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國際醫療暨高階醫材投資論壇」

矽谷Amed Ventures在臺啟動 第三支創投基金鏈結臺、美醫材市場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3-06-30
6月7日,由國發基金與科技界支持的高階微創醫材投資公司――美商亞美登創投(Amed Ventures),首次在臺舉辦「國際醫療暨高階醫材投資論壇」。(攝影/吳培安)

6月7日,來自美國矽谷的亞美登創投(Amed Ventures)首次在臺舉辦「國際醫療暨高階醫材投資論壇」,聚焦於高階醫材產業趨勢、醫材委託開發製造代工(CDMO)、智慧醫院轉型經驗及創新醫材如何創造價值等主題,國家發展委員會龔明鑫主委、經濟部技術處邱求慧處長也親臨現場致詞,期待在Amed Ventures著重生態系(Ecosystem)的策略性投資下,建立臺、美醫材產業的雙向連結。

撰文、攝影 / 吳培安、彭梓涵


6月7日,由國發基金與科技界支持的高階微創醫材投資公司――美商亞美登創投(Amed Ventures),首次在臺舉辦「國際醫療暨高階醫材投資論壇」,國家發展委員會龔明鑫主委、經濟部技術處邱求慧處長不僅親臨活動,現場也吸引近150位專家業者與會,交流高階醫材產業發展及未來投資趨勢。

Amed Ventures執行管理合夥人王震緯(Michael Wang)首先在致詞中表示,Amed Ventures去(2022)年7月正式在臺設立分公司,並獲得國發基金跟電子五哥在內等科技企業的支持。Amed Ventures將會在臺灣與美國投資兩大領域,包括:高階醫材與醫材製造代工領域,透過串聯國內高階醫材上下游產業鏈,來鏈結國際市場。

他也透露,Amed Ventures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成立第三支基金,且是一支以新臺幣計價的高階醫材與醫材代工製造CDMO產業基金,期待藉此幫助臺灣醫材廠商組成國際隊、對接美國,讓臺灣成為研發製造基地,進而擴大參與國際醫材市場的機會。

王震緯表示,臺灣不僅在資通訊(ICT)市場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也累積許多精密加工、塑膠射出、光機電及ICT的製造量產優勢,加上臺灣擁有最好的醫療技術與醫療服務,因此,臺灣在國際醫療產業發展趨勢中,勢必不能缺席。


Amed Ventures執行管理合夥人王震緯表示,他們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成立第三支基金,期待藉此幫助臺灣醫材廠商組成國家隊、對接美國。(攝影/吳培安)

國發會、經濟部加大資源  Amed串聯臺美醫材產業生態系

國發會龔明鑫主委表示,生技產業一直是臺灣的重要發展領域,包括2016年被列入5+2產業創新計劃、2020年再成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政府一路以來在法規與《生技醫藥發展條例》上做了許多修正,讓補助與抵減的項目不斷擴大,近期也納入了再生醫學、細胞治療以及CDMO等國際趨勢領域。

他也指出,從股市表現來看,2020年臺灣生醫產業市值達到新臺幣1.5兆元,但產值僅有7千億元,顯示兩者存在落差(Gap)。為了將產值拉上來,國發基金也扮演點火柴的角色,來帶動國內健康醫療產業的投資。

截至2023年4月,國發基金共投資超過200家生技相關公司,投出去的金額超過260億元,若再加上民間投資就有千億元,他也期望,國發基金與民間投資不斷的加持,可為國內生醫產業創造更多舞台。

經濟部技術處邱求慧處長則指出,臺灣醫材產值每年有2千億元以上,比起藥品產業的900億元高出一倍,顯示臺灣醫材發展具有優勢與條件。除了政府提供的租稅優惠,經濟部在技術研發的資源上大力加強,近期也有許多受到經濟部補助的公司,取得產品上市許可。

 展望未來,經濟部在相關高階醫材將會從三個方向來強化:第一是深化CDMO領域的製造與技術;第二為加強智慧醫療投資,讓高階醫材發揮更高的價值;第三是持續做更多的國際連結,以掌握國際需求。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國發基金與民間投資不斷的加持,可為國內生醫產業創造更多舞台。(攝影/吳培安)


經濟部技術處邱求慧處長表示,經濟部在高階醫材將會從深化CDMO領域的製造與技術、加強智慧醫療投資、持續做更多的國際連結等方向強化。(攝影/吳培安)

戴元瑋»    Amed Ventures策略性投資 助臺醫材CDMO躍升第一階供應商

投資論壇首先由Amed Ventures執行管理合夥人戴元瑋(William Tai)分享美國醫材發展趨勢。戴元瑋表示,美國醫材市場規模未來持續成長至約3,000億美元、佔全球市場份額將近50%,是全球醫材最大的銷售終端市場,且醫材生態系從產品開發、生產製造代工、到銷售通路也相當完整。

戴元瑋表示,Amed Ventures於2018年底在美國矽谷成立,專注於醫療器材和醫療科技的投資。目前基金管理超過1億美元,在4年多期間內投資了20幾家高階醫材公司,其中2家獲得國際醫材大廠併購、另外一家醫材公司估值更是高達10億美元的獨角獸,成效亮眼。

戴元瑋表示,Amed Ventures不只是一個投資人,更對美國與臺灣兩地市場具有深度理解。透過策略性投資,Amed已在美國市場建立一個從醫材產品開發、生產製造代工、銷售渠道,到掌握終端醫院或國際大廠,以及產品出海口與投資退出機制的產業生態系(Ecosystem)。

戴元瑋指出,雖然臺灣的醫材產業發展時間不長、尚有不足之處,但醫材產業在產品規格上面不像ICT產業有一套技術標準規範,而是各家公司針對同一個疾病應用,運用自己的獨門技術來制定產品規格、提出解決方案,因此,高階醫材CDMO會特別重視與客戶協同開發的過程與能力,而這正是臺灣得以把握、發揮強項的機會。

「掌握委託開發(Contract Development)的專業,再加上臺灣在製造能力(Manufacturing)的基礎,臺灣公司可以在醫材供應鏈中作為大廠供應商,升級至所謂第一階供應商(Tier One Supplier),扮演重要的角色。」戴元瑋說。

戴元瑋也期許,未來能夠透過在臺、美兩地的投資網絡,持續擴大與臺美醫材生態圈的鏈結,並協同臺灣優秀醫材公司開發國際市場,進攻國際醫材7千億美元市場與醫材CDMO 1千億美元的市場機會。

他也在會中分享Amed Ventures如何選擇高階醫材投資標的。他表示,創業團隊應該要對終端市場、競爭者分析、產品市場定位都有清楚的掌握,並且能夠回答「你的產品能被哪三家大廠收購?」這樣的問題,因為能夠做到這點的團隊,通常代表著團隊已經確認產品確實有市場需求,也意味著他們的創業成功率較高。

陳適安»    建造智慧醫院  從數位轉型開始

此次投資論壇特別邀請到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分享全球智慧醫療趨勢,以及中榮在發展智慧醫療的經驗。陳適安笑說,許多人不知道他身為一名心臟內科醫師,早年就與電機、資工、資訊老師合作,透過訊號分析來研究心律不整。

說起智慧醫療,他表示,美國2017年就開始積極在講,全球智慧醫療發展至今也有不同的趨勢變化。根據StartUs Insights Discovery數據,全球十大智慧醫療,包括人工智慧(AI)、遠距醫療、大數據分析、3D列印等都有很好的發展。

他認為,臺灣不一定要追隨這些趨勢,像是排名中的最後一名——基因體學,需要用到很多超級電腦、量子電腦,全世界都還在發展階段,這種就是臺灣可以著墨的地方。

他也分享人工智慧導入醫療院所,會使醫療行為改變最多的六大應用,包括慢性病管理、病人的疾病自主管理與預防、疾病診斷、醫師臨床決策的支持、診斷分類、照護服務等。

他指出,這些趨勢變化都在全球逐步實現中,並走向減少病床的去中心化醫療。

陳適安表示,他在2021年接任臺中榮總院長後,便在院內成立「智慧醫療委員會」,並以全院為目標,從上到下方式來推動醫院的智慧化。

目前,臺中榮總共有96個智慧醫療專案正在執行。此外,臺中榮總也與中華電信合作導入5G專網,實現遠距醫療,現在已實際應用在埔里分院、嘉義分院等,包括靜態影像、動態心導管影像的傳輸,透過5G專網,這些影像也順利拋轉到各專科,亦增加病人的安全。

最後他也表示,「臺灣智慧聯盟計畫」今年7月將邁入第三期,他也期望持續透過19家醫學中心合作,讓臺灣智慧醫療發展的更好。他強調,不一定每個院所都發展醫療AI,但一定要做數位轉型,包括醫療資訊系統(HIS)的再造、投資大數據系統等,這樣才能做好醫院內的管理。

Ryan Egeland »  醫療科技價值金三角科學工程、醫療實務、商業財務  

曾在美敦力(Medtronic)任職商業發展與合併及併購(M&A)多年、現任Crossfire Medical執行長Ryan Egeland,也在活動現場分享他的職涯歷程,並藉此說明如何為醫療科技(Med-Tech)創造價值。

 Ryan Egeland表示,科學與工程(Science & Engineering)、醫療實務(Medical Practice)、商業及財務(Business & Finance),是醫療科技為醫師及患者創造價值的金三角,也是組成他今日職涯中不可或缺的三項元素。

 Ryan Egeland自1997年起,先是在英國牛津大學商學院取得商管碩士學位,又在牛津大學取得生物分子工程博士、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取得醫學博士資格,隨後又完成外科實習和整形外科住院醫師訓練。

 在他攻讀雙博士期間,不斷嘗試將所學到的醫學及科學知識,應用到臨床實務中;他和生命科學實驗室常用技術「南方墨點法」(Southern Blotting)發明者Edwin Southern,在2005年一同將他們在DNA微陣列晶片電化學合成核苷酸的研究成果,共同發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在這之後,Ryan Egeland任職多家醫療科技公司,並在愛爾蘭醫材大廠柯惠醫療(Covidien)跨入商業發展(BD);隨著柯惠醫療在2015年以430億美元天價被美敦力併購後,他在美敦力繼續任職BD,每年評估的潛在M&A目標公司多達200個。

 現在,Ryan Egeland匯聚他在醫療科技圈20年的經驗,創辦了Crossfire Medical、開發微創手術醫材產品,鎖定全球在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VI)龐大的未滿足醫療需求,且美國在CEAP分級第二到第六級的療法,皆廣泛涵蓋在美國醫療保險給付範圍,具有買者(Payers)明確的優勢。

 Ryan Egeland表示,若要歸納打造成功醫療器材產品的秘訣,他認為有三個要點:首先是具備醫療證據(Medical Evidence),證明該產品能夠運作、解決症狀;第二是符合醫療經濟學(Medical Economics),了解誰是買者;第三是容易使用(Ease of Use),只要是常規醫師來操作,都能達到良好成效。

他也強調,打造這樣的產品沒有捷徑,開發者不只是必須仔細聆聽臨床醫師、投資人、銀行家(Banker),還要重視業務代表(Sales Representatives)的意見,因為他們扮演著支持客戶、找出需求、匯聚大量第一手實務知識的關鍵角色。

Ryan Egeland也認為,臺灣除了有像何大一(David Ho)這樣改變世界的傑出科學家,在醫療科技的發展上,也具有工程師人才庫豐富、製造業絕對價值(Manufacturing Absolute Value)連年成長的優勢。

期待透過Amed Ventures在臺灣的耕耘,能在10年後看見令人驚豔的成果。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