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價值大提升!首座菇類育種改良單位

亞洲大學食藥用菇中心聯盟69廠商

撰文記者 林以璿
日期2017-12-29
林俊義(右三)帶領中心團隊致力於銀耳、菇類育種改良,並開發自動化培育技術建廠量產。(圖/翻攝自亞洲大學網站)

臺灣菇類每年產值高達155億,但充斥農殘問題,應用研究也欠缺。7年前,從農試所進入亞洲大學的林俊義,成立了臺灣首座食藥用菇類研究中心,協助育種、改良以及應用研究,近年來已經改良了白木耳、舞菇以及竹蓀,並開發菇類的多元用途。

撰文、攝影/林以璿

大冬天裡,能夠來一碗熱乎乎的竹蓀雞湯真是再幸福不過了。但是您知道嗎,品嘗美味的同時,您恐怕已經將過量的二氧化硫一起吞下肚了。2014年,迪化年貨大街年節食品抽查中,抽查了10家竹蓀產品,結果全部不及格!

不只是竹蓀,夏日解暑聖品—俗稱銀耳的白木耳菌,也同樣中標。臺灣的銀耳有94%從中國乾燥進口,傳統白木耳菌的種植需要噴灑大量農藥,乾燥過程中,為了賣相討喜,工廠加漂白劑也從不手軟。

曾經擔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所長的林俊義,2008年來到了亞洲大學,他發現國內的菇類每年的產值雖然高達155億,佔蔬菜總產值的17%,但大多由菇農們自行品種改良,並沒有規模性的組織可以協助培育新品種、控制菇類的栽種品質。

看到了菇類技術的需求,7年前,林俊義決定在亞洲大學成立食藥用菇類研究中心。中心涵蓋了菇類產品上中下游的栽培、品種改進、功能開發以及產品推廣,分成技術栽培組、機能性分析組以及產品開發組,並與姐妹校中國醫大附設醫院合作,積極拓展菇類的藥用價值。

打造白木耳全自動化種植系統

團隊成立後,首先瞄準的便是「銀耳」白木耳菌。張仁安的《本草詩解藥注》中,描述白木耳「有麥冬之潤而無其寒,有玉竹之甘而無其膩,誠潤肺滋陰之要品,」是理想的溫和保健養生食材。

雖然潛力無限,但是不使用農藥的培育過程,卻沒有那麼容易。不斷調整濕度、溫度以及二氧化碳等環境因素,團隊經過4年的摸索研究,終於在2011年研發出可以大量自動化生產的標準模式,並且在教育部的補助下,成立了偉裕生技公司。

林俊義表示,成功的關鍵包括了找到香灰菌作為白木耳的伴生菌,幫助分解培養填充料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