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擁抱醫療路途太囧

李友專:ICT vs. 醫療價值觀大不同!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18-11-15
李友專認為,在這波AI浪潮上,ICT與醫療產業要將自己的優勢強強聯手。
「過去,電子業者在研發前段會到醫院與醫療人員密切開會討論,接著就把概念與想法帶回埋頭開發。數月甚至數年消失後,突然又帶著新設備出現,直接問醫院是否願意使用?」。近期出版《AI醫療大未來》的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指出,科技與醫療價值觀不同,兩強聯手仍面臨許多挑戰與問題,急需跨領域人才作為強強結合介面。

撰文/彭梓涵


根據Frost & Sullivan估計,全球數位醫療相關產業將由2017年的270億美元持續成長,2021年將上看720億美元規模,潛在龐大商機,讓數位科技與生技醫療兩條平行產業線悄然上演跨界整合大戲。

在AI新技術導入下,首當其衝之地是醫療器材及醫療照護產業,跨越疆界的整合使得醫療器材、數位醫療、與精準醫療之間的界限模糊化越來越模糊。科技與醫療的接軌,也正在改變全球的診療決策以及醫院的經營模式。

臺灣醫療與ICT必須強強聯手

李友專說,臺灣從1990年代開始,產業發展重心幾乎是以資通訊科技(ICT)為主,ICT相關產品占總出口40%,GDP的20%。相較之下,屬於內需市場的醫療保健支出占政府總預算35%,卻只占GDP的6.6%。

根據彭博(Bloomberg)世界醫療效率56國排名,臺灣為世界排名第九名,是唯一以低於1,400美元的花費就可以達到60.8分醫療效率的國家;反觀美國,平均醫療保健支出為全球第二,為9,536美元,卻只有29.6分的醫療效率,排名倒數第二。

李友專表示,「臺灣在醫療健保制度與醫療品質領先全球,我國擁有基礎設施完善的醫療服務與電子化病歷系統,並且已經長時間記錄了大多數民眾的用藥與就醫紀錄,加上全民健保納保率超過95%,如果能在這基礎之上,將臺灣深厚的ICT產業與醫療結合,勢必激盪出新的火花。」

「在這波AI浪潮上,ICT與醫療產業要將自己的優勢強強聯手。」他強調。

數位醫療需要軟體技術及專利保護

不過,李友專也指出,「雖然臺灣主要的科技大廠很早就投入醫療科技化的計畫,但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

由於全球醫療支出持續高漲,加上人口高齡化問題愈趨嚴重,造成各國財政負擔,政府近年來積極協助智慧醫療產業發展,甚至將醫療電子產業列入6大策略性產業之一,盼藉由提升核心技術,擴充現階段醫療服務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