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NEJM》諾和諾德減肥GLP-1明星藥 緩解關節炎疼痛媲美鴉片類止痛藥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4D揭示大型內皮細胞源性EV生成過程
科學新知
NEW
美癌症登月計畫建構腫瘤3D圖譜!最新12篇研究登《Nature》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斯斯有三種!標靶藥物一款卻可治療17種
2018-03-07/
記者 李虎門
近日,一款新標靶藥物Larotrectinib的研究結果出爐,該藥對於年齡為4個月至76歲、患有17種不同癌症患者進行試驗,其診斷的總體應答率為75%。目前,該研究報告已於2月21日在《NEJM》期刊上發表。研究團隊針對成人或兒童患有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腫瘤,包括結腸、肺、胰腺、甲狀腺、唾液和胃腸癌等17種癌症患者,並隨訪包括成人I期研究,兒童I-II期研究,以及青少年和成人II期研究三組樣本,總體應...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癌細胞培育的「類器官」,可準確預測藥物的療效
2018-03-07/
記者 李虎門
近日,《Naturemethod》期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一篇社論,公佈了2017年生命科學領域最有潛力的「年度技術」。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它既不是榮膺諾貝爾化學獎的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也不是紅遍大江南北的CRISPR,而是「名不見經傳」的類器官(organoids)。而就在社論發表後不久,來自英國倫敦癌症研究所(TheInstituteofCancerResearch,ICR)NicolaVa...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長命百歲不是夢! AI來幫你檢測
2018-03-07/
記者 李虎門
AI除了診斷疾病外,美國AI科學家近日宣稱,他們能研究出生物年齡測量方法。根據測量出的生物年齡,可以進一步預測一個人比同齡人活得長一些或是短一些,以及如何做才能提高長壽幾率。科學家表示,「人體內有控制生物年齡的『衰老時鐘』,內嵌於人體血液化學成分中,可以預測我們的細胞和軀體最可能的死亡時間。」每個人在時間面前都是平等的。然而,有時候人們在時間面前又是不平等的,有的人鶴髮童顏,有的人卻未老先衰。而這...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加拿大發現 罕見免疫細胞是防止癌細胞擴散武器
2018-03-06/
記者 李虎門
近日,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UBC)的研究小組發現,10年前科學家還不知道,長期被忽略的一種罕見免疫細胞,可能是阻止癌細胞在體內擴散的有力武器,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ScientificReports》上。眾所皆知,現如今在腫瘤治療領域大火的莫過於以CAR-T為代表的細胞免疫療法了。過去短短幾年時間裡,這種旨在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的突破性療法已經取得了里程碑進展。大量的臨床實驗顯示,其針...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人體腸道微生物相差異 98%由環境決定
2018-03-05/
記者 徐淨
過去並不清楚基因體或環境(naturevs.nurture)對腸道微生物相影響的比重,有些研究認為,基因體對腸道微生物相組成起著決定性影響,然若是如此,腸道微生物相便永遠屬於基因體研究。然而,近(28)日《Nature》此篇文獻表明,腸道微生物相個體差異確實主要來自環境因素,為新論點下了有力的背書。目前,接二連三的研究顯示,微生物體幾乎層層影響健康。而微生物體組成因人而異,影響因素可能包括從體重增...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從30%到5%,如何降低RNAi療法的肝臟毒性?
2018-03-02/
記者 徐淨
日前,AlnylamPharmaceuticals研究人員對N-乙醯半乳糖(GalNAc)綴合的RNAi造成肝臟毒性副作用的機制進行了詳盡的研究,並且找出降低該RNAi療法脫靶效應的簡單方案。RNAi療法因為能夠有效靶向普通藥物無法靶向的蛋白,而成為醫藥界所關注的醫療手段。但是與其它標靶療法一樣,RNAi療法也會產生脫靶效應,而這些脫靶效應可能造成嚴重的毒性副作用。GalNac能夠與肝細胞表面的去...
科學新知
抗癌
科學要聞
世界第一個智慧抗癌奈米機器人????
2018-03-01/
記者 徐淨
近期,《NatureBiotechnology》中一篇文獻由中科院國家奈米科學中心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華人科學家團隊合作的成果,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科學家們用DNA摺紙技術(看更多),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智慧抗癌奈米機器人」,它們可以在人體內自行找到腫瘤供血血管,隨後釋放藥物製造血栓、阻塞其血管,從而「餓死」腫瘤,在動物實驗中已驗證了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DNA奈米機器人是由DNA摺紙技術「...
科學新知
翁啟惠
醣
中研院
科學要聞
轉醣酶
中研院將鎖定研發新型抗生素
2018-03-01/
記者 李虎門
由於人類長久以來不當地使用抗生素,加上地球暖化與全球化,使細菌產生抗藥性的狀況日趨嚴重,在缺乏有效治療的情況下,抗藥性細菌已對人類健康形成重大威脅。因此,研發新型的抗生素以對付抗藥性細菌,是人類目前亟需努力的方向。 天然物(naturalproducts)一向是抑菌劑的重要來源之一。為了尋找新的細菌轉醣酶抑制分子,中央研究院博士生吳韋伸(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所)在中研院基因體中心院士翁啟惠與博士鄭婷...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美團隊用AI發明Y-trap雙功能免疫療法
2018-02-27/
記者 李虎門
以抗PD-1/PD-L1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首的癌症治療方式,為這世界帶來重大變革。在這成功之下,科研人員也正在開發下一代腫瘤免疫療法,以提高它們的效果,延長它們的耐久。 近日,有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慧(AI),在腫瘤免疫療法的設計上,取得了驚喜的進展。通常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黑色素瘤,乃至淋巴瘤等常見癌症會透過免疫抑制的機制,逃脫免疫系統的監控。而當下的免疫療法正是透過抑制PD-1/PD-L1...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Science》粒線體DNA逃出細胞 引發免疫反應
2018-02-27/
記者 徐淨
粒線體DNA不同於位於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為粒線體中的遺傳物質。最新一期《Science》中一篇文獻揭示,當細胞凋亡時,粒線體DNA是如何從粒線體內「逃逸」,更重要的是,這一逃出是引發自身免疫疾病的關鍵因素。粒線體維持細胞能量供給、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一旦細胞遭受破壞,它們會引發免疫反應,從而造成更大的傷害。因為粒線體DNA(mtDNA)與細菌DNA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一旦細胞接觸到逃脫的mtD...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美團隊逐步抑制BACE1 成功在小鼠逆轉AD
2018-02-26/
記者 李虎門
為治療阿茲海默症,科學家找到了很多目標。其中,β-澱粉樣蛋白裂解酶(BACE)就是熱門靶點之一。近期,《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一篇報告顯示,逐步抑制BACE1酶,能夠完全清除小鼠大腦內澱粉樣蛋白病斑的形成,改善動物的認知、記憶能力。這一研究由美國里夫蘭診所(ClevelandClinic)的Lerner研究所完成,為研發靶向BACE1的抗癡呆藥物提供...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肥胖者接受癌症治療後,生存時間是標準患者數倍
2018-02-25/
記者 李虎門
肥胖,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然而,誰能想到,對於一些接受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的癌症患者來說,肥胖,居然是件好事呢?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博士JenniferMcQuade及其團隊,透過6個獨立佇列的回顧性Meta分析發現,接受轉移性黑色素瘤標靶藥物治療,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男性患者,BMI在30以上的肥胖群體與BMI在正常範圍內的相比,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幾乎是翻了一倍,且死亡風...
第一頁
上一頁
131
132
133
134
13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