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生活聯盟總召集人 何偉光
此次會議由資策會服創所主任暨馨生活聯盟總召何偉光主持,特別邀請到兩位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療科醫師姜冠宇和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怡君,從需求面著手,提出臨床上面臨到的挑戰,以及多位專注於串聯ICT及大健康產業的相關業者,臺灣第一個共享式健康通訊平台「鳴醫」的創辦人謝懿、是方電訊副總江文漢、仁寶集團醫療物聯網暨神寶醫資總監范瑋益與躍獅連鎖藥局總經理陳美孜。
邁向高齡化社會 建立個人健康圖譜勢在必行
現今全球邁向超高齡社會,預計從2035年起,全球每天至少會有1萬人步入65歲,臺灣也將在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何偉光指出,因此將醫療院所、資訊服務業者、設備與系統整合業者等跨界整合,以激盪出全新型態的科技照護服務,建立銀髮族健康個人化服務勢在必行。
資策會便於今年3月底成立了馨生活聯盟,將促成國產在地的產品服務研發,協助廠商進行健康科技產品雛型開發,再嫁接產品與場域端,實際落實在民眾的生活中,盼最終能將個人化的健康資料回歸至民眾,建構個人的健康圖譜。
而若要建構健康圖譜,必須收集適當、且正確的資料,陳怡君指出,不論要開發何種醫材或藥物,最優先都是要符合臨床醫療需求,老年人在老化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就是阿茲海默症,將會嚴重影響其生活自理的能力,因此評估老年人是否具備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十分重要。
接著,在老年人中第二大常見的疾病便是三高引起之血管性共病,老化的過程中,器官與血液循環逐漸退化,因此,身體質量指數(BMI)、血壓、血糖、血脂等基本生化檢測顯得十分重要,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也在非傳染性疾病的項目中,開始重視心血管相關疾病。
因此,若能開發多種簡易檢測的儀器,便能讓患者時時刻刻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較有利於改變患者的不良習慣,避免病情惡化。另外,現場也探討到,在洗腎方面,一直是健保支出中的痛,在腎臟病患中,體內的水分排出與攝入與急性腎臟病息息相關,而臨床工作者的人力有限,是否能在臨床工作者不在身邊的情況下進行相關的數據紀錄,將可讓患者與臨床工作者均受益。
陳怡君認為,若能有良好的篩查,可以增加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