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NTech斥17億美元 攜映恩生物進攻實體癌ADC療法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3-04-05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BioNTech斥17億美元 攜映恩生物進攻實體癌ADC療法

美國時間3日,在疫情期間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一砲而紅的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除了原本專注的腫瘤學及mRNA疫苗研發,也宣布透過與中國映恩生物(Duality Biologics)達成總價值上看17億美元的合作,進攻當前最火熱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領域。
 
根據協議,BioNTech將與映恩成為兩項ADC藥物——DB-1030與DB-1311的開發合作夥伴,BioNTech將獲得在全球範圍內商業開發這兩項ADC藥物的權利,但不包含中國、香港及澳門地區,映恩生物則保留中國、香港及澳門地區的商業權。
 
BioNTech將支付映恩生物1.7億美元的前期金,以及基於開發、法規監管及商業進度的里程碑金,共計上看15億美元的報酬;此外,映恩生物還能獲得基於未來產品銷售總額的單位數(single-digit)到雙位數(double-digit)之權利金(tiered royalties)。
 
此次授權兩項ADC藥物之中的DB-1303,是映恩生物目前進展最快的候選新藥,其是一種以拓樸異構酶抑制劑1(topoisomerase-1 inhibitor)為基礎的ADC藥物,以表現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的實體癌為目標,現已在中國、澳洲及美國進行臨床二期試驗,並在美國取得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資格。
 
另一項ADC藥物DB-1311,同樣也是靶向拓樸異構酶抑制劑1的ADC,目前尚未進入人體試驗階段。根據協議,映恩生物有權在美國市場行使此藥的共同開發成本與利潤/虧損分攤選擇權。
 
事實上,在投入與輝瑞(Pfizer)的新冠疫苗合作前,BioNTech就致力於腫瘤學的產品研發,除了原先專注的多種mRNA候選疫苗,還透過合作擴展到: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雙特異性檢查點免疫調節劑、抗體及小分子藥物等新藥開發。
 
BioNTech執行長Uğur Şahin表示,這項交易將強化BioNTech的免疫療法產品線。兩週前,這間公司才宣布支付2億美元與OncoC4達成CTLA-4抗體療法的交易,今年1月也宣布買下以人工智慧進行藥物探勘(drug discovery)的新創公司InstaDeep。
 
映恩生物專注在實體癌與自體免疫疾病領域,研發ADC及雙特異性抗體(BsAb)的中國新藥研發公司,目前共有7項產品線。其握有DITAC、DIMAC、DISAC等ADC技術平台,其中DITAC號稱能讓腫瘤標靶藥物的釋放更精準,帶來更佳的療效、更高的安全性及更廣的治療範圍。
 
除了BioNTech,映恩生物也和中國先通醫藥(Sinotau Pharmaceutical)、和鉑醫藥(Harbour BioMed)、丹麥Adcendo Therapeutics達成ADC合作。
 
參考資料:
https://endpts.com/biontech-delves-into-adcs-with-170m-upfront-weeks-after-pfizer-lines-up-seagen/
 
(編譯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