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體研究、民族中草藥

華人特色醫藥兩大地基

撰文記者 林亞歆
日期2014-11-14
替代圖

華人特色醫藥領域還是很廣泛,台灣只要能找出適合自己的利基,就有發展的機會。

文、圖/林亞歆


DCB 董事長李鍾熙:

「基因組研究,是發展華人特色醫藥的地基」

甫卸下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一職的李鍾熙,自擔任工研院院長期間起,對華人基因組研究與推動不遺餘力,他深信下一世紀的醫學是預防醫學時代,而個體化醫療的基因組學,是預防醫學基礎,也是台灣可以提早佈局的領域。

李鍾熙表示,基因與人種、環境、生活習慣、經濟發展等因素的交互影響,會使華人有特殊的醫療需求,造成所謂的「華人特色醫藥」。

「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自來不同種族基因的差異。」李鍾熙舉例,如知名的非小細胞肺癌就是華人與白人致癌基因不同的典型疾病案例。另外,肝病也是極具華人特色的疾病之一,除與先天基因有關外,與華人生活、文化習慣脫不了關係。

李鍾熙進一步指出,「環境與經濟發展常兩項因素交互作用,例如部分東南亞、中國地區好發的傳染病,是受到氣候濕熱與生活環境不佳所造成的。」

目前藥品主要為歐美國家所開發,因此,許多藥物並不適合華人使用。如Iressa ( 艾瑞莎) 是全世界第一個非小細胞肺癌的標靶藥物,原來臨床試驗結果,驗證Iressa 在歐美人種療效不彰,歐美國家取消了上市。

但在亞洲國家,臨床證實 Iressa 對東方亞洲人種有卓越療效,後來不僅順利上市,迄今是台灣健保給付藥物,後來又推出EGFR 伴隨性基因檢測產品問世。

有時候華人迫切需要的藥品,也常有開發不完全的狀況發生,如國際大廠在肝癌藥物與強效抗生素的開發種類很少,無法滿足亞洲龐大的醫療需求,這些領域的藥物開發,就要靠華人自己來努力。

中醫診斷結合台灣ICT 能力

除市場需求外,究其治療方法,中醫藥當然是最具華人特色的醫藥,但李鍾熙坦言,「在中醫藥這部分,台灣能超越中國的地方並不多。」

李鍾熙指出,主要是中國政府的重視與發展時間遠比台灣長,中國整體的中醫藥基礎研究也比台灣深厚,態度也更積極,在中國就醫

人數龐大,幾乎可以與西醫平起平坐,這些都是台灣沒有的發展環境。

不過,中國中醫藥發展多針對內需市場,「台灣可利用ICT 產業的優勢,推動中醫診斷的標準化、科學化,加上台灣對國際法規的了解,有機會將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