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商跨國科學與科技公司—默克集團(Merck),在臺經營超過30年,臺灣默克近年積極促成集團在臺投資,除了將臺灣設定為亞洲創新研發重鎮、持續引進最新材料科技,協助顯示器及半導體技術微型化發展,更不斷投入研發資源完善臺灣精準健康照護體系,同時亦積極培養生技產業人才及扶植臺灣生技新創團隊,增進在地實力於國際發光。
撰文/彭梓涵
擁有353年歷史的德商跨國科學與科技公司默克(Merck),旗下生命科學事業體產品多達30幾萬種,客戶遍及世界各地,是生技製藥生態系中舉足輕重的角色。
去年全球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當眾多生技製藥產業相關的原料出現大缺貨時,這家科學長青樹並未按下「暫停鍵」,透過完整的的電子商務、供應鏈及物流網服務,默克於疫情下仍能維持調度能力,滿足客戶所有需求。
這樣的實力也反應在其業績上,攤開默克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集團整體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6.0%達到46億歐元,三大核心業務「醫療保健」、「生命科學」、「電子科技」帶動集團整體有機銷售額(Organic sales)增長12.2%,其中「生命科學」業務更是增長了27%。
(編按:默克集團應實施企業策略調整,今年3月,將原先「特用材料」(Performance Materials)事業體名稱更改為「電子科技」(Electronics),以更聚焦電子市場。)
秉持著「突破始於好奇心」的企業精神,充滿活力科學與科技的默克,2019年在臺成立滿30年,除了將臺灣設定為亞洲研發重鎮、持續引進最新材料科技,協助顯示器及半導體技術發展,更不斷投入研發資源,培養生技產業人才及扶植臺灣生技新創團隊,在地化推動科學與科技進步。
跳脫傳統 用創新、併購多角化經營
在全球增長最快的生技醫藥市場中,每天都有「從0到1」的創新誕生,也有「1到100」的產品落地。
臺灣默克生命科學事業體總經理陳委承指出,「創新是我們為客戶提供的價值核心,默克可以持續成長,主要歸因於多元化的事業版圖,我們不只專注在單一客戶、單一產業或單一地區,而是更多角化的經營模式。」
然而,默克能有今日的成績,除了不斷的透過自主研發及調整產品組合,其中另一個重要策略為「併購」。
近十年,默克生命科學事業體在併購上已完成幾項創舉與里程碑,包括:2010年併購 Millipore、2015年併購Sigma-Aldrich 以及2021年併購專注mRNA領域的CDMO(委託研發與生產代工)公司AmpTec等等。
「這些都讓默克,超越傳統意義限制,成為全球最大的生命科學公司之一。」
陳委承說,默克相當重視產品開發與技術成長,2020年投入營收13%的經費在新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發,遠高於業界平均,可見默克對研發與創新的重視。
開設生技製藥製程人才培訓啟動「伴星計畫」
然而無論是從既有的領域,或跳到新的領域,能維持企業持續成長的關鍵,都需要更多元化的「人才」才能促進變革。
默克重視人才培訓,相較於業界平均投資在前20%的員工發展,默克將人才培育的範圍擴大到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