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生技醫藥
NEW
TAVI:籲為下一場疫情做好準備!美BARDA、日SCARDA、泰國公衛部現身分享經驗
生技醫藥
NEW
ABAC代表廣達張嘉淵 出任新「生技與健康工作小組」副主席
生技醫藥
NEW
國衛院、諾和諾德簽MOU 健康大數據助力慢性病防治
生技醫藥
美國衰老研究院(NIA)主任Todd Haim : 早期關鍵生物標記診斷、強化公私合作夥伴關係 突破阿茲海默症高牆
2020-06-09/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8)日,BIO2020大會首日線上數位論壇展開,其中一場論壇以「如何在風險規避(RiskAverse)的環境中以公共或私人企業的方式推進阿茲海默症的治療與診斷」為題,邀請美國衰老研究院(NIA)小型企業研究辦公室主任ToddHaim、阿茲海默症發現基金會(ADDF)科學計畫長AlessioTravaglia、CognitionTherapeutics創辦人SusanCatalano、C2...
生技醫藥
美國史丹福Biodesign落地臺灣北醫 帶動醫材創新
2020-06-09/
記者 吳培安
近(2)日,臺北醫學大學宣布與史丹福大學創新醫材設計中心(StanfordByersCenterforBiodesign)簽約,三位北醫體系醫師亦完成StanfordBiodesign全球國際導師訓練,並在北醫大體系內導入StanfordBiodesign醫材創新訓練課程。北醫大表示,今年北醫體系三名醫師——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陳兆煒醫師、北醫附設醫院骨科吳孟晃醫師、雙和醫院骨...
生技醫藥
IGES Institut GmbH總監Fabian Berkemeier :政府和付款人、生技公司共同解決新冠醫療體系危機
2020-06-09/
記者 劉端雅
美國時間(8)日,BIO2020大會首日線上數位論壇展開,其中一場論壇以「COVID-19給全球經濟和醫療體系帶來壓力,醫療保健系統將如何適應後疫情時代」為題,邀請AlnylamPharmaceuticals全球政府關係與公共政策副總裁AlanF.Eisenberg、IGESInstitutGmbH總監FabianBerkemeier、CSLBehring高級總監StefanNeudoerfer、...
生技醫藥
21世紀醫療法案
BIO
Bio2020
BIODigital
FDA法規監管主任Jim Shehan:盼《21世紀醫療法案》2.0版納入新科技
2020-06-09/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8)日,BIO2020大會盛大展開,第一天的線上數位論壇就專注於新冠肺炎、基因治療與孤兒藥等多面向議題。其中更以「新一代的孤兒藥獎勵措施」為題,匯聚了多位專家一同為目前美國國會考慮更新的《21世紀醫療法案》(21stCenturyCuresAct)提出建言,另外更邀請到專注於基因治療的公司BluebirdBio執行長NickLeschly為大家介紹創新基因治療的收費方式與現況。FDA法規...
生技醫藥
FDA CBER新興療法主任Wilson Bryan:細胞/基因療法科學演進快 促進跨域溝通、彈性調整法規為關鍵
2020-06-09/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8日,BIO2020大會首日線上數位論壇展開,其中細胞治療(celltherapy)、基因治療(genetherapy)等新興療法在全球的發展,也成為生物創新趨勢的熱門議題之一。FDACBER新興療法主任WilsonBryan:細胞/基因療法科學演進快促進跨域溝通、彈性調整法規為關鍵在上午場的「與時間賽跑:將新穎細胞與基因治療推向市場」論壇中,邀請到美國FDA生物製劑評估研究中心(CBER...
生技醫藥
新聞集錦
禮來攜君實生物開發新冠抗體藥物 昨展開一期臨床試驗;CSL Behring收購Vitaeris 取開發中IL-6單株抗體
2020-06-09/
環球生技
《臺灣》新冠檢測熱門股瑞磁生技今上市今(9)日,瑞磁生技(ABC-KY,6598-TW)正式從興櫃轉上市,挾著美國取得FDA核准37項診斷試劑上市、1項申請新冠肺炎(COVID-19)檢測試劑EUA的實力,其以48元承銷價上市,除先前的競拍均價開出90.21元,是底標40元的2.26倍外,公開申購也超過52萬件,創下近年來繼股本逾51.5億元的和潤IPO案後第一高申購人數,為近年來生技股市注入新活...
生技醫藥
單細胞RNA定序 從「基因表現」解人類大腦演化之謎
2020-06-08/
記者 巫芝岳
近日,一群由俄羅斯、中國、德國和瑞士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首次利用「單細胞RNA定序」(sNuc-seq)技術,研究人類和黑猩猩等靈長類腦中的33個腦區,並藉此了解演化中「組織結構改變」與「細胞內基因表現改變」彼此間的來龍去脈。該研究發表於期刊《GenomeResearch》中。這項研究由俄羅斯Skolkovo科學與科技研究所(Skolkovo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
生技醫藥
副作用堪憂?! 傑富瑞分析師:輝瑞JAK異位性皮膚炎藥abrocitinib具帶狀皰疹、感染風險
2020-06-08/
記者 吳培安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dermatitis,AD)藥物市場近年相當熱鬧,許多新藥也相互競爭。其中,輝瑞(Pfizer)的JAK1抑制劑藥物abrocitinib在多項AD臨床試驗中,不僅顯現出消除皮膚發炎、發癢的效益,甚至稱比賽諾菲(Sanofi)/再生元(Regeneron)的Dupixent,在AD最為惱人的抓癢症狀上還要略勝一籌。不過,投資銀行傑富瑞集團(Jefferies)分析師Bir...
生技醫藥
長期負面恐失智?!重複性負向思考導致失智症風險上升
2020-06-08/
記者 王棋祺
近(7)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CollegeofLondon,UCL)的研究人員發現,“重複性負面思維”(RepetitiveNegativeThinking,RNT)與後續認知能力下降以及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β-澱粉樣蛋白沉積在腦部有關。這項研究目前已經發表在《Alzheimer’s&Dementia》。來自UCL,INSE...
生技醫藥
數據有爭議 Lancet撤回羥氯奎寧論文
2020-06-08/
記者 劉端雅
近(5)日,醫學期刊《Lancet》宣布,撤回一篇有關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與新冠肺炎患者高死亡率相關的研究。該研究的三名作者表示,無法確保主要數據來源的真實性。該研究於5月22日發表在《Lancet》,分析了大約15,000名接受過羥氯奎寧或氯奎寧(Chloroquine)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其死亡率更高。該研究結果導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5日宣布擱置了評估該藥...
生技醫藥
《Science》子刊:劉如謙創新「鹼基編輯」 成功治療小鼠隱性遺傳聽損
2020-06-08/
記者 巫芝岳
近(3)日,麻省理工學院的台裔科學家劉如謙(DavidLiu)領導的團隊,發表了一項利用不同於CRISPR的創新的「鹼基編輯」(baseediting)技術,成功在小鼠上治療遺傳性聽力障礙的研究,研究論文發表於《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2017年,劉如謙的團隊曾在《Nature》上發表過一篇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來修復會導致遺傳性聽力損失的基因...
生技醫藥
Alnylam罕見肝病RNAi療法三期臨床積極 有望年底取得第三支RNAi藥證
2020-06-08/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7)日,Alnylam發布治療罕見疾病「原發型高草酸鹽尿症」(primaryhyperoxaluriatype1,PH1)的RNAi藥物lumasiran,臨床三期試驗關鍵數據,顯示接受RNAi治療組別的患者其草酸鹽表現,比安慰劑組下降53.5%,此數據結果積極,有望使Alnylam獲得第三次FDA批准。該藥物先前已獲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頒發罕見兒科疾病和突破性療法、以及歐洲藥...
第一頁
上一頁
382
383
384
385
386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