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攜藥廠、17家醫院共建本土基因資料庫 NGS納保每年2萬癌友受益!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4-05-14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今(14)日,國家衛生研究院主辦、羅氏大藥廠協辦「示範計畫領航、健保給付接棒—開創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記者會」。(圖/國衛院提供)

今(14)日,國家衛生研究院主辦癌症精準醫療記者會,宣布在國衛院、衛福部攜手5家國際大藥廠、17家醫院跨領域合作下,建立臺灣首個本土基因資料庫。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表示,這一跨部門、跨機構的合作,透過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為醫師提供精準的臨床醫療決策支持,包含肺癌以及五大消化道癌症。
 
此外,衛福部也已在5月1日,將19種癌症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納入健保給付,透過檢測生物標記尋找基因突變,進而評估標靶藥物精準投藥,預計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
 
會中邀請到衛福部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臺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董事、國衛院司徒惠康院長、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等,以及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皆到場,見證示範計畫的積累到健保給付的具體落實。
 

國衛院司徒惠康院長。(圖/國衛院提供)
 
司徒惠康說明,「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是一項跨領域合作的典範,包含國衛院,衛福部、五家國際大藥廠 (羅氏大藥廠、臺灣中外製藥、臺灣默克、臺灣禮來、臺灣諾華)。
 
以及,臺大醫院、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中山醫大附設醫院、高醫大附醫、義大醫院、北醫附醫、林口長庚、基隆長庚、臺北慈濟、花蓮慈濟、馬偕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三軍總醫院、臺北榮總、臺中榮總、高雄榮總、新光醫院、羅東博愛醫院等17家醫院,皆共同參與支持與協作。
 
此計畫也成功建立臺灣首個本土臨床基因組數據庫(Clinical-Genomic Database,CGDB),期能累積真實世界數據加速未來藥物的開發和核准流程。截至2024年5月已收錄近兩千筆珍貴真實世界臨床與癌症基因資料,為未來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寶貴資源。
 
司徒惠康表示,此計畫不僅促進了臺灣精準醫療體系的發展,也推動了醫療大數據的建立和應用,進一步加速了新藥的研發和核准,為臺灣癌症病人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
 

NGS納入健保給付 19種適用癌別、定額給付最高3萬

 
石崇良也在活動現場,針對NGS納入健保給付加以說明。石崇良表示,NGS的健保給付將涵蓋19種癌症,包括14種實體腫瘤和5種血液腫瘤,以NGS及單基因檢測提供民眾多元選擇。
 
給付區分為BRCA、小套組、大套組等三種,依檢測基因數支付不同點數,最高支付定額3萬點,另依專家建議各癌別之檢測時機不同,每人每癌別可終生給付一次。


衛福部健保署石崇良署長。(圖/國衛院提供)
 
石崇良強調,為確保檢測品質並評估後續健保治療藥物的反應與療效,醫事服務機構申報醫療費用須併同上傳檢測結果,以確保能夠在評估給付效益和調整政策時有足夠的實證數據支持。
 
未來若有新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時,醫療機構可以通過資料庫即時查詢藥物的適用條件,避免病人重複接受檢測,從而提升治療效益並降低經濟負擔。此外,健保署亦將致力於促進更多的臨床試驗和新藥的媒合,期許為民眾提供更多及早的治療機會。
 
楊志新也從臨床醫師的視角,提出對NGS檢測和健保給付政策的看法。他表示,臺灣推動個人化精準醫療已多年,透過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使醫師能做出更精確的臨床決策。期望能大幅改善病人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同時降低無效用藥,使健保預算更有效地被利用。
 
賴基銘則指出,將NGS納入健保給付是一項重大突破,不僅大幅減輕了癌症病人的經濟負擔,也讓癌友能夠接受更精確、個人化的治療,從而提高治療的有效性和成功率。他認為,這不僅提升了治療品質,亦實質給予病人和家屬在等待治療決策上的支持。
 
癌症長期位居臺灣十大死因之首,2023年的相關醫療支出近1,400億元,占國家總醫療預算近兩成,反映出癌症治療對健保資源的巨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