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強化興櫃公司之財務業務監督監理機制暨發揮輔導推薦商職能」,原「財務業務重大事件檢查表」改為「興櫃財務業務檢查表」,重點監理申請公司內控與財務相關問題,據悉明年元月實施。新制分級限時要求券商新制緩衝期間內,完成已申請各公司補件。
櫃買中心內部傳出大刀舉向生技興櫃股?轉上櫃?先退一次再來!
財務變動、業務交易、不當股價、母子公司、海外控股操作、大陸投資都嚴審,上市/櫃預審制度提前在興櫃市場先設障。
監理公司財務與強化管理,能利益公司的輔導與發展,只是以財務營收為導向的監理機制,是否將扼殺新興研發投入型的生技產業?
生技產業才正揚眉吐氣,政府立即壓頂急凍?生技公司興高采烈興櫃之路,如今前途難卜!
券商補件團團轉、興櫃公司忙跳腳、未上市業者則連歡呼,政府走一圈還是回到原點!?
葫蘆裡的風暴將開始!?
製作:林明定 文.圖 /王柏豪、鄔麗.巴旺 資料來源:本刊資料中心
今年入夏以來,台灣生技股市持續熱漲,但更讓許多業者忙得汗流浹背的,是檯面下映接不暇前來尋求機會和合作的國際級資本家和同業。
國際生技熱錢,正在往台灣的路上前進……。
活躍於美、中生技產業的香港晨星創投集團(Morningside Capital);兩岸生技投資成果斐然、出自台灣的美商中經合創投( WI Harper Group);美國生技巴菲特之稱的伯樂(Burrill & Company)獲行政院開發基金投資16億後,位於101的台灣辦公室開張;美國最大創投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Caufield&Byers)直接推薦案件來台創業;國際專業生技醫藥創投奧博資本(OrbiMed Asia)和台灣創投業聯手合作,準備引進企業來台上市。
國內創投業去年底以來,更是鴨子划水進行籌資,準備加碼生技。
據了解,中華開發投資銀行、上智創投、台安生技都募了新一輪的基金;華威創投引進超過3億美金;以傳產、電子產業為主的華聯亞洲投資跨足生醫正籌組華榮創投基金等。
離台灣最近的陸資創投,大陸第一名國企--國藥集團去年才成立國藥集團資本管理,以及中國中信集團旗下的高達300億人民幣的中信產業投資基金,頻頻透過關係希望深入瞭解台灣生技投資市場。
晨星創投集團董事長陳樂宗對本刊表示,「很少看到對生技產業這麼友善的資本市場,這會讓台灣非常有機會能在國際上建立自己的角色與地位。」
直接點名個股 要求券商加強預告
確實,相對於大陸、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十年來台灣一路顛簸走來的生技產業,在生技業者、周邊產業和政府摸著石頭過河的共同努力下,打造出了一個僅次美國NASDAQ、讓國際生技產業眼睛為之一亮的生技股市資本市場。
不過,這個夢幻球場,等不及明星球員來打球,恐將風雲變色。
今年二月上任以來,櫃檯買賣中心(OTC)一連投出狠球,丟出了幾乎要三振台灣生技股市的銳氣,除了針對興櫃市場中股價異常飆漲,直接點名表達「關切」,並發函要求券商主動通知客戶留意,加強風險預告。
櫃買中心認為,指數高低點是由市場決定,但量的部分將是重點。
究竟OTC點名到誰?本刊難以求證,但OTC內部透露,包括了某家股價飆漲破200元,已送件申請上櫃的興櫃生技股,OTC打算先退了幾次再說;和大陸返台某上市生技股有投資關係,現金資增資股價高達百元以上,目前股價維持也維持在百元以上的生技股,「財務要多查清楚」;幾家在大陸投資往來的公司,「是不是根本在炒作消息」;凡在興櫃超過一年沒動靜的,「那個都有問題啦!」
緊接者,OTC內部針對興櫃監督規範的”強化興櫃公司之財務業務監理機制既發揮輔導證券商職能”草案內容出爐,並已發給了各券商,預計將目前上市櫃監督管理機制的預審機制,提前在興櫃股市路上先設障考驗。
”強化興櫃公司之財務業務監理機制既發揮輔導證券商職能”新制草案,主要強化對公司獲利能力,法令遵循,公司治理與財務業務等相關事項之評估報告。
同時以券商缺失記點的辦法,分級限時(見表一)要求券商對已申請之興櫃公司補提交新制要求的「登錄興櫃評估表」。原來按月申報的「財務業務重大事件檢查表」,則改以「興櫃財務業務檢查表」,要求券商要更完整瞭解公司內控或財務相關的問題。
一半生技興櫃過不了新制財報監督
股價過熱,近期康富因為財務出不來,無預警暫緩出具2012財報被OTC暫停股票交易,基因科技事件風波至今未歇。
平心而論,政府決定更嚴格把關生技股,立意並無不好。OTC董事長吳壽山曾表示,以生技新藥族群為例,風險最大的應該是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至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階段,但這時候市場對生技新藥族群的「夢」卻是最大,萬一沒成功,風險也最高。因此,認為生技族群,有必要提供更多資訊,櫃買中心也將加強監理。
只是,在新制下,生技產業特別是新藥開發產業的特性,可能不適合和其他產業一樣的監理制度。以寶齡富錦為例,這顆Nephoxil將為全球洗腎病人帶來希望的新藥,歷經十二年寒窗,新藥開發過程,營收連年赤字虧損,董事長江宗明稱自己幾乎要「進了二次棺材」,如今一舉成名,造福了人群,也點亮了台灣,股價雖也給了回報,但可能都還無法填補過去投入的資金。
若按”強化興櫃公司之財務業務監理機制既發揮輔導證券商職能”新制截至今年8月,總計45家的生技興櫃公司,將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公司財務報馬上不符條件。舉例,以目前上櫃規定需在最近會計年度有4%以上之成長,且前期無虧損,或是連續兩年在3%以上或平均在3%之成長。
那麼去年興櫃的安成(4180)、尖端(4186)、瑞基(4171)、福永生(4183)登錄興櫃,12月有浩鼎(4174)、展旺(4167)、杏一(4175)、百丹特(4181)、得榮(4187)、昕琦(4184),恐怕只有杏一和昕琦勉強過關。若再依OTC傳言內規,其餘這些生技公司都是要加強監理的有問題公司。
一家券商很不以為然,「政府防弊重於興利,其實根本是不想扛生技風險的責任」他認為,OTC現在把責任轉嫁給券商,券商最後就轉嫁給業者而已,這將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開始,「一個芽好不容易長出來,新制一上路可能就被埋掉。」
扼殺新藥發展之路
OTC這紙”強化興櫃公司之財務業務監理機制既發揮輔導證券商職能”案,據悉預計明年元月實施,本刊截稿時仍未見正式公佈。不過,看來勢在必行。為了配和政府新制上路,幾家券商已經為補件交報告忙得團團轉,依照政府期限要求,券商平均一個月要完成7-8家公司的文件。
有券商直接把矛頭指向同業的凱基證券,凱基合併大華證後,目前有60餘家客戶,是國內為數最多興櫃股的大型輔導券商,凱基很爽快地答應政府,可在半年內完成手上60客戶的「登錄興櫃評估表」。政府於是參考這樣的標準比照要求其他券商,結果造成一些中小型商非常大的壓力。不過,有券商還是不以為意,「生技公司難配合,我們就撤而已!」依現行規定只要少於兩家以上券商推薦,該公司就不符合興櫃登錄資格,將面臨下市。
一家興櫃醫美業者認為,「生技過熱嗎?應該交給自由市場,政府不要有懷疑就先壓抑。所有的風險和壓力最後都是業者自己要承擔,會不會是個風暴?很值得觀察」,她指出,這樣下去,台灣生技業有可能又走回頭路,對自主創新是一大扼殺,因為只有醫材、醫療通路業可能帶來營收,「不會有人想繼續投資新藥了!」
一手拉創櫃版 一手壓興櫃版
自2009年8月,陳樹出任證券櫃檯買賣中心(OTC)董事長以後,實施以「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來審定,即使不獲利,只要申請取得「經濟部工業局高科技事業」核准函後,即可在一年內以高科技事業類股掛牌。
此後連續三年內,締造了生技產業今天的榮景,興櫃公司也從2009年的25家、2010年37家,成長至今年八月止有45家,其中又以新藥開發公司為主要族群,奠定了台灣成為領先亞洲各國的新藥開發國家。
過去以來,櫃買中心的對外簡報也一直以扮演「經濟活力的推手,創新企業的搖籃」為角色,積極鼓勵新創公司或新興產業申請掛牌上櫃。
有業者因此質疑,從OTC幾次公開提及對生技產業的看法,「對一個政府主管單位,這樣的發言是很不恰當的,OTC是否對這幾年快速崛起的生技產業開始存有歧見?」
有券商更不解,OTC這一手大潑興櫃股冷水,另一手又熱切提倡「創櫃版」,「這兩個版的本質差別在哪裡?」。
據了解, OTC預計今年底前建置「創櫃板」,提供具特別適合創新、創意構想的非公開發行微型企業,進行創業輔導籌資,促進急需資金擴充的企業一個良好的募資平台,並希望促成70餘家文化、農企等產業能進入資本市場。但券商表示,「如果政府認為生技類股題材天馬行空,文創股卻可能更騰雲駕霧…。」
一家頗具知名度的未上市股票網路公司業者表示,當年,政府為了管理未上市股盤商中介交易弊端或內部操縱現象,創造了興櫃市場,提供了上市櫃股票一個合法、安全、透明的交易市場。
「如果興櫃股最後跟上市櫃市場是一樣難以跨越的門檻,」他為自己可能到來的業務機會樂得大笑,「政府走一圈還是回到原點!」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