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2)日,日本精化株式会社和日隆精化舉辦第一屆台灣國際微脂體研討會熱烈展開,下午則邀請到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吳漢忠博士與工業研究院藥物傳輸技術部張原嘉博士為大家分享微脂體的研究與應用,並與來自日本的多位專家進行綜合討論,台日雙方不僅進行專業的交流分享,也奠定下良好友誼基礎。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吳漢忠博士,分享利用微脂體技術可提升抗癌藥療效,降低副作用。(攝影/林嘉慶)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吳漢忠博士與大家分享癌症小分子藥物的新型傳輸系統的發展。
雖然癌症治療已發展數十年,但卻仍舊被認為是不治之症,吳漢忠指出,癌症臨床治療受到多種挑戰而難以發展,如腫瘤的高組織間質液壓(High Tumor Interstitial Fluid Pressure, IFP)會減少小分子藥物及抗體進入腫瘤部位,正常的組織間質液壓通常在1-3 mmHg左右,而腫瘤組織的間質液壓則為 -18mmHg,使得整體治療效果大打折扣,並可能導致其它正常器官產生副作用。目前已知這現象可以在許多實體瘤上發現,如乳癌、黑色素細胞癌、頭頸部腫瘤及腸癌等。
吳漢忠表示,微脂體具有下列特點,有望能成為IFP的一解方,如微脂體於循環系統中具長效性,且微脂體的直徑範圍約介於 50-100 奈米,而腫瘤的血管會有將近 100-600 奈米的破洞;而此裂縫使得微脂體得以從血管內被動外滲至腫瘤組織,但卻不會經由血管進入正常組織。因此將微脂體包裹抗癌藥物,並在表面修飾帶有主動標的功能的配體(ligand),便能大幅增加療效並降低副作用。
在小鼠實驗中顯示,以胜肽標靶化的微脂體包裹抗癌藥doxorubicin,與未經微脂體包裹的doxorubicin相比,可以顯著增強藥物傳輸進腫瘤組織中,並加強藥物的治療效果。
吳漢忠指出,在2018年發表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到,以新型微脂體包裹紫杉醇(paclitaxel, PTX)抗癌藥物,在小鼠試驗中顯現出不僅維持與原先標準治療相同的療效,還能降低紫杉醇治療的副作用,如造血性毒性(hematopoietic toxicity)、急性過敏反應與心律不整。
工業研究院藥物傳輸技術部張原嘉博士建議研發單位在研發時就須思考適當的微脂體製程以應用於後續的商業化。(攝影/林嘉慶)
工業研究院藥物傳輸技術部張原嘉博士則為大家介紹微脂體目前在藥物中的應用。
張原嘉首先介紹了多種製備微脂體的方法,如以薄膜水合法(Thin-film hydration method)搭配超音波震盪法(Sonication method)、超臨界流體、微脂體擠出器等等。
張原嘉也提出選擇微脂體製備方法的建議,首先須根據藥物的特性、選擇FDA認可的方法、製備方式越簡易越容易成功,並建議在微脂體成型階段使用溶劑注射法將優於薄膜水合法,而後期階段則使用高速微射流均質機(microfluidizer)製備出的粒徑大小、包覆率、穩定性等會較為優異。
而在綜合座談中,張原嘉表示,台灣的微脂體技術雖發展已久,但產品卻沒有很多,這是由於微脂體商業化常遇困難,在研究方面,可稱做是很棒的載體,但到了要變成商品時,卻成了一大瓶頸,藥物到了FDA申請NDA時就需要再進行毒性試驗等,都會成為成本負擔,因此建議研發單位在研發時就須思考怎樣的製程才是最適合應用於後續的商業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