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4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團隊發現,大腦有一種壓力復原力機制,然而當此機制失靈,會導致動物難以感受快樂。研究團隊進一步進行動物實驗探索大腦神經動態,解釋了每個人對創傷壓力反應不同的原因。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超過70%的重度憂鬱症患者會出現失樂症(anhedonia)。失樂症指無法體驗快樂或愉悅,患者可能對曾經喜愛的事物感到麻木或興趣減退。此症狀在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症及其他神經或精神疾病患者中亦十分常見。
美國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Conor Liston表示,失樂症目前沒有任何療法可以治療。
為研究失樂症的成因,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團隊參考文獻,建立慢性社會挫敗壓力(chronic social defeat stress, CSDS)模型。此模型包含三個階段:挑選具攻擊性的CD-1小鼠、進行CD-1和BL/6小鼠間競爭性社會對抗,最終以確認BL/6小鼠的社交迴避行為作為結束。
一般來說,小鼠在可選情況下偏好糖水。然而,一些經歷CSDS的小鼠更喜歡白開水,研究者將此現象解釋為囓齒類的失樂症,稱這些小鼠為「易感型(susceptible)」,而經歷相同壓力仍喜歡糖水的小鼠則被歸類為「有彈性(resilient)」。
研究人員隨後觀察了杏仁核(amygdala)和海馬體(hippocampus)中的神經元活動,這兩個腦區負責情緒處理。研究人員的實驗對象為經歷壓力的小鼠,並分析其在糖水與白開水之間的選擇行為。
結果顯示,「有彈性」的小鼠杏仁核與海馬體之間的連結強而穩定,而「易感型」小鼠則呈現支離破碎的通訊模式,顯示兩組小鼠的大腦活動存在顯著差異。
為改善「易感型」小鼠的腦區溝通,研究人員注射了一種化合物,促使目標區域的神經元更頻繁地放電。實驗結果顯示,「易感型」小鼠比注射前更頻繁地選擇糖水,且其大腦活動與「有彈性」小鼠更相似。
未參與研究的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神經科學家Rose Bagot指出,數據顯示「有彈性」與「易感型」小鼠在處理獎勵訊息上的方式不同。失樂症可能源於大腦無法有效利用獎勵訊息來影響行為。
此外,研究發現,神經元的放電模式可用來辨識動物是否有壓力經驗。休息狀態下,杏仁核特定區域的自發活動是創傷的標誌,可作為壓力的生物標記,比僅觀察行為表現(如食慾下降)更為可靠。
值得注意的是,人類患者(如癲癇症或難治性憂鬱症)大腦植入的治療電極也產生了相關數據,表明人類可能存在類似的壓力標記。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團隊專注於杏仁核和海馬體的聯繫,未來計畫擴展至其他大腦區域,例如在情緒調節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958-2
論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241-y
(編譯/黃佳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