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藥廠的 「AI+新藥」大夢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18-09-28
攝影/林嘉慶

醫藥產業出現了「反摩爾定律」,過去,美國製藥業每花費10億美元可以得到數十款新藥,進入千禧年後,同樣花費得到的產品數量卻下降到1以下。

AI為藥物開發點亮了一盞明燈。TOP 20製藥廠紛紛在製藥開發的過程中引入智慧化科技,融合AI科技公司加速研發,甚至透過併購、戰略合作。

「AI+新藥研發」這股新浪潮正在改變製藥產業的變化與走向,究竟帶來了哪些新格局?

資料研究:許敏、鄔麗.巴旺、王柏豪

編輯及撰文:王柏豪、許敏

現在,生技製藥不談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好像就不在潮流的道上……

根據美國波士頓TUFTS大學藥物研發中心統計,每個新藥研發成本大約25.58億美元,週期大概10年,其中6~7年都是臨床試驗階段,只有12%的藥物可以通過臨床驗證。

儘管多年來,FDA法規持續變革,希望縮短產業新藥上市的時程,但據2017年的評估顯示,現在開發一款藥物上市的成本高達30億美元,藥物的研發時間至少也需要5年。

醫藥產業出現了「反摩爾定律」,這個源自IT產業的名詞,原意是指每隔18~24個月,積體電路的集成速度會增加一倍,相應的,產品在運算效能提升下,一款產品18個月之後的售價大概只有剛推出時的一半。所以,如果一家公司持續地賣同樣的產品,那麼,他必須在今天賣兩倍數量的產品,才能獲得18月前同樣的收入。

醫藥產業出現「反摩爾定律」

醫藥產業的「反摩爾定律」指的是,醫藥研發的成本越來越高,而研發的產出率卻持續下降。Derek Lowe的報告指出,在1950年代,美國的製藥業每花費10億美元可以得到數十款新藥,但進入千禧年後,同樣的花費得到的產品數量卻下降到1以下。

此外,來自市場的挑戰也越來越高,醫生和患者的行為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因素和新治療方案的影響,多重的選擇必然直接衝擊到製藥企業的收入。

這說明,新藥研發已經是一場下注10億美元以上的「豪賭」。而且,即使已經進入市場的藥物,也會面臨學名藥或其他企業新藥的競爭。

就以當紅的免疫治療新藥為例,自2014年FDA批准默沙東的Keytruda為首個上市的PD-1藥物以來,迄今,已經有5個PD-1/PD-L1新藥上市了。除Keytruda外,尚有必治妥施貴寶 (BMS)的Opdivo (Nivolumab)、羅氏 (Roche)的Tecentrip (Atezolizumab)、 輝瑞(Pfizer)和德國默克(Merck Drugs & Biotechnology)生產的Bavencio (Avelumab)、阿斯特捷利康 (AstraZeneca)生產的Imfinzi (Durvalumab)。

這些免疫標靶治療為癌症患者帶來了福音,但也因為PD-1/PD-L1的適應症探索越來越廣,不只在非小細胞肺癌和最初的黑色素瘤,現在其療效在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腎癌、胃癌、肛門癌、肝癌、結直腸癌等適應症都獲得了積極的臨床結果。

曾有分析預測,光是Keytruda和Opdivo兩個藥物估計到2020年市場可達250億美元,但在新競爭者搶食割據下,新藥市場將更具可替代性,各家藥廠都會因此面臨嚴峻的挑戰。

於是,任何加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