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改良型藥物開發人才有斷層危機

撰文記者 王柏豪
日期2019-08-30
專長標靶藥物與傳輸技術的呂瑞梅 ( 中 ) 加入專注標靶新藥開發的信力生技。( 圖 / 羅翊方 )

劑型開發人才全世界都很欠缺,改良型藥物開發是製藥業的全球趨勢,被喻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攀登之旅」,然而出現人才斷代危機,商品化開發經驗值強的BD(商業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和熟悉臨床、又是監管單位Trust Network的法規人才最缺。


從全球新藥研發成功率的角度來看,改良型的新藥研發/505(b)(2)成功率最高:從I期臨床到獲批上市的整個過程來看,改良型新藥的成功率約是新藥/505(b)(1)的3.6倍。

相較於ANDA (一般學名藥),即使首仿藥擁有180天的獨占期,卻不得不陷入嚴酷的價格和市場競爭,505(b)(2)新藥申請帶來的利潤要遠比ANDA豐厚。

一般也認為,改變原有藥物比篩選新化學分子困難度低許多,且無論是中國的二類新藥或505(b)(2)申請時,部分數據是來自於他人,因此,藥業常將它形容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攀登之旅」。

改良藥物逐漸成為製藥開發的新寵,不過,即使站在巨人肩上的攀登征途也一點都不容易。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才

「許多人容易把 505(b)(2)過於簡化,覺得它可能最快發財,」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指出,「事實上,這一方面仍跟你的技術層次有密切關係,一方面也還是要面對高度複雜的法規監管,包括:需不需要臨床?若要,又是大動物還是小動物?最佳劑量的驗證?要不要做PK (藥物動力)?Pivotal Trial (關鍵性試驗) 會需要多少受試者,也都跟產品不一樣。這過程遠超過你能想像的……」。

自2002年台微體成立以來,走過公司專利微脂體劑型平台BioSeizer®與NanoX® 所開發產品的認證申請之路,葉志鴻分享:「它不是單純的DDS,而是要看你開發的藥物究竟要走那個市場,以及相應的法規要求,產品的價值點與市場定位才是最重要的,你一定要充分瞭解產品對市場的Impact (衝擊)有多大。」

葉志鴻進一步直言:「技術 Only Matters of Time (是遲早的問題),它最大的問題也不在『開發』,而在商品化階段的『量產』製程能不能通得過法規要求?每一個成功授權交易的『技術移轉』,過程絕對也是二年起跳的時間才能完成遞轉。」

「現在最欠缺的是商品化開發經驗值強的BD(商業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和熟悉臨床、又是監管單位Trust Network的法規人才。」

劑型開發設計CRO

潤雅生技劑型開發處長蔡翠敏也指出,505(b)(2)存在許多侷限性,包括:申請有可能因為專利問題而被耽誤。因為和學名藥(ANDA)一樣,505(b)(2)申請必須包含所涵蓋的專利證明(Patent Certification)並提前告知專利方,存在訴訟與侵權問題;505(b)(2)很多時候需要額外的試驗和數據來支持對藥物所作出的改變;創新藥(NCE)通過505(b)(1)途徑申請獲得FDA四種加速審批的機會更多,最後在審批時間上,也可能與505(b)(2)相差不多,甚至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