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仁: 沒有疫苗 人類無法回到正常生活

即時撰文專欄:張鴻仁
日期2020-05-25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上騰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張鴻仁董事長。(攝影/林嘉慶)

截至今日,全世界還沒有可用的新冠肺炎疫苗,也沒有特效藥問世,即使是進展最快的美國,也要等到明年才有機會上市。

政府應重視投資疫苗

在這次疫情中,疫苗研發已經成為國安思維的一環。疫苗產業對經濟影響非常大,尤其是旅遊商務往來。如果沒有疫苗,人類就不可能恢復到正常生活。

因為臺灣不可能鎖國、不可能一直限制出入境,或等到全世界疫情都控制下來才重新打開國門。

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政府不喜歡投資疫苗,主要是因為疫苗是用來對抗傳染病。一旦用在健康人身上出了問題,很容易影響商譽,導致大家卻步。

疫苗開發確實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相對整個經濟體來說,其實只算是小數目。

疫苗研發投資成效很可觀

雖然國家政府沒有花太大的力量投入疫苗,但民間卻自己組織起來,現在,臺灣至少有國光、高端、聯亞等三家疫苗開發公司。

如果以全世界人口數對應疫苗的需求量來看,臺灣本土的製造疫苗能力,其實已經遠超過臺灣全體人民所需。

因此,政府如果拿出決心,投資生技產業、發展疫苗,不僅可以讓臺灣做到自給自足,還能幫助其他國家,讓臺灣的國際地位有所提升。

以目前廠商提出的進度而言,疫苗如果在2021年底順利研發出來,將不只是生技產業的重大事件,更可以幫助所有產業經濟復甦,國家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取得的投資成效將是很可觀的。

平行開發概念 加速疫苗開發

一般來說,疫苗製造需要3到5年的時間,但在過去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疫情期間,歐美就開始建立疫苗相關的合作平台,也出現「平行開發」的概念。

在這個概念下,疫苗廠有機會在特定情形下,不用等到動物試驗完成,就可以直接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在緊急授權下,甚至能讓業者「研發」和「製造」平行進行,並在臨床研究的時候就同時為大量生產做準備。

現在,美國政府也投入大量資金正在促進新冠疫苗研發,雖然是賭一把,但也讓更多藥廠願意投入。

籲國人對國產疫苗更有信心

臺灣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之後,大眾普遍認為,疫苗產業應該是屬於國外的產業。

不過,民眾對國產疫苗的信心,是建立出來的。

以製造部分來說,食藥署(TFDA)都有把關這些疫苗製造廠的製程,不需要擔心品質的問題。

就法規來說,台灣法規跟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都是同樣的國際標準,只要符合標準,就可以往下繼續開發。雖然這些標準都是新的,但只要能清楚說明是國際同步規範,就可降低國人的疑慮。

現在,臺灣已經有三家疫苗製造廠,國家可以考慮用某種機制,讓三家同時競爭,或是用一個好的規則,讓製造廠能夠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分配。

 

(紀錄整理/吳培安、李林璦、王棋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