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醫療資訊基礎建設 掌握精準醫學先機

撰文記者 楊傑名
日期2017-01-23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前行政院院長、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 張善政

去年9 月26 日, 永齡基金會、台灣大 學與美國南坦集團(NantWorks) 共同宣布 加入美國「癌症登月計畫(National Cancer Moonshot)」,由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南 坦集團創辦人黃馨祥及台大校長楊泮池一同簽 署合作備忘錄,欲打造「華人基因大數據」資 料庫,希望達成預防、治療癌症的目標並開發 抗癌新藥。

未來,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整合大數據 的時代來臨,勢必也將影響全球各類產業,台 灣除了有完整的ICT 產業供應鏈,也有深厚的 醫療服務基礎,若能將兩者結合必然能創造很 多利基。

然而,如何跨領域整合ICT 與醫療,是台 灣發展精準醫療的重要課題,亦是讓台灣醫療 產業與全球接軌的關鍵所在。這當中,政府更 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必須積極解決許多現 存的問題。

台灣若要利用醫療跟ICT 的優勢發展精準 醫療,對於人權及隱私的相關法規,就得走得 比國際還快,不能等到國際間有了經驗,再來 思考如何處理問題。 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造成人權團體的 顧慮,但這是全世界都將面臨的問題,最好的 作法是與人權團體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模式與 互信機制,才能讓法規面完善,也減少未來執 行上的爭議。

ICT 應朝「應用產業」發展

過去台灣在發展ICT 產業時,大多是以一 項「專業產業」來看待,例如許多企業在個人 電腦及筆電的生產或代工成績亮眼,但這部份 純粹只是一項利用專業的技術形成的產業,而 沒有將專業延伸到應用端。

ICT 以應用軟體而言,國際上知名的電腦 軟體或手機app 鮮少是由「台灣出品」,而國 內各行各業對於ICT 的應用也都相對比國外遜遜色許多,例如金融界的銀行系統或支付系統多半都 是直接向國外購買或是請國外公司開發,甚至許多政 府單位的系統及網站都已過舊而不堪使用,可見台灣 ICT 在「應用」層面是處於弱勢。

醫界的醫療系統也遇到相同的問題,例如影像擷 取與傳輸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大部份的醫院可能是採用飛利浦或 GE 的系統,也非台灣自主開發的廠商。

可想而見,過去台灣ICT 在醫療領域並沒有充 分地發展,更沒有廠商因此獲利或受惠,因此建議 政府未來在發展ICT 時應該朝向「應用的產業」發 展,讓專業技術透過設計加值成為「親使用者(Userfriendly) 」的軟體或平台,鎖定更龐大的市場。

精準醫學與大數據資料庫正是一個新的機會,例 如台灣引以為傲的健保資料庫,幾乎完整記錄每一位 國民的健康資料,雖然僅涵蓋關乎申請給付的部分資 料,但這些年來,也讓醫療生技的學術圈發表許多相 關論文。

而其他與保險給付較不相關的醫療資訊,如診療 行為與病人特徵等紀錄,仍有更多數據是存放於各家 醫院的病歷當中,若要有效整合這些極具臨床價值的 資訊,就必須先完善醫療資訊的基礎建設。

醫療資訊基礎建設不到位

過去,台灣醫界一直努力要把電子病歷做好,但仍有一個大問題,就是病歷的格式太多,因此沒辦法 讓資訊順利地流通,雖然近年衛福部對於病歷標準也 有逐項在制定,但顯然到現在仍未完善。

另一項問題是醫院裡的醫療資訊系統 (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s, HIS)。

HIS 是醫院的資料核心,要處理非常龐大的資料, 還要銜接不同的診療系統,讓許多醫院都很頭痛,但 台灣卻沒有一家足夠大的資訊軟體公司來承接這些案 子,做出一個讓醫院能放心使用的系統。

台灣的ICT 就如同各行業遇到的問題一樣,就是 市場很小,任何產品都沒辦法賣得「夠多」,導致一 家資訊公司可能一下子承包醫院的案子,但過一陣子 又得轉換執行銀行的案子,「有什麼就吃什麼」,無 法培養出專業。

回過頭來看醫療資訊市場,雖然台灣有這麼多家 醫院,但是每家醫院的預算與資源非常有限。舉台鐵 售票系統的開發為例,全面翻修改造零零總總加起來 就需要10 億元,另外還需購置新的硬體設備,前後也 需2 ∼ 3 年的時間。 目前,台灣規模最大的醫院包括台大及長庚,這 兩家醫院特別擁有自己的資訊部門,才有能力自行開 發資訊系統。若將當初台大開發的系統粗估成本的話, 可能都需要3 ∼ 4 億元,這樣的支出對於其他醫院恐 怕難以負擔。

因此,這就是政策應該進來引導的地方。台灣需 要一個機會,讓一個夠規模的資訊軟體公司慢慢在醫 療資訊市場裡面成長起來,能夠做到台灣大部份醫院 的案子,這樣,台灣大部份醫院的HIS 才會有解。

從過去在政府服務的經驗來看,原則上「政府應 尊重市場機制,避免干預市場運作」,但是台灣的狀 況其實有點不一樣。因為台灣的市場太小,導致市場 機制沒有辦法百分之百地運作,造成現在的局面,很 多企業不大不小,在低價競爭下,醫院也沒辦法使用 到最完善的系統。

未來,這個部份可以先從衛福部著手,全台的部 立醫院共有29 家,先藉由政策引導,讓這些部立醫院 有機會先做一個標準版本,將核心功能建置好,衛福 部再將這個版權授權給外面的醫院使用,資訊公司可 以再根據不同的需求做客製化服務。

目前,台灣醫療資訊的基礎建設仍不到位,未來 面對全球大數據、精準醫療的發展,將慢慢有新的市 場機會,但若基礎建設不及早改善,我們將會失去先 機。

(整理/楊傑名)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40

更多台灣生醫康產業報導,請鎖定環球生技: https://news.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