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經濟部補助計畫支持下,高醫大附設醫院開始遠距健康照護系統的開發,並於2008年成立「遠距健康照護中心」,期藉由遠端監測系統、即時健康諮詢服務、回診安排、緊急就醫協助等服務,讓民眾可在任何場域內,獲得合適的健康管理,打造醫病「零」距離。
文/李虎門 攝影/蔡立勳
高雄一位蔡奶奶,身體健康,平日生活還能自行打理。但有一天,家無一人的奶奶頭暈不適、連續嘔吐,勉強打了119專線,才及時送至醫院救治……。
隨著時代的變遷,年輕人出外打拚,留下年邁的父母在家生活,這是無數臺灣家庭的寫照。
老人健康照護若不設法解決,將成為現代家庭與國家沈重的負擔。
遠距醫療產業「北輕南重」
為防範類似家庭的憾事發生,自2005年,高雄醫學大學與其附設醫院開始投入規劃發展遠距健康照護。在2008年,獲經濟部技術處補助「高醫社區健康照顧網資訊系統計畫」,並成立了「社區健康照護中心」。
2012年,正式更名為「遠距健康照護中心」,藉由專業的醫護團隊,開始迄今9餘年全年無休的服務。
高醫遠距健康照護中心扮演了推動臺灣遠距醫療的重要角色,目前已與53家醫療院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在臺灣遠距照護的設置與推動上,亦形成醫療產業資源少見的「北輕南重」。
核心八字:連續、即時、雙向、技轉
在今年的行政院生技產業諮詢委員會(Bio Taiwan Committee, BTC)會議上,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程九如就曾建議臺灣生醫領域,應朝向遠距醫療來發展。(2017 BTC專題報導,詳見本刊2017年9月號)
可是,會議中有些專家學者仍認為,臺灣醫療機構遍佈,對於民眾相當方便,遠距醫療應不是臺灣優先發展的選項。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遠距健康照護中心主任徐崇堯卻提出不同的想法,「通常外界所想的『遠距醫療』,比較適合運用在大陸型態的國家,像是中國新疆的患者想到北京就診,可能就得花上兩天的時間,這時遠距醫療的建置非常重要。」
「相比之下,若在臺灣推動遠距醫療就顯得『近距』。」徐崇堯詼諧地說。
但是,遠距醫療不應侷限在地理位置的差距。徐崇堯打個比方,「慢性疾病患者,若需要時常量測血壓,你會要求患者每天到醫院量測兩次嗎?」
因此,他向本刊分享,高醫大遠距健康照護中心的核心八字:「連續、即時、雙向、技轉」。「遠距不應受限於距離的應用,而是醫療照護的創新概念。」他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