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灣生技月」論壇總覽

一次掌握生技行業風向標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16-08-16
替代圖

2016台灣生技月除了生技大展與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外,另有兩岸生醫產業合作研討會與4項主題研討會共襄盛舉,期望增進台灣生技產業商業模式的確立、跟上世界的鏈結、了解國際趨勢等。本刊特別摘要了此5場主題研討內容,讓讀者一次總覽專家論述,掌握生技行業風向標。

文、圖/編輯部


2016台灣生技月(BioTaiwan 2016)除了生技大展與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ioBusiness Asia, BBA)外,尚有生物產業發展協會主辦的「兩岸生醫產業合作研討會」,以及大會主辦的4項主題研討會,包括於7月21日舉行的「生技產業專利策略」、「BioCluster and Country Forum」,及22日登場的「全球併購風潮下――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併購策略思維」、「聚焦台灣醫藥新技術—―學研界生技醫藥研發成果發表會」。

來自國內外專家腦力激盪的5場論壇,一同謀略台灣的發展策略、技術研發、市場佈局等,希望增進台灣與中國及全球生技醫藥產業的連結。

兩岸生醫產業合作研討會

中國新醫改 開創兩岸生醫合作新商機

「兩岸生醫產業合作論壇」旨在探討台灣生技進入中國市場及兩岸合作的利基機會與成功模式,透過兩岸廠商成功合作的經驗分享,幫助台灣廠商面對中國新醫改政策,減少產品開發的風險,增加成功登陸的機會。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台灣生技月籌委會主委李鍾熙指出,中國藥品市場占全球市場的15%,是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

去年中國政府提出「新醫改方案」,包括:國發(2015) 44號文、《藥物臨床試驗資料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十三五政策、健康產業促進發展條例等醫藥產業政策,希望全面提升中國境內藥品質量,預期將會造成市場重新洗牌,也牽動全球醫藥市場的變化,為台灣和全球生技醫藥產業帶來全新商機。

中國藥品市場面臨洗牌

中國醫藥工業資訊中心首席諮詢師黃東臨指出,中國共有14億人口,其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口數相當於全美總人口,患有糖尿病的人口數則相當於日本總人口,且中國藥品市場約133億人民幣(約625億新台幣),市場規模可觀。

中國政府相繼推出一系列新醫改政策,預期在2020年後,中國藥品市場與產業將有截然不同的新氣象。

藥明康德CMC總監謝雨禮表示,2015年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訂定許多生醫法規變革,如新藥分級、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學名藥重新審查及臨床試驗資料自查核查等措施,對藥廠的商業模式、創新研發等都產生重大影響。

「新醫藥改革政策的核心目標有4項,加速藥品審批速度、提高藥品質量、鼓勵創新研發和降低追求健康與疾病治療的成本,」他指出。

他毫不諱言,「以目前中國藥品市場現況,改革是必然的道路,而改革的核心就是杜絕造假,只要有造假的空間和機會,再嚴格的法規要求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財稅佈局攸關進軍海外基石

新醫改方案衍生出龐大商機,吸引許多台灣生醫企業欲進軍中國,但除了關鍵技術與智財保護外,財稅佈局也攸關企業在中國市場能否成功,同時是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必要基石。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總陳文孝指出,台灣企業在前進中國前,應先釐清目的,純投資、找通路抑或生產設廠?並進行投資前的評估、營業項目的可行性分析。

另外,設立方式採取獨資、合資還是合作?現金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