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冠傑精準醫療新創Engine Biosciences獲新加坡支持、A輪完募7千萬美元
今(1)日,由知名合成生物學家盧冠達(Timothy Lu)之弟——生技企業家盧冠傑(Jeffrey Lu)創辦、運用機器學習與高通量生物學推動癌症精準醫療的Engine Biosciences宣布,於其A輪募資再度獲得2700萬美元,使其在A輪募資總額來到7000萬美元,自創立以來迄今募資總額已達8600萬美元;於此同時,ClavystBio 治療業務負責人Wen Qi Ho,也加入Engine Biosciences董事會。
此次募資是由Polaris Partners領投,參與的既有投資人包含:跨國投資集團Invus、由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成立的生命科學創投ClavystBio、新加坡的國際投資公司EDBI等;新投資人則包含由加州西達賽奈(Cedars Sinai)智慧財產公司的新加坡投資個體Coronet Ventures,以及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旗下投資公司SEEDS Capital。
Engine Biosciences總部位於新加坡和美國矽谷,其透過整合新一代 CRISPR 篩選技術、機器學習與藥物開發化學,專注於腫瘤學相關研究,研發以新型疾病生物學為基礎的精準醫療。
該公司在聯合創辦人暨執行長盧冠傑帶領下,Engine Biosciences成功打造經驗證的創新研發平台,為潛在高效療法、靶點和患者篩選生物標記提供資訊,協助藥物開發。
Engine Biosciences創建的生物學搜尋引擎「NetMAPPR」能夠繪製生物網路,並找出與疾病相關的基因分子交互作用;其掌握的資料庫,包含由內部團隊生成之專有功能基因體學數據、透過合作醫院所獲取之臨床數據,以及由AI進行文獻資料挖掘的成果。
另一方面,Engine Bioscience的另一項技術「CombiGEM」,則結合了CRISPR 平台,透過提供大量具特定目的的實驗資料,使NetMAPPR進一步強化,驗證藥物開發的研究結果。
目前針對腫瘤學研究,Engine Biosciences的ENB-812研究計畫,已於2019年獨立發現可具新型標記的合成致死靶點PKMYT1,並已在多種腫瘤類型與動物模型中取得臨床前概念認證,正推向臨床試驗中。
除了辨識高價值靶點以及候選藥物外,Engine Biosciences也為多種不同的標靶治療確立了新患者篩選生物標記,並證實其生物標記能讓腫瘤對於特定臨床階段研究藥物的敏感性提升100倍,有望在短期內改善臨床試驗結果,並提升醫療商業發展潛力以及藥物開發經濟效益。
盧冠傑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並獲選為世界經濟論壇之全球青年領袖。他曾任職AirAsia領導企業商務策略與數據分析,並曾於Bain & Company擔任顧問;此外,他也曾在多家企業擔任籌劃與管理職務,推動重要募資與出場計畫,例如:由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以逾10億美元所收購的Enelofen,由Expedia 收購的AAE,以及PairX Bio等。
(報導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