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裔科學家蔡立慧研發阿茲海默聲光刺激療法!臨床2期顯著延緩記憶、認知退化、腦萎縮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1-03-1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臺裔科學家蔡立慧研發阿茲海默聲光刺激療法!臨床2期顯著延緩記憶、認知退化、腦萎縮(圖片來源:官網)
美國時間9日,由臺裔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MIT) Picower學習與記憶研究所所長蔡立慧聯合MIT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教授Ed Boyden創辦的Cognito Therapeutics,於2021年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國際年會(2021 AD/PD)上公布,其用創新聲光刺激腦神經元數位療法治療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臨床2期成果,患者記憶與認知能力評分下降速度降低83%,腦萎縮也減少61%。
 
此研究利用經過腦電圖(EEG)確認後的特定頻率的LED閃光與聲音刺激輕至中度阿茲海默症患者,針對腦波中的gamma頻率(γ波)進行神經調節。已有多項研究顯示其療效,登上《Cell》、《Nature》等期刊,並於今(2021)年1月12日獲FDA授予突破性醫材資格(Breakthrough Designation)。
 
該臨床2期試驗稱為OVERTURE (NCT-03556280),是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評估以gamma頻率神經調節療法治療輕度至中度阿茲海默症患者6個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共納入76名50歲或以上的輕中度阿茲海默症患者,包含簡易智能檢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分數位於14-26分的患者,在6個月的治療期間,患者隨機在家中接受每天1小時、40 Hz的視覺與聽覺刺激或假性刺激(sham)。
 
在6個月治療期間,受試者會進行多項評估,包含:每4週測一次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DCS-ADL)、MMSE、治療前後以磁振造影檢查(MRI)大腦的體積變化與生物標誌物檢測。
 
試驗結果顯示,gamma頻率神經調節療法不僅安全且耐受性良好,治療組的患者量表分數與安慰劑組相比,ADCS-ADL分數下降速度顯著減緩84%、MMSE分數下降速度顯著減緩83%、大腦體積萎縮減緩61%。
 
此項非侵入式的創新療法,是源於蔡立慧的突破性研究,蔡立慧多年致力於研究阿茲海默症的機轉與療法,於2008年以最高票當選當屆最年輕的中研院院士,並於2011年當選美國國家醫學院新任院士,2016年榮獲美國神經科學學會(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SfN) Mika Salpeter終身成就獎。
 
Cognito執行長Brent Vaughan表示,非常高興我們臨床2期數據顯示,接受gamma頻率神經調節療法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在記憶、認知以及大腦萎縮方面均有顯著改善,希望藉由獲得FDA授予突破性醫材資格,可以加速成為阿茲海默症的首個數位療法。
 
參考資料: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309005355/en/Cognito-Therapeutics-Announces-Positive-Phase-2-Results-as-First-Digital-Therapeutic-to-Improve-Memory-Cognition-Functional-Abilities-and-Reduce-Brain-Atrophy-in-Alzheimer%E2%80%99s-Disease
 
 (編譯/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