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華人特色醫藥」說

跳脫中國迷思 前進日、韓「泛華人市場」

撰文記者 林亞歆
日期2014-11-14
替代圖

中國市場很大,但「可吃度」可能不如精緻的韓國與有效率的日本,
所謂「華人特色醫藥」,一味將中國視為海中浮木,並不是最好的解藥…。

文/林亞歆 圖/李明捷


健亞生技總經理陳正:

「打造台灣為生技發展沃土,讓產業跑出自己的標竿。」

提到華人特色醫藥領域,大家往往直接聯想的必定是中國,這塊市場大餅也是大家一股腦投入的原因。

華人特色醫藥呼聲漸高,對「以台灣作研發跳板,中國為第一市場,再接著前進日、韓,這樣的佈局思維」,陳正直言,這是「在商言商」的理想。

陳正指認為,「以台灣為研發中心的論點沒錯,但中國的市場往往是看得到,吃不到。」

首先從法規層面來看,中國藥品審查時間長,且審查標準因人治狀況不一,「有的人3年就拿到,有的人300年也拿不到。」他笑說,這比喻反映了中國醫藥最真實的狀況,「不確定的法規因素,造成任何需要認證的產品進入中國,可能都是一場惡夢。」

此外,通路也是一個大問題,「整個中國看起來雖是一個大市場,但其實是由許多分歧的小市場所組成。」陳正解釋,醫藥產業通路在北京、重慶或福建都有不同的經營模式,需要一定人力開拓。

「佈局中國市場,千萬不要低估各種成本和投入,要拿到國際天平上,和其他區域一起秤,要審慎評估。」陳正建議。

前進「泛華人市場」

陳正指出,目前,成功的台商產業多以中國廉價勞力優勢為主,知識密集的產業成功案例子很少。生醫領域中,由於法規繁瑣、限制多,跨入中國市場成功的可能性更困難。

陳正坦言,雖然有像健亞、太景授權石藥集團及浙江醫藥的例子,「但公司如果只靠權利金,就不需要限定於中國市場,世界各國都可以拿到權利金。」

他進一步表示,華人市場不應只想到中國,廠商也可轉往「泛華人地區」的國家,例如近期藥品審查「超英趕美」的日本就是選項之一,「學名藥審查9個月、新藥12個月」的效率更勝歐美,且日本與台灣的法規協和接程度也勝過中國。

今年八月,健亞就與台灣大塚製藥合作,將共同開發治療間歇性跛足症新劑型新藥PMR的台灣及亞太地區市場。

另外,韓國對台灣法規的接受度更高,「韓國市場約80~100億美金,台灣市場約50億美金,若是以這樣的市場值來看,只要在台、韓兩國成功開發新藥並上市應該就能賺錢了。」陳正說。

綜合了法規、制度的限制,中國市場雖然大,但「可吃度」卻不如精緻的韓國與有效率的日本,一味將中國視為海中浮木並不是最好的解藥。

陳正認為,「華人市場應該要就中、日、韓三大市場的關係綜合討論,也較容易找到企業各種不同的營運可行性。」

暢通的資金管道是台灣最大優勢

陳正進一步挑戰「華人特色醫藥」之說,並舉例,一家擁有高度創新產品的公司,根本不需在意所謂的「華人特色」,「因為全世界都可以是他的市場。」

此外,針對華人特有疾病的藥品開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