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證為基礎,以病人為中心開發創新技術

2018第一屆榮陽聯合成果發表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18-11-15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攝影/林嘉慶
以「生醫見長」的陽明大學與「臨床醫學研究強項」的臺北榮總舉行第一屆「榮陽團隊的產學成果媒合會」,邀請超過14位學校教授及北榮醫師,與五家育成廠商進行多場技術發表及成果展示,領域包含醫療器材、醫療放射、藥物檢驗、食品安全、環境衛生與機電介面等六項,可望替臺灣醫療創造新產值。

由國立陽明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共同舉辦的第一屆「榮陽聯合成果發表媒合會」,於10月25日假富邦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陽明大學透過教育部、科技部國際產學聯盟、經濟部計畫支持,由校內產學營運中心與臺北榮民總醫院醫研部技轉組搭建起產學研交流平台。

今年2月臺北榮總與陽明大學簽署正式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長久堅實的合作,在醫療、研究、教學及醫務管理等方面進一步交流,並以實證為基礎、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服務,結合陽明大學充沛的教學及研究資源共創醫療新紀元。

媒合會開場由陽明大學郭旭崧校長首先致詞,郭旭崧是陽明的第一屆畢業生,對於陽明的歷史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致詞時表示,陽明大學已經有43年歷史,與榮總也是長期夥伴關係。在創立的首20年,陽明謹守著政府交付的使命,以改善偏鄉醫療問題為己任,畢業生進入衛生署與輔導會,為偏鄉服務。

現在的20年,陽明落實了生技研究發展,在世界人類基因組計畫中貢獻一己之力,有著傲人的成績。期望在未來的20年,陽明也會繼續貫徹政府的任務,在產學合作上有更多貢獻。

臺北榮總張德明院長也表示,榮總與陽明的關係緊緊相依。近期榮總研究科技大樓新成立了臨床醫療創新中心(Clinical Innovation Center, CIC),在這個占地200坪的空間,榮總希望可以貫徹「自己的醫院自己設計」,培養更多的明日醫療創新人才,帶動醫院的文化轉型,也期望更多的合作。

他也表示,醫學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讓人們不再僅僅看到事物的表象,而是深入細胞、深入機制,現在更有個人化精準治療的新趨勢,透過AI的發展,帶動醫學革命。這些新興的技術,都有機會應用在產業領域,成為利基。

六大主題揭產學醫能量

(1) 新式抗腫瘤幹細胞癌症復發多胜肽抑制劑

陽明大學藥理學院研究所/臺北榮總醫學研究所邱士華教授分享利用胜肽來幫助對抗癌症抗藥性及其復發的研究成果。他表示,先前有許多研究指出,惡性腫瘤與腫瘤幹細胞之間具有高度的關聯,特別是在腫瘤抗藥性與復發上,癌幹細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邱士華團隊的研究發現,在惡性膠質母細胞瘤中,蛋白Musashi-1(MSI1)會高度表達,並促進腫瘤生長。且會進入細胞質中與另一蛋白Argonaute 2 (AGO2)結合形成的複合體,進一步造成腫瘤產生抗藥性。

透過這兩個蛋白質會相結合的特性,邱世華教授設計了與蛋白質上結合位序列相似的胜肽來做為阻止MSI1/AGO2複合體結合之多胜肽抑制劑,此結果目前已獲得美國專利。他也希望此技術未來可以結合化療或免疫療法,用以研發更好的抗癌藥物。

(2) 穿顱超音波刺激

阿茲海默症除了食療與運動以外,目前缺乏有效的藥物,許多廠商的臨床試驗最終都以失敗收場。由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楊逢羿教授提出了利用低強度超音波來治療退化性神經疾病阿茲海默症的可能。

目前利用外部刺激來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方法,又以磁跟電刺激為主流。楊逢羿教授的團隊首次提出利用超音波直接刺激腦部來緩解記憶認知功能障礙。

經過6年的研發,終於找到合適的物理參數,並完成了儀器TUS主機及穿戴式頭盔的開發,動物實驗也證實改善了小鼠的記憶能力。

TUS已經完成治療失智症原型機的開發,並於上個月獲得TFDA核准在臺進行人體試驗,目前臨床試驗計畫預每日每次15分鐘,共6週療程。未來成功商品化後,可望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可以緩解失智的穿顱超音波刺激高階醫療器材。

(3) 磁共振影像的分析方法及評估放射治療風險

由於一些腦部動靜脈畸形的病灶處,血管的分布是緊密的,但有些病灶分布又較為擴散,因此很難在同一部位了解有多少比例的正常腦組織。

由北榮神經醫學中心李政家、楊懷哲醫師與交通大學彭徐鈞研究員提供一種磁共振影像分析方法,接收病患的磁共振影像,和放射治療計畫的劑量圖,將劑量圖的劑量強度轉換至磁共振相對空間位置,來評估放射治療照射區風險的方法。

(4) 交鎖式骨髓腔內鋼釘遠端定位系統(iMET)

因為交通事故、跌倒造成骨折,平均每3.25人會接受髓腔內鋼丁固定手術,而為了防止鬆脫位移,會鎖上螺絲,由於螺孔在髓腔內無法用肉眼定位,是手術執行時的一大困難。

過去臨床髓腔內骨釘定位會透過X光透視導引(C-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