今,仍沒看到一篇市場探討報告。

這其中或有公司本身的個別因素,但也顯示整個生醫大環境中,可能欠缺足夠專業的研究團隊,也沒有法人投資支持。看來,臺灣生技產業資本市場的投資,仍是追逐甚至製造訊息的大戶,以及散戶市場,終難成為一股氣候,更遑論專業估值與合理評價與否了。

其實,任一個授權案的背後,都是值得投資市場觀察與案例研究的對象。

以股市投資三大面向而言,首先從技術面看,股市指數在這一個月的反彈也只有106.14,相對於2015年最高的245.44相差甚遠。且比起台股持續在萬點以上的姿態,生技指數的位階甚至顯得相當可悲。

就籌碼面而言,指數的月均量只有五、六十億,相較之前動輒四、五百億的均量,籌碼可以說已經相當乾淨,以近年曾幫生技公司募資的券商業者說法就是,「該走的籌碼早就走光了,留下的都是放棄和認損的」。

一位上櫃公司法人關係總監感慨透露,「新冠肺炎發生後,法人源源不絕地來訪,一個禮拜來公司提出解套要求的法人與投資人,已經是去年的6倍了。」產業心酸,真是讓人不勝唏噓。

過去,臺灣生技產業經過大起大落,有其歷史背景,但其中也有太多投機炒手。事實上,從基本面來看,合一創下的歷史紀錄標誌著臺灣生技發展的一大里程碑,值得更多的投資分析來記錄、並展望產業未來的發展。

臺灣生技產業已經逐漸成形,從許多公司進展看,合一也將不會是今年唯一的單響砲,產業好消息將陸續傳出,生技股的基本面實已經脫胎換骨,更絕不會只是搭著新冠肺炎疫情炒一波題材而已。

建議,投資人或可以多往一些潛藏技術的冷門挖寶、甚至沒聽過的新故事、新商業模式,找到自己的下一個「合一」。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