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營養保健食品新趨勢論壇

專家解密銀髮族蛋白質攝取指南、在地機能性保健素材光芒再現!

撰文環球生技
日期2022-03-25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左起: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葡萄王龍潭分公司總經理陳勁初、臺大動科系教授陳億乘、海大食科系系主任吳彰哲、臺師大營養科學學位學程主任沈賜川。(圖/本刊資料中心)
今(25)日,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科研產業化平台暨愛鮮聯盟(iFRESH)、臺灣保健食品學會舉辦的2022臺北國際精準保健營養食品展中,特別舉辦首屆「精準營養保健食品新趨勢論壇」。
 
會中邀請了10餘位保健產官學研專家分享演講。其中,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銀髮族如何透過補充蛋白質提升肌力,以及葡萄王龍潭分公司總經理陳勁初、臺大動科系教授陳億乘、海大食科系系主任吳彰哲、臺師大營養科學學位學程主任沈賜川等,分享他們在保健食品研究的最新發現。
 
論壇首先由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科技學院院長翁家瑞教授開場。翁家瑞表示,臺灣保健食品營業額已經達到將近一千五百億元,發展蓬勃、成長快速,而本次論壇主題「精準、營養」,也顯現出保健食品的發展趨勢。
 

陳亮恭:銀髮族提升肌力關鍵 維持蛋白質攝取量

 
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老化的共同表徵是脂肪滲入肌肉或器官,從25歲到70歲,肌肉量約下降37%,脂肪量則增加114%,肌肉的質與量,是影響銀髮族肌肉運動表現、增加住院率、失能率、生活品質降低的關鍵。
 
陳亮恭表示,雖說補充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最大影響元素,但研究發現,65歲以上跟30歲的人相比,其攝取蛋白質合成肌肉效率只有一半,因此,從三個臨床試驗中可以發現,對於銀髮族來說,維持足夠蛋白攝取比過量攝取蛋白質還要重要;支鏈胺基酸(BCAA)營養補充加上運動,可顯著增加肌肉量、肌力、但不會降低脂肪;而補充β-羥基-β-丁酸丁酯(HMB)則可以增加代謝、增加肌力、降低脂肪量。
 

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攝影/林靖紜)
 

陳勁初:創造在地保健素材 重視人體臨床

 
葡萄王龍潭分公司總經理陳勁初則分享,早期台灣的保健食品廠大多是製劑廠,有80%的原料都是進口,不過至今因健康食品管理法建立,讓經營者認知到需要投資研發、少子化與學界客滿也促使高階人才進入產業,越來越多產業界了解到若要翻轉現況,就該重視新素材研發,才能進軍國際市場。「給我臨床試驗數據,其餘免談」,這已是全球市場都認同的概念。
 
陳勁初分享,葡萄王順應潮流開始以人體試驗為主,降低動物實驗的比例,目前,利用樟芝進行降血壓、抗B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試驗,已十分有成效,此外,猴頭菇萃取物在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臨床試驗中,可顯著改善其認知功能,在改善重聽的試驗中也頗有效果。
 

葡萄王龍潭分公司總經理陳勁初。(攝影/林靖紜)
 

陳億乘:雞肝水解物 成循環農業保健食品「護心肝」新星

 
臺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陳億乘教授,分享機能性雞肝水解物的開發與保健功效。陳億乘表示,國人每年消耗2.5億隻白肉雞,由其而來的雞肝雖然能製成寵物食品或動物補充性蛋白質,但絕大多數仍被丟棄,不符合循環農業的概念。
 
因此,陳億乘團隊從CAS等級白肉雞取出的雞肝,透過蛋白質水解技術,釋放出雞肝所含的機能性胜肽、游離胺基酸,並經過多項動物實驗,證實其在降血脂、減少脂質合成、增加膽固醇代謝、降低氧化壓力、減緩肝臟纖維化等多方面的功效,期待能夠成為國人心血管疾病、肝臟疾病的優良保健食品。
 
臺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陳億乘教授。(攝影/李林璦)
 

吳彰哲:藻類多醣體佈下口鼻防線 防禦新興病毒傳染病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系主任吳彰哲特聘教授,過去曾在國防醫學院從事傳染性病毒、免疫功能的研究;任職於海洋大學後,他將目光轉向海中的褐藻、紅藻、綠藻細胞壁所含的多醣類,希望從藻類成分取經,以「預防勝於治療」對抗新興傳染病。
 
吳彰哲舉小兒易感染的腸病毒71型研究為例,先前已有研究發現,海藻多醣能夠透過包裹住病毒顆粒避免病毒入侵宿主細胞,因此他們開發出藻多醣軟糖,讓小兒吃下後在口腔形成「隱形口罩」,保護孩童不受病毒感染,且能抑制發炎效果。類似的概念也在第二型登革熱病毒、A型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SARS-CoV-2)中,後來也發現,藻多醣在免疫功能的調節甚至可以應用在過敏疾病、新陳代謝和癌症上。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系主任吳彰哲特聘教授。(攝影/林靖紜)
 

沈賜川:植化素抑血糖初顯保健功效 盼「預防勝於治療」迎戰糖尿病

 
臺師大營養科學學位學程主任沈賜川教授,首先介紹了糖尿病發現的歷史及治療藥物。沈賜川表示,糖尿病是臺灣第五大死因,全臺糖尿病人口估計約200萬人,但僅有100多萬人確診,顯示很多人其實是「隱形患者」。而在糖尿病的成因中,許多是由於飲食失衡所引起,因此必需重視飲食血糖控制問題。
 
沈賜川表示,植物所含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原本是植物體內負責免疫功能的成分,但也有機會成為控制血糖、預防糖尿病的保健成分。目前在可食用的桃金孃科植物中,芭樂(葉)、蓮霧果實和行道樹肯氏蒲桃所含的植化素,在細胞攝入葡萄糖試驗或動物實驗中都顯示了初步的效果。
 
臺師大營養科學學位學程主任沈賜川教授。(攝影/林靖紜)
 
(報導 / 李林璦、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