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年學術研討會

臺灣再生醫療立法最後一哩路! 專家同台分享尖端研究成果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3-04-15
台灣再生醫學學會於3月25日,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年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從基礎研究到國家法規制定」。(攝影/吳培安)

3月25日,台灣再生醫學學會舉辦「2023年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從基礎研究到國家法規制定」,邀請到衛福部健保署石崇良署長到場,說明眾所矚目的《再生醫療雙法》最新進展。

石崇良於演講中,針對各界對《再生醫療雙法》草案的疑慮做出回應及澄清。他強調,2019年9月起《特管辦法》開放醫院及生技業者合作執行六大項目細胞治療後迄今,自體細胞治療申請案將近400案,但真正通過的有190幾案;國內參與醫院有50幾家,能夠協助製程的生技公司則有20多家。然而,也並未如外界所誤解,形成「大家都去做特管辦法、不做正規臨床試驗」的效應。

針對外界所關切再生醫療帶來的風險,石崇良也表示,事實上,草案從三法到雙法仿照日本再生醫療法規採取雙軌制,現行版本草案無論是技術或製劑,在監督及預防上,都相較之前做了大篇幅的規範,它是更有序的來管理,而不是外界認為的更鬆綁。

他也重申,《再生醫療雙法》是針對《特管辦法》上路過程中累積的經驗、遇到的困境和挑戰,希望透過更完備的法規進一步規範。訂立專法的初衷,仍是滿足病人醫療需求、保障應有權益,維護醫療品質、安全性及有效性,透過確立再生醫療定位進行分流、分級管理,並且縮短研發至臨床使用的流程,期待在今年《再生醫療雙法》能走完最後一哩路,順利通過。

隨著國際疫情趨緩,今年的年會特別邀請到4位分別來自韓國、馬來西亞的再生醫學專家來臺共襄盛舉,分享各自在學界開發創新再生醫療技術的經驗,領域囊括硬骨、軟骨再生,以及在阿茲海默症等的運用。

9名國內的學者及醫師亦齊聚一堂,介紹他們的最新再生醫學研究成果,主題涵蓋:外泌體(Exosome)、治療性疫苗、軟骨損傷及骨關節炎(OA)、白斑症(Vitiligo)、細胞層片、粒線體疾病、生物分布(Biodistribution)、奈米藥物、創新劑型等。 (撰文/吳培安)


台灣再生醫學學會理事長林峯輝表示,今年年會的學術論文發表收件數超越往年,報名相當熱烈。(攝影/吳培安)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於演講中,針對各界對《再生醫療雙法》草案的疑慮做出回應及澄清。(攝影/吳培安)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名譽院長林奏延表示,其創辦的艾萬霖生技已取得外泌藥物體製造及運用相關專利。(攝影/吳培安)


南韓忠北大學醫學院Jeong Ok (Grace) Lim教授,開發出運用3D列印的仿生骨骼組織,提供硬骨細胞更好的生長環境,促進骨骼再生。(攝影/吳培安)


南韓首爾大學Byung-Soo Kim教授開發出結合奈米脂質載體及雷帕黴素,加上專一性多肽製成的治療性疫苗,應用在骨關節炎及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攝影/吳培安)


臺大醫院尖端醫療發展中心主任林頌然,分享其在白斑症的組織工程及細胞治療經驗。(攝影/吳培安)


馬來亞大學教授Tunku Kamarul Zaman,運用可種植細胞的支架(Cell Seeding Scaffold),開發出運用間質幹細胞(MSC)進行軟骨再生的療法。(攝影/吳培安)


馬來亞大學組織工程小組教授Chong Pan Pan,正在研發利用血小板衍生胞外囊泡(P-EV)修復受損軟骨的創新療法。(攝影/吳培安)


北醫大醫學科學研究所曾厚教授,致力於新式「非溫感式片狀細胞」的組織工程開發,並已和國內多家生技產業建立授權或開發合作。(攝影/吳培安)


陽明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所陳三元教授,研發出奈米結構之生物材料的再生應用,希望為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roke)帶來新的治療選項。(攝影/吳培安)


高雄大同醫院傅尹志院長正透過動物實驗,嘗試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物理方式,清除器官上的細胞、製作可供移植的器官支架。(攝影/吳培安)


彰基粒線體醫學暨自由基研究院吳雨亭,分享魏耀揮院長研究團隊利用誘導性多潛能幹細胞(iPSC),建立一項用於研究粒線體疾病的細胞模式。(攝影/吳培安)


北醫大生物化學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科黃彥華教授表示,細胞治療面臨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物效應動力學(PK/PD)的評估。(攝影/吳培安)


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邱信程教授,開發出一種口服劑型的奈米藥物,為大腸癌的精準治療帶來新希望。(攝影/吳培安)


花蓮慈濟醫院丁大清副院長表示,在與永生臍帶血、艾萬霖生技等公司的合作下,慈濟團隊嘗試將各種來源的幹細胞用在OA治療上。(攝影/吳培安)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