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代表團領隊長、台印經貿協會龔仁文表示,已經位居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印度,生技產業各領域每年持續高增長,截至目前,印度已經有超過600家具經濟規模的生物技術公司,印度的人口紅利,也意味著印度醫療市場的發展潛力,過去,台印經貿協會已經促成多家電子業前進印度,希望未來也能搭起臺灣、印度的雙邊生醫合作。

副領隊長錢宗良表示,印度生技國力正在快速崛起,特別在生技醫藥各種委託製造服務(CDMO)的實力深具國際競爭力,同樣積極推動CDMO的臺灣,應該更深入瞭解印度產業的現況,才有機會找到最適合臺灣生技打入國際供應鏈的定位與機會。

DCB此行除了董事長涂醒哲外,同時身兼經濟部生醫推動小組(BPIPO)主任的黃千岳以及負責統籌研發的李財坤兩位副執行長,這次參訪也分別從商務和技術雙管齊下,以挖掘未來臺灣、印度潛在的協力合作。
涂醒哲強調,中美關係牽動國際供應鏈重組,尋求及建立更具韌力、永續的供應鏈,是歐美國家的重要課題,印度製造是否可能取代中國,各國都在密切觀察,臺灣也不能例外。
發起與籌組這次台印生醫考察團的台北生技園區世康開發公司,其董事長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早在十餘年前就看準印度發展,並力排眾議將台灣南港軟體園區的成功經驗複製到「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其在去年3月完工啟用的台印合作國際科技園區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Park, TIIP)已經供不應求。

左起為世康開發副總經理楊家琳、宏潤生技董事長陳衫潤(攝影/王柏豪)
世康開發副總經理楊家琳透露,此行除參加印度生技展(Bio Asia)、與當地生技產業洽商外,也將尋求第二座臺灣科技園區落腳之地,盼為臺灣、印度生技醫療建立雙邊合作平台。
這次參加的代表團成員還包括光學隱形眼鏡大廠海昌生化專案經理羅俐伶、橫跨兩岸的保健原料生產廠商宏潤生技董事長陳衫潤、以及細胞治療新創安新生醫資深事業開發蔡權博士等。
代表團在BioAsia大會安排下,特別前往印度最具代表性的Genome Valley生技園區,參訪了包括擁有30歷史、印度最大的CDMO公司Syngene;知名生物製藥代工廠Biological E、印度最大動物用藥公司India Immunologicals、印度第一家自主開發Covid-19疫苗的Bharat Biotech,以及跨國大廠Novartis/Sandoz 。
此外,在世康開發特別安排下,代表團也前往班加羅爾參觀TIIP園區,並特別拜會了印度的生物技術產業協會(Association of Biotechnology Led Enterprise,ABLE),以及生物資訊學與應用生物技術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informatics and Applied Biotechnology ,IBAB),希望搭建台印產業與學術進一步交流合作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