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肝癌發生有年輕化、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趨勢,華淵鑑價根據GlobalData - Pharma IC數據資料探勘全球肝癌治療市場,以「小分子藥物」為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已有61種藥物上市,預測2020年至2027年,全球之市場規模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為10.9%,其中歐洲、日本營收市場成長最大。10大肝癌小分子暢銷藥中,輝瑞(Pfizer) 開發的Ibrance (愛乳適)市占38%最大、2020年營收達76億美元。
撰文/華淵鑑價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彭梓涵
癌症是蟬連臺灣多年十大死因之首的疾病,其中「肝癌」為臺灣惡性腫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約有7,000名患者死於肝癌。肝癌還是全球第六大常見癌症,且在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統計上,肝癌也占據第三名的位置。
肝癌較好發於開發中國家,主要集中在東亞和非洲,且近年來,全球肝癌有年輕化、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趨勢。
有鑒於此,華淵鑑價針對全球肝癌相關盛行率與醫療花費、小分子藥物研發狀況、各國營收、藥廠投入研發等近況,進行資料探勘(數據統整至2021年12月15日),歸納分析出肝癌小分子藥物開發商現況、目前小分子藥物研發時間與金錢成本、以及可能的潛在市場。
全球肝癌治療市場 美、中花費最高
根據GlobalData - Pharma IC數據,全球「肝癌」醫療花費,以美國為治療花費市場之最,2020年達5.26億美元,預測至2028年間,美國肝癌醫療花費支出依然高於其他國家,整體年增長率(Annual Growth Rate, AGR%)達14.9%。(見圖一)
而位居第二的中國,成長幅度更快速,預計至2028年,其肝癌醫療花費支出將達到15.86億美元,直追美國的17.05億美元規模,年增長率AGR%高達24.2%。
排名第三則是日本,預計至2028年,其肝癌醫療花費支出將達到6.22億美元。其餘醫療支出排名國家:德國(2.45億美元)、法國(2.17億美元)、西班牙(1.78億美元)、義大利(1.24億美元)、英國(1.09億美元)。
小分子藥研發不間斷 三期試驗易受「收案人數不足」暫停
標靶治療是精準療法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肝癌藥物類型又以「小分子藥物」為最主要,其已占肝癌整體治療42%,其次是單株抗體療法,占34%。
進一步觀察全球肝癌相關小分子藥物開發,目前已上市的藥物共有61種,處於臨床階段的藥物共有80件,進入臨床一期試驗的共60件、臨床二期共67件、臨床三期則有8件,但也有129件處於非活躍研發階段(Inactive)。
從以上數據來看,雖然市面上肝癌小分子藥物已有多種選擇,但依然有大量藥物正處於臨床早、中期階段,進入臨床三期的藥物反而相對少,主要是因為臨床三期,需涉及包含族群、劑量、合併使用等層面較廣,因而具備較高的風險與成本。
華淵鑑價另行探勘並統計「肝癌小分子藥物」臨床試驗第三階段的停止原因,發現扣除「非特定因素」,多數中斷的原因為「試驗者數量不足」,整體佔比達25%。
臨床試驗是藥物核准之前的必經程序,三期試驗又是藥物批准的前哨站,除了驗證藥物安全性有效性,估算適當樣本數以達試驗訂定目標,也相當重要。
華淵也進一步探勘肝癌小分子藥物,在臨床三期階段於各國執行臨床試驗的試驗人數、試驗地點、試驗期間及完成可能性資訊。
數據發現,目前「第三期臨床試驗完成可能性」最高的國家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完成可能性達100%,最低則是埃及,完成可能性僅有50%。
其餘國家,包括中國、日本、美國、法國、韓國、越南、德國,試驗完成可能性落在65~86%之間。
61種肝癌小分子藥 歐洲、日本市場成長最大
再根據GlobalData - Pharma IC數據預測,上市的61種肝癌小分子藥物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200億美元上升至2027年的412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為10.9%,整體趨勢持續上升(表一)。
雖然2020年美國肝癌小分子藥物整體營收,是全球營收中占最大比例(53%),達107億美元,2020至2027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達10.9%。
但歐洲地區相較於其他區域的營收成長幅度更高,其市場份額將從2020年的9%,上升到2027年的13%,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17.5%。
值得注意的是,亞太地區的日本肝癌小分子藥物整體營收,也以11.8%年均複合成長率增長。
10十大暢銷藥 輝瑞市占最大、年營收76億美元
進一步從GlobalData - Pharma IC數據觀察,全球肝癌前10大小分子暢銷藥物,輝瑞(Pfizer)是市場中主要領先公司,旗下的Ibrance (愛乳適) 2020年銷售額為53.92億美元,為肝癌小分子藥物最暢銷的藥物,讓輝瑞的營收份額,占整體肝癌小分子藥物200億美元營收市場38%,為市占率最大的公司。
第二大營收公司為安斯泰來(Astellas Pharma),其與輝瑞共同開發的Xtandi(安可坦),讓安斯泰來於2020年的營收達43億美元,市占率為22%。市占率第三高為諾華(Novartis),營收約24.4億美元,市佔率約為12%。
前五大暢銷藥中2020年銷售排名第四,由諾華開發的Afinitor/Votubia (愛服妥),則因為Endo's Par製藥所開發的Afinitor學名藥(everolimus)在2020年進入市場,預測其銷售份額將逐漸下滑,至2027年其年均複合成長率為-23.4% (圖二) 。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預測至2025年,禮來(Eli Lilly)的Verzenio (捷癌寧)將從2020年的5%市佔率增加至2025年15%,使其銷售達48.54億美元,成長幅度最大。
主要原因是禮來的捷癌寧為CDK4/6抑制劑, CDK 4/6抑制劑又證實可以用在賀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的後續治療,因此,銷售有望快速成長,預計到2027年銷售額可達64.41億美元,整體年均複合成長率達32.2%。此增長也使禮來在肝癌小分子藥物營收排名上,將提升至第三大。
授權交易數因疫情下降 仍有10億以上合作案發生
生醫產業中合作案相當頻繁,「授權交易」是當中最常見的類型,統計2017~2021年12月15日止,全球「肝癌小分子藥物」授權交易,2019~2021年的授權交易數量與先前相比略少(圖三)。
雖然,肝癌小分子藥物的授權交易數在2018年達到12筆高峰後,開始逐漸下降,華淵鑑價推測,授權交易較少的原因,還是因2019年底COVID-19疫情爆發影響,部分交易延遲或重新評估,導致全球整體交易市場熱度下降。
不過,即使市場熱度近年來因疫情而下降,2019年西班牙製藥公司Pharma Mar SA與愛爾蘭Jazz Pharmaceuticals簽署Zepzelca藥物的獨家授權協議,其交易總金額仍高達10億美元,讓2019年成為近5年肝癌小分子藥物授權交易金額最高的一年。
去年以來 國內多項肝癌新藥挺進臨床
臺灣健保署自2020年1月1日起,已經將新一代肝癌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提供晚期肝癌患者新的治療選擇,不僅嘉惠病患治療希望,更激勵了廠商肝癌藥物開發的動力!
例如去年(2021)9月初,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高國彰教授研究團隊研發的肝癌新藥——肝癌血管內皮細胞蛋白質抗體凝血因子,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的許可,開始在臺灣與美國同步進行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
同樣在(2021) 9月,台睿(6580)研發中的新藥CVM-1118,也向臺灣衛福部食藥署申請了晚期肝癌藥物合併治療的二期臨床試驗。
去年11月底,國衛院則以蛋白質激酶為標的,利用高速平行合成技術及藥物結構設計,開發出小分子藥物「多靶點激酶臨床藥物DBPR114」,可同時抑制包括肝癌在內的多種癌細胞增生必要的訊息傳遞路徑。並將臨床試驗中新藥技術移轉給國內朗齊生醫公司。
另外,華上生醫(7427)自主開發的腫瘤微環境調控劑組合新藥CT-01的開發,也獲得TFDA准許執行晚期肝癌二線治療的臨床一b /二期試驗,預計在臺灣多個臨床試驗中心同步收案。
展望未來,肝癌長年以來皆為華人的好發疾病,根據臺灣癌症登記年度報告,2018年臺灣約有7,800名男性和3,500名女性被診斷為肝癌或膽管癌,其中約有5,500名男性與2,600名女性死亡。
另外,根據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指出,2020年,全球約有90.6萬例肝癌新發病例和83萬例肝癌死亡案例。
如此快速成長的全球肝癌醫藥市場,預料將吸引更多國內、外廠商持續挺進。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