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日,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團隊,運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AI方法,針對近5萬份腦部核磁共振(MRI)掃描影像,分析出共五項與老化和神經退化性疾病相關的腦部萎縮模式,這些模式與吸煙、飲酒等生活因素,以及健康狀況和疾病風險皆有相關。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ature Medicine》。
隨著腦部的老化,腦內某些區域會出現萎縮或結構上的微小變化,對於這些人眼難以查明的醫學影像變化,目前已有科學家研究以機器學習方法,判讀影像上微弱的異常,例如在台灣,目前如陽明交大教授楊智傑的團隊,也有投入相關開發。
賓州大學放射學教授Christos Davatzikos,本次帶領團隊進行號稱規模和數據量都更大的研究,歷經八年的時間,他們開發了一項深度學習方法「Surreal-GAN」,該演算法運用共1,150名年齡在介於20~49歲間的健康人,以及8,992名老年人(包含許多已發生認知下降情形者)的腦部MRI數據訓練而成。
團隊接著對參與多項老化與神經健康研究的近5萬人MRI數據進行掃描,最終分析出五種不同的腦部萎縮模式,該五種模式包括:皮質下(subcortical)萎縮、內側顳葉(MTL)萎縮、頂葉-顳葉(parieto-temporal)萎縮、瀰漫性皮質(diffuse cortical)萎縮、臨側裂(perisylvian)萎縮。
研究人員也將各類型年齡相關的腦部退化現象,進一步與五種模式連結起來,例如:失智症及被視為失智前的輕度認知障礙,與其中三種模式有關;帕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等疾病,也可尋找到對應的模式;其中三種模式的組合,還可用來預測死亡率。
此外,研究團隊還發現某些腦部萎縮的模式,與各項生理與環境因素明顯相關,如有飲酒和吸煙習慣,或共同具有某些健康相關遺傳和生化特徵的人,都會出現某些特定的萎縮模式。
Davatzikos表示,這些結果可能反映了身體對於神經健康的影響,其他器官、系統的損傷,也可能對大腦產生影響。
Davatzikos指出,這項機器學習方法,也可用於預測認知能力的退化過程,且在初期退化階段,運用其中一種模式進行預測就有一定的準確度,而在退化已進入晚期時,再加入第二種模式,還能再提升準確度。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目前也正在探究更多神經系統疾病的影像學資訊,以及搜集更多人種的數據中,期望進一步擴大此研究應用。
參考資料:
1.論文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3144-x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2692-z
(編譯/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