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NSCEB警示:中國或將取代美國,成生技創新全球領導國!  

日期2025-04-1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圖片來源:網路)

隨著川普關稅暫緩75國實施關稅90天、中國仍實施125%關稅,美中關係緊張益發火熱,也蔓延到生技創新的競逐。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NSCEB)在近日發出警告,中國可能很快就會在生技產業創新上取得全球領導地位,並呼籲美國政府投入5年150億美元,以挹注生技產業、改善產品上市及支持創新研發。
 
NSCEB是由美國國會於2022年依據《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設立的跨黨派立法委員會,主要任務是全面審視新興生物技術及相關技術的進展如何影響美國國防部當前與未來活動,提交報告予國會和聯邦政府做為參考。
 
NSCEB指出,在過去20年間,美國政府在生技領域的行動「零碎且不協調」(piecemeal and uncoordinated),美國現在依然沒有高階部門或機構,領頭執行國家級的生技戰略。
 
於此同時,中國則是建立了明確的策略優先順序、建構核心量能,例如由人工智慧(AI)驅動的藥物發現,以及與美國對抗的生物製造(biomanufacturing)。
 
為了鞏固美國在生技領域的領導地位,NSCEB也提出了幾項策略建議,除了建構更簡易的上市途徑、以更大力度的行動方案支持研發創新外,最重要的是在未來5年內,至少挹注150億美元到產業中,並指出如果低於這個數字,將會阻礙到美國的創新和產品開發。
 
事實上,NSCEB的建議,與川普政府在衛生部門的「大刀」作風形成鮮明對比。自今年年初以來,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已經裁減了近2萬人、占比約為25%的員工,並多次刪減預算、組織重組,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生物製劑評估研究中心(CBER)主任Peter Marks也在今年4月初宣布離職。
 
至於美國時間8日,川普傳出將針對進口藥品課以高關稅的消息後,生技投資人也正在焦急觀察這對美國生技產業的影響,特別是仰賴中國CDMO/CMO的美國生技公司。
 
根據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協會(BIO)去年5月的調查報告,將近79%的生技公司與中國CDMO/CMO至少有一項委託合約,受調者也表示需要8年才能完全轉移生產線,且在供應鏈調整期間,估計將有數以百萬計的患者受到影響。
 

美NIH多個生醫數據庫 阻止中國科研機構存取!

 
另一方面,根據外媒報導,川普政府已經阻止多個國家的研究人員和機構,存取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維護的多個數據庫,被禁止的國家包含中國(含港澳)、俄羅斯、伊朗、北韓、古巴、委內瑞拉,禁令於4月4日生效。
 
設下存取限制的資料庫(controlled-access data repositories, CADR),涵蓋的主題相當廣泛,包含:癌症、阿茲海默症、心理健康疾病、藥物成癮與物質濫用、青少年腦部發育等,其中也包括了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監測、流行病學與最終結果計畫」(SEER)。
 
SEER計畫中,收錄了美國的癌症發生數據,它也是中國癌症研究中廣泛使用的資料庫。根據一項2020年的研究指出,從1999年到2020年8月,中國就以SEER發表了1566篇研究論文。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資料存取受限的國家,其研究團隊在美國的合作對象是否仍可向失去存取權限的科學家發送資料。
 
參考資料:
https://www.biospace.com/policy/amid-trade-tensions-commission-warns-china-is-dangerously-close-to-overtaking-us-biotech
https://www.fiercebiotech.com/research/nih-bans-researchers-china-russia-and-other-countries-multiple-databases
 
(編譯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