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不論國內、外,生技創新創業旋風大吹。本篇特別邀請到幾位生技相關產業創業的「老鳥」,分享在真槍實彈創業戰場的遭遇,提供一些實質建議給新世代的「雛鳥」們,期盼他們未來在國際的競爭下,也能逆風飛翔。
文/楊傑名 圖/楊傑名、吳靜芳、林嘉慶
一個企業的生命週期分為出生期、成長期以及成熟期等3個階段;通常,出生期的收入很難快速成長,尤其是新創生技公司絕大多數起步時還往往是賠錢事業。新產品的開發只有投入而無營收產出,還得面臨眾多不確定因素的失敗風險,因此,生技新創事業多半在出生期就夭折了。
熬過這個「死亡之谷」進入成長期的公司,營業額與經營規模逐漸增加,市場競爭力與組織管理能力變成此階段成功關鍵因素。
當企業與產品在市場發展到一定規模,公司就會進入成熟期,成長速度趨緩,內部組織開始結構化、老化,須憑藉品牌、生產規模、市場通路來維持競爭優勢。
又若為了永續經營,企業在進入成熟期時,就應該開始積極思考下一階段的發展,讓企業進入另一個新的生命週期。欲使企業再生,其核心資源與技術能力必須鞏固,或憑藉過去基礎與經驗,嘗試開發新產品與新事業。
上述的「企業生命週期」理論,相信有心創業的人都耳熟能詳,但一實踐起來才知道,這條線上的每一個點,可能都是致命的死穴,一步步走來要克服萬重山。
本刊特別邀請幾位在生技相關產業創業的「老鳥」,分享在真槍實彈的創業階段所遇到的問題,提供一些實質建議給新世代創業「雛鳥」們,期盼他們未來在國際的競爭下,能逆風飛翔。
余國良:「創業並不是經濟問題,而是一個社會效應,是為了增加社會價值。」
Q. 創業的目的是什麼?
A. 很多人以為創業目的是為了經濟問題,不管是替自己、創業團隊、投資人或社會所解決的一個經濟問題;但我認為,創業並不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一個社會效應,是為了增加社會的價值,當社會價值增加之後,這個社會自然會用錢來回饋你對它產生的價值。
Q. 該如何評估自己或是技術適不適合創業?
A. 不是人人都可以創業,事實上,大部分人是不適合創業的。
通常,我會從2個方面來判斷,第一個是你有沒有能力做這件事?能力不僅取決於你,還取決於外部環境;第二個是你有沒有耐心做這個事?這是更重要的,創業基本上都是會把人剝一層皮的。對於評估技術而言,可以從技術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將來能不能創造更多需求作為考量。
Q. 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特質?
A. 最關鍵的就是態度,要做好一件事情需要一股力量,而這股力量應當發自內心,總是告訴自己要努力把事情做好。我經常跟我的徒弟說,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成最好的,如果不能是最好的,你就找一件你認為能做得最好的來做。
Q. 生技新創公司起步時該把資源放在哪裡?
A. 常見問題是,很多人創業仍堅守科學家思維,尚未有企業家格局。所有的公司要走出創業死亡之谷,都要學習如何不被埋葬於此。
很多人找我融資時,總是提出許多運用這筆錢的計畫,但我覺得資金總是要花光的,重點是花光了以後要怎麼做?所以對我而言,投「資」實際上是在投「人」,要培植團隊,也因此團隊的人才是創業最關鍵的一環。
葉志鴻:「新創團隊創始第一天,就要有全球視野。」
Q. 生技創業初期最容易遇到的問題?
A. 早期問題大部份是怎麼去評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