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發現「長期記憶」形成機制!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4-04-03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Science》發現「長期記憶」形成機制!
美國時間3月28日,紐約大學醫學院(NYU 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研究發現了大腦如何將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的機制,大腦會在白天發生事件時產生5~20個海馬迴尖波-漣漪(Sharp-wave ripples, SWRs),接著在晚上睡眠時重複產生更多次的尖波-漣漪來讓記憶鞏固,而在事件發生時,尖波-漣漪產生很少或是沒有波動時,就不會形成長期記憶。該研究發表於《Science》。
 
海馬迴中有約15%的大量神經元會以具有節奏的週期同時放電,在幾毫秒內產生可以編程出複雜訊息的訊號到大腦其他部分,這些海馬迴神經元的放電訊號在腦波移上呈現波紋被稱為「海馬迴尖波-漣漪」,在過去研究中被認為是睡眠期間形成長期記憶的關鍵。
 
此外,在過去研究中也已經發現,人類等哺乳類動在短暫體驗或注意到某件事後,大腦會暫停並切換到待機狀態(Idle),然後再體驗多一點後再次暫停,一天會有多次短暫的停頓,而最長的停頓時間則是睡眠時期。
 
研究人員也在先前研究中確定,當人們感官積極探索或移動時,大腦不會出現尖波-漣漪,只有在暫停探索的停頓期間才會出現,且會再睡眠期間被重新活化。
 
研究人員表示,尖波-漣漪是由海馬迴內的位置細胞(place cell)按特定順序放電所組成,因此在實驗設計上,將依照該順序與人們進入房間、小鼠進入迷宮的入口進行編碼,並使用雙面矽探針技術,可以在小鼠跑迷宮的過程中,同時紀錄小鼠海馬迴中多達500個神經元。
 
研究人員發現,小鼠連續走迷宮時,海馬迴細胞會透過不斷放電進行追蹤,就算走的路徑相似,放電紀錄的歷程也相似,海馬迴細胞仍會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化,並在清醒的停頓時期產生尖波-漣漪,睡眠時期重播數千次尖波-漣漪。
 
此外,還發現當小鼠跑完迷宮停下來享受甜食時,大腦也會產生尖波-漣漪,研究人員指出,獎勵會使大腦從探索模式轉變成待機模式,也有助於產生尖波-漣漪。
 
參與研究的紐約大學神經科學與生理學教授György Buzsáki表示,這項研究發現,尖波-漣漪是大腦用來決定要保留或丟棄記憶的生理機制。
 
但研究人員對於為什麼會進化出這樣的記憶系統仍然是一個謎,不過,未來有望可以透過調整尖波-漣漪來改善記憶能力,或是發展出治療創傷造成失憶的設備或療法。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03/240328162613.htm
論文: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k8261

(編譯/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