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台灣生醫登「陸」戰況

難渡「紅」潮

撰文記者 楊傑名
日期2016-03-15
開版圖

台灣海峽被稱為「黑水溝」,大陸先民來台「六死三留一回頭」。 如今,中國商機如海呼嘯,台灣生醫西進仍是一路難渡「紅」潮險浪。 

據本刊訪查統計,自90年代首波台灣醫藥業西進潮迄今, 約115家企業正摸著巨石匍匐潛行,開墾生存之道。 

「中國製造2025」強國方略;「十三五」高速列車已發動, 中國向世界大開門戶,台灣生醫登陸更面臨國際強敵環伺。 

登陸之路跌宕起伏,但有不少企業搶灘成功並開枝散葉, 他們以何種戰略殺出重圍?本刊盤點了台灣生醫企業登「陸」戰況!

企劃:林明定

採訪撰文:王柏豪、楊傑名、蔡立勳   攝影:楊傑名、蔡立勳

特別感謝: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


根據國際醫藥產業分析機構IMS預測,中國將於今年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的藥品市場,僅次於美國。 

而這塊誘人的市場,和台灣同文同種、僅台灣海峽這一水之隔。 

早年因黑潮流經,台灣海峽被稱為「黑水溝」。河洛與客家都有民謠《渡台悲歌》,唱出中國先民移民來台「六死三留一回頭」的悲歌,意即10人當中,有6人會死在台灣海峽,有3人會留在台灣,而1人會不敢繼續渡過黑水溝而重回中國。 

而這20年來,台灣生醫產業登「陸」的景象,似乎也跟《渡台悲歌》異曲同工。 

去年5月,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出版的「中國健康產業藍皮書」數據指出,2014年中國醫療衛生服務總費用超過2.2兆人民幣(以下同),中國醫藥市場規模達1.2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增長至2,760億,私立醫院醫療服務總收入達1,583億。(詳見本刊2015年6月號) 

專業人士也預估至2020年,「健康中國」將帶動醫療健康相關產業突破10兆元的市場規模;世界銀行(World Bank)預測,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於2050年以前超過全國總人口的40%,帶動長期照護、醫學美容及醫療管理等「大健康」市場的大幅成長。 

這相對於台灣醫藥市場已經多年滯留5%左右年成長率,如今的中國,紅色商機可以說如海呼嘯、鋪天蓋地襲來,但多數台灣生醫企業西進之途,卻仍是一路難渡「紅」潮險浪…。 

90年代製藥業首波登陸潮 跌宕起伏 

台灣的生醫企業早已於1990年代開始首波登陸潮,距今已逾20年。 

這20年中,台灣醫藥業西進前仆後繼,腳步也從未停歇。台企踏上中國這塊幅員遼闊的中國,或獨資設廠、或專利授權、或併購公司、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等等,大家各自摸著巨石過河,期望找到生存之路。 

翻開這部登陸史,1993年1月,台灣東洋與上海醫工(當時為海普藥廠)合資,成立上海旭東海普藥業,將台灣東洋在研發及行銷的專業,結合上海醫工累積數十年的針劑生產經驗。 

同年4月,中化製藥則在蘇州落腳,進駐當地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獨資成立蘇州中化藥品,並於1997年成為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首批GMP達標企業。 

國內老牌學名藥廠永信藥品、培力藥品也分別於1994年及1996年在江蘇昆山設廠,信東製藥則於1998年轉投資廣東清遠華能製藥,持有20%股權。 

保健食品大廠葡萄王也早在1994年,經第三國轉投資設立了上海葡萄王企業,產銷各種保健食品、生物科技產品,隔年12月新廠落成,1997年台灣紅極一時的康貝特也在上海上市;普生也於1996年進駐天津經濟開發區的GBP廠房,正式成立普生(天津)科技。 

台灣知名的主要老牌生技醫藥企業,幾乎都沒有在第一波登陸潮中缺席,每家企業也無不抱持著開啟全面進入中國新紀元的樂觀期望。 

不過,這波藥業登陸之路跌宕起伏,要在當時中國醫藥無論法規紀律、產業環境和制度都充滿「潛規則」、智慧財產保護極欠缺下開疆闢土,加上許多中國本土藥業馬上後腳跟進,迄今,多數這些製藥業幾乎難見投資獲利,經營困境可謂有苦難言。 

根據去年7月17日台灣東洋發佈的證交所重大訊息公告顯示,台灣東洋已透過旭東海普國際間接處分了上海旭東海普藥業約22%股權,雖預計獲利4,559萬新台幣。但自2012年至2014年度總計認列中國損失1.12億新台幣(2012年度認列投資利益7,305萬新台幣、2013年度認列投資損失1億746萬新台幣、2014年度認列投資損失7,815萬新台幣);且迄今為止,台灣東洋實際赴中國地區投資總額已達12.01億新台幣。 

想分得中國龐大市場一塊商機,要打的是一場經得起消耗的長年抗戰。 

普生也於幾經波折後,於2006年8月29日正式公告,處份認列天津廠的損失,鎩羽而歸;而去年EPS創新高的葡萄王,直到2014年,上海廠仍處於虧損狀態,期間家族內部曾一度考慮認賠退出,二代接班底定重組後,目前業績衝刺力道浮現。 

堪稱台灣在中國投資最早、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化學製藥企業,蘇州中化為跟進中國新廠GMP法規「不得不」持續投資(2010年蘇州中化符合中國新版GMP與歐盟認證的現代化制藥基地於2014年10月落成啟用),抗戰已經超過20年,財報上幾乎直到2008年後才開始出現小幅盈餘。 

台灣海歸生技業西進多觀望 

2000年至2005年間,台灣迎來第一波海歸派生醫科學家,他們個人多在美國生技業界累積了知名度或產業資歷,帶著當時國際尖端的技術回國創業,包括健亞、太景、賽亞、北極星藥業、台微體、藥華醫藥、浩鼎等。如今,這些企業都成了台灣生技各領域的明星或龍頭。 

當時的台灣政府,可以說是亞洲(除日本外)最早發展生技的國家,一批本土新藥開發企業逢地而生,如中天生技、懷特、基亞、泰宗等;許多在地傳統製藥也加入新藥物開發行列,包括東洋、中化、生達、杏輝、順天、瑞安、寶齡富錦等。現在,這些本土企業更開枝拓葉,個個成為台灣主要的生技集團化企業。

由於中國生技起步較晚,這批新興的生技醫藥企業,當時大多飛往東岸與美國接軌,少有西進過海登陸者,因當時中國生技產業剛啟蒙階段,法規、產業一切都不成熟。 

少數例外的是賽亞基因,賽亞於2003年登陸收購了上海基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還寫下台灣生技首樁西進中國的併購案。上海基康是1997年由美國應用生系統公司(Applied Biosystems, ABI)和賽雷拉(Celera Genomics)共同投資於成立,號稱是中國第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由於ABI和Celera 是賽亞創辦人陳奕雄的老東家,欲出售退場時,自然首先找上回台創業的賽亞。

只是,這個收購案,讓賽亞幾乎嚐盡各種台商到中國都會碰到的棘手問題,最終也在2011年底決定認列虧損出售退場。

中天落戶上海松江十年  資產價值大增

2004年中國大賣場通路一開放,市場嗅覺敏銳的中天生技集團董事長路孔明,於是西進上海市轄的松江區投資購地,成立了中天上海生物新藥有限公司。路孔明後來轉而專注新藥開發,西進腳步儘管算早,但之前對混沌不明的中國生技環境,也多抱持謹慎觀察。

直到中國「十一五計畫」後,中國生技醫藥產業政策逐漸明朗,加上原購買的松江廠區因鄰近捷運站,被規劃為商業區用地,不得投入工業用途。

著眼長遠中國發展佈局,2011年5月,路孔明毅然以5,300萬人民幣出售松江廠三分之二土地(約69畝土地),又以4,500萬人民幣,收購近鄰的日本上海百醫奧製藥股權與資產,同時,快馬加鞭進行中天全系列保健產品於中國的銷售申請,並已在今年第一季陸續取得。

中天落戶上海松江十年有餘,位於黃浦江上游的松江區,如今也發展成為上海的新興大學城(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華東政法大學都在此區),原保留之三分之一(約43畝8,600坪)土地,佔地自成一格,地上5棟大樓興建完成粗胚,計畫做為中天集團中國總部,今年初,商業用地權證正式批准取得。該地價近年大幅增值,以目前地價保守估計,總部佔地估值達1.7億人民幣。

當年「以地換地」的策略奏效,看來不僅為中天帶進大筆資產,也顯現了中天集團下一步中國發展的氣勢與決心。

西進醫療通路商  黃金時期消退

2000左右,中國經濟初開放,台灣一批出身自跨國廠商、主要從事醫院各種醫療設備代理或藥物銷售的業務人才,嗅到了中國醫療需求必然隨之增長的商機,也紛紛跨海西進。

他們不僅把台灣對醫院的這套銷售專業帶進中國發揚光大,也因為深耕中國醫院,摸透中國醫院銷售文化,長年下來都能打出自己一片江山。台灣醫藥界形容,過去十年來,是台灣醫療銷售通路商西進中國的「黃金時期」。

知名如回台興櫃掛牌的F-合富王瓊芝、李惇夫婦;F-康聯李新、黃麗蓉夫婦;早年進入南京發跡的王台虎,以美容保健銷售起家,後來轉進醫療診斷用的生物晶片研發及量產平台,和南京技術開發區合資成立大淵生物技術。

不過,隨著中國醫保的持續改革實施,中國政府大力扶植本土醫療設備產業發展,以作為進口替代;中國本土儀器設備廠商不斷兼併重組,且多培養了自己的通路商,台灣醫療通路商黃金歲月已經不復當年。從F-合富、F-康聯今年的營收財報顯示,業績都在呈現下滑狀態。

不過,一家比F-合富、F-康聯進入中國更早,目前規模更大、也更穩健的醫療設備通路商,迄今仍持續扶搖而上。

龍頭醫療通路商前茂企業  25年低調潛行 

前茂企業並不為台灣生技產業所熟知,但早在1989年,前茂就將許多先進醫療科技與產品引進到香港和中國發展,目前在大中華地區已設有30多個、遠至烏魯木齊的分支機構,擁有來自醫藥專科背景員工400餘位,銷售網路覆蓋香港及中國各省、市、自治區的各級醫院。

特別在麻醉、重症加護、急診、心臟內外科、腫瘤、神經內外科、生殖中心等專科上,前茂已經成為中國知名且有相當口碑的綜合服務通路龍頭,業務範圍包括從為客戶進行CFDA註冊登記、臨床試驗執行到銷售、物流等完整的一站式的服務。

登陸逾25年的前茂董事長章亮華,人文氣息濃厚,頗有老子風格。長年來,他只負責擘劃公司發展大方向,思考「如何在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保持繼續增長」。

入行35年來,無論為人處事、企業經營、客戶關係,他一直奉行的是「簡單聚焦法則」的實踐,也就是簡單的概念開始,聚焦思考、產生智慧,專注解決關鍵問題和掌握關鍵機會,一步一步發展。

章亮華處事風格也極其低調、謹慎謙虛,也幾乎只在前茂企業的年會上公開露面談話,因此,每年的年會往往成了員工和主要客戶翹首企盼的盛會。

橫跨香港、台灣、中國的前茂企業,也逐漸搭起台灣檢測試劑、醫療器材企業前進中國的平台。去年5月,中國CFDA發出第一張三類基因分子檢測試上市許可證,為台灣世基生醫為預防痛風藥物Allopurinol引發致命性皮膚過敏的HLA-B5801基因檢測套組。HLA-B5801套組的中國臨床試驗、送件及審作業,就是交由前茂執行完成。

不過,如今在中國版圖上深根茂密的前茂企業,早年登陸之途,也非一路一帆風順。當年章亮華初到上海成立公司,因中國對外商企業要求必須有當地合夥人的限制,也曾遭遇過投入的資本被合夥人夥同員工捲款逃離的事件。早年台商登陸的苦頭,章亮華也沒少吃過。

「十一五計畫」後  兩岸生醫交流從激情變冷靜

中國「十一五規劃」(2006~2010)後,兩岸醫藥產業交流開啟了熱絡的往來。

中國計畫經濟發展,一路透過「五年規劃」作為中國定期的國家重大發展計畫。「十一五規劃」(2006~2010),生技醫藥正式列入中國戰略新興產業展項目,

以至「十二五規劃」、今年開始的「十三五規劃」及「中國製藥2025」,中國生技醫藥產業都成為政府積極推動並計劃性扶植的行業。

相較於「十二五規劃」的建「設」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被定位為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到2020年的GDP年成長率要保6.5%。

同時,較歐、美、日等國近年健康產業占總GDP比率平均皆超過15%,中國健康產業占總GDP比率目前不仍過佔4~5%,顯示,未來中國在此領域仍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尤其自「十一五」以來,中國各地為配合政策推動生醫產業,各地區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亦此起彼落,中國政府不僅大方祭出「落地招待」以「引進來」台灣企業到中國參訪交流。園區也積極展開「走出去」招商引資,有地緣之利及特殊政治歷史意義的台灣產業,自然是頭號目標。

兩岸互訪往來,真的好不熱鬧!只是,交流很快從激情變冷靜。

一家知名生技業龍頭對本刊直言,「剛開始很新鮮,也希望能藉交流找到合作和商機。但不到一年,我們必須閉門謝絕中國來訪,每天應付和招待訪客,大家都不用做事了。對中國各園區不約而同到台灣來招商,也會開始令業者無所適從。」

舉最鄰近台灣的廈門市為例,自「十一五」以來,「兩岸醫藥品論壇」一來一往已經屆臨第八年,產業交流產生的實質商業合作不盡理想,「頗影響信心」,中國官員私下對本刊表示。

百家大軍登陸 

然而,所有的合作仍從交流開始,且隨著中國政策、法規逐漸明朗和規範化,台灣各家生醫因應自身企業的發展,對這塊中國市場,也都有了既定的主見和發展策略。

台灣生醫西進中國,締造了不少亮麗的兩岸合作案例。

太景早於2004年設立太景北京,負責在中國的臨床試驗計劃執行、新藥登記及市場調研等,直到2012年6月25日,和中國上海A股上市公司浙江醫藥,終於簽訂奈諾沙星之中國地區授權合作協議,創下台灣新藥研發公司首次授權給中國醫藥集團之先例。

2007年,基亞以約2,700萬美金併購上海浩源生技51%股權,2012年以6,800萬美元,超過2倍價格出售獲利出場。2014年,又落戶廈門海滄醫藥港成立德必碁,其興建的檢測試劑廠房已經完工。

佳醫和國藥集團控股於2010年8月27簽下在上海合資成立公司協議,儘管雙方合作一度因領導人變動而生異,但又隨著中國醫改政策的積極實施,最後於2011年1月,雙方正式合資於上海成立煜嘉投資有限公司,註冊資金2.6億元人民幣,目前已經啟動往中國洗腎市場投資及佈局運作,正不斷加大複製洗腎專科醫院的營運模式。

根據本刊調查彙整,事實上,台灣已有超過百家登「陸」企業(列表詳見文後)。

台灣不少知名醫材廠商,如環瑞醫、百略、和康、合世、喬山、雃博、華廣、台塑等,產品都在中國開始進行銷售。

生技新藥開發、新劑型藥物、蛋白質藥物開發公司,都開始邁開了西進登陸的腳程,如台微體、泉盛、國光、藥華醫藥、北極星、喜康、友華、生展、健亞等;其中喜康、北極星的蛋白質製造廠,都在今年完工落成,並成為中國目前仍極少數符合國際法規水準的生產廠;隱形眼鏡廠商,如金可、精華也都攻下中國隱形眼鏡市場半壁江山。

隨著「健康中國」的帶動,製藥、醫材、保健食品及醫院等企業將有望受惠。例如製藥類的神隆、永信、東洋;醫材類的聯合骨科、邦特、鐿鈦;保健食品類的葡萄王、佰研、大江;醫院類的盛弘、聯新集團;及綠色農業類的慕德、龍燈等,都值得關注後續成長趨勢。

兩岸生醫產業合作的案例,也越來越不勝枚舉。

如何追趕下一波生技紅潮?

不過,勤業眾信醫療與生技負責人虞成全指出,兩岸醫藥往來開始熱絡的近十年,兩岸生醫產業發展也進入了消長的交叉點,中國生技醫藥透過政策強力拉動,往國際迎頭趕上,反觀,台灣政府產業政策分歧,整體產業成長速度遲緩。

「登陸了,戰爭才真正開始!」虞成全表示,中國紅潮又迅又猛,「十三五」高速列車已發動,中國向世界大開門戶,台灣生醫企業要如何趕上下一紅潮?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