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攜手宏達電 瞄準手術教學需求

VR不只玩遊戲 更讓醫師「精準」動刀

撰文記者 蔡立勳
日期2017-09-21
帶上VR眼鏡,人體腦部交錯複雜的血管與腦室、動脈彷彿就近在咫尺。

過去多被當作娛樂用途的VR,現在不只能賞車、看房,更能幫助醫師「精準」開刀。臺北榮民總醫院與宏達電合作,從手術教學導入VR,在術前找出最佳路徑,可望縮短手術時間,促進醫病關係。

撰文、攝影/蔡立勳


走進陽明大學書田外科訓練中心,模擬手術室中,解剖剪刀、敷料鉗以及持針器等,各式手術器材一一放置妥當,50餘名來自兩岸的神經外科、耳鼻喉科醫師,聚精會神,盯著教學螢幕。

這是由臺北榮民總醫院與陽明大學合辦,為期2天的經鼻內視鏡顱底手術操作研習營,今年已邁入第五屆。

站在前方,負責講解手術過程的北榮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緯歆,曾於2014年赴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PMC)進修,這裡,是美國最早發展經鼻內視鏡顱底手術的醫學中心,水準名列全美前三。

顱底位在鼻腔與腦部交界,許多血管與神經分布四周,若此處產生腫瘤,必須以手術切除,具有相當難度。

跨專科合作 最大化經鼻內視鏡手術效果

UPMC耳鼻喉科醫師施奈德曼(Carl H. Snyderman),與神經外科醫師加德納(Paul A. Gardner)合作,率先以內視鏡經由鼻腔的途徑,移除腦下垂體腫瘤與複雜的顱底腫瘤,成為其最大特色。

即使腫瘤侵犯了海綿竇、內頸動脈、眼眶內側或硬腦膜內部等,以往進行手術會有高風險的部位,現在都能透過這項多專科手術安全移除。

回臺後,王緯歆與北榮耳鼻喉頭頸部鼻科主治醫師藍敏瑛合作,將這套多專科手術引進北榮。團隊進行的手術迄今超過百例,包含腦下垂體腫瘤、顱底腫瘤、鼻竇及鼻咽惡性腫瘤。

王緯歆解釋,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合作的優勢在於,結合鼻科醫師擅長的內視鏡操作,以及神經外科醫師精細的手術技巧,得以讓經鼻內視鏡的手術效果發揮到最大。

研習營當天,王緯歆以大體進行顱底手術前,戴上了一副VR(virtual reality, 虛擬實境)眼鏡,左右手也分別握著一個控制器。

這身裝備,看似跟一般用VR玩遊戲、觀看影片的使用者沒有兩樣,不過,王緯歆卻是要利用VR進行教學。

雖然人就站在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