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創辦人» 蔡孟燦、李翔傑
競爭優勢 » 核心技術來自長庚大學蔡孟燦教授與臺灣大學李翔傑助理教授團隊,多年致力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影像技術開發與應用,芯聖奠基兩位教授OCT技術下,從市場痛點中,開發具有5種皮膚參數之3D皮膚斷層掃描儀、非破壞性工業半導體檢測應用。
未來展望» 預計完成一億元募資,該筆資金進一步推升芯聖研發、管理、行銷,也加速3D皮膚斷層掃描儀於2023年取得TFDA、FDA二類醫材許可、2024年開發出高解析OCT顯微鏡平台。
撰文/彭梓涵
皮膚疾病的診斷,一般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可由肉眼判斷,但若處於早期的皮膚病變,皮膚科醫師就須利用超音波、皮膚鏡、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等診斷技術,來觀察皮膚病變的深度與範圍。
長庚大學電機系蔡孟燦教授團隊研發的「可攜式多功能3D皮膚光檢測儀」,提供即時非侵入式、微米級解析度影像,無需使用染劑,即可觀察皮下1~2毫米深度,三維皮膚結構及微血管分布影像。
由蔡孟燦與臺灣大學李翔傑助理教授創辦的芯聖科技,在取得專利技術,完成商品機開發後,持續與皮膚科醫師合作,創造更多的應用價值,去(2022)年獲得有生技界奧斯卡美譽的「臺北生技獎」中的「技轉合作」銅獎。
科技部價創計劃衍生 獲2022臺北生技獎「技轉合作」銅獎
蔡孟燦與李翔傑兩人多年致力於OCT影像技術開發與應用,其研究發表不少應用於皮膚臨床醫學的高品質國際期刊論文,在學術領域中表現卓越,但學術研究如果只是變成論文的形式發表在期刊,無法對產業產生更多的貢獻。
因此,研發團隊從2020年起,陸續獲得科技部價創計畫早期案及延續案補助,在商業開發培訓期間,團隊也進一步與產業對接,找到OCT影像技術可以解決的痛點後,芯聖科技團隊於2021年從科技部價創計畫出場。
芯聖科技成立後,也招募許多光通訊產業中志同道合的創業者包括:光宏建聖事業群前總經理鄒隆萍,目前擔任芯聖科技的執行長,以及光菱電子前總經理李政宏擔任營運長等,一起來經營公司。
不過「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在市場上已是存在許久的技術,芯聖要如何突破重圍?
鄒隆萍說,要在這個技術紅海中,能維持競爭優勢,並不是只有一直精進技術來打破天花板,而是能不能針對客戶在應用上遇到的痛點,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3D皮膚科、工業半導體兩大應用 搶攻OCT藍海市場
在蔡孟燦與李翔傑教授先前累積的光學設計、光機電核心技術奠基下,已開發出能與皮膚緊密貼合的皮膚掃描探頭,大幅提升成像的廣度、穩定度與清晰度。
芯聖科技也再透過關鍵模組設計、AI、儀器控制、多功能影像即時演算處理的技術導入與整合,成功開發應用在皮膚的3D皮膚斷層掃描儀。
鄒隆萍說,3D皮膚斷層掃描儀可提供皮下2毫米深度的結構影像,且不需使用染劑,能即時提供3D血管成像,如同一台類病理切片皮膚診斷儀器。
為了與市場區隔,芯聖更獨樹一幟整合過去蔡孟燦與長庚醫院皮膚科長期臨床合作,累積許多的皮膚參數,透過演算法導入,這套掃描儀還能進一步對皮膚角質與表皮厚度、膠原蛋白含量、毛囊及毛孔大小、表皮粗糙度、皮膚紋理,5種膚質狀況做檢測,進一步作為治療前導引、治療成效、保養品使用等評估。
鄒隆萍也透露,除了輔助皮膚科醫師做診斷,目前也有許多微針貼片的廠商,因需要皮下結構的判斷,看上他們這款產品,且目前市面上還未有能檢測膠原蛋白含量的相同產品,此功能對於施打膠原蛋白的醫美產業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在同樣基礎下,芯聖也以市場少見模式,將OCT用在工業半導體檢測應用上,目前開發的非接觸式光學斷層掃描模組,能解決近紅外光機器視覺模組(NIR)影像品質表現不佳、與只能看到表面影像的機器視覺市場痛點,進而穿透藍膜(Blue Tape)擷取藍膜下晶片或晶圓結構影像,以揪出晶片微裂(Inner Crack)的不良品。
採有機成長策略 先從臺灣開始再走向國際
目前,芯聖的皮膚斷層掃描儀原型產品已開發完成,在營運規劃上,鄒隆萍說,公司會透過有機式成長的策略,推出醫材和非醫材版本。
非醫材版本在去(2022)年推出上市,已有租賃和銷售的營收,醫材版本則陸續在進行QMS品質系統與ISO13485認證,預計2023年取得TFDA、FDA的二類醫材許可。
工業檢測產品,目前也完成單機版系統開發,預計2023年將推出多通道3D光學晶圓檢測模組,除了銷售國內,也結合代理商將產品推廣至日本及東南亞市場。
她也表示,在公司營運資金的預算考量下,會先以臺灣市場為主要目標,並且透過與客戶的合作,得到產品的價值驗證後再推廣至海外市場。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