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25週年·健保資料人工智慧研討會」

健康資料「去識別化」還不夠? 專家:AI要發展 臺灣仍有待法規跟進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0-10-28
健保署主辦的「健保25週年·健保資料人工智慧研討會」中,邀請多位專家共同探討包括:個資保護、如何提升臺灣相關競爭力等議題(攝影/巫芝岳)

報導/巫芝岳

昨(27)日,在由健保署主辦的「健保25週年·健保資料人工智慧研討會」中,經十多支在「健保資料AI應用服務試辦計畫」下,實際應用健保資料開發的團隊簡報成果後,也邀請多位專家共同探討包括:個資保護、如何提升臺灣相關競爭力等議題。


健保署長李伯璋(攝影/巫芝岳)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針對許多團隊反應出「許多資料上傳規格不同、異質性太大」的問題,健保署也逐步在改善中,希望能提供更好的服務給研發團隊。


陽明大學公衛所教授周穎政(攝影/巫芝岳)

對此,陽明大學公衛所教授周穎政指出,臺灣相較於其他國家,優勢是在於我們擁有以大量人口為基礎(population-based)的數據,然而資料雜訊太多的問題,的確讓許多團隊們花費功夫在整理資料上,而壓縮他們發展核心技術的時間。

「的確需要建立處理雜訊的機制,像是健保署也許可委託其他團隊先行處理,讓資料應用上更方便。」周穎政表示。

*個資法應再鬆綁?!

此外,由於健康資料的應用往往牽涉敏感的個資保護議題,許多專家皆對此提出看法。


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余啟民(攝影/巫芝岳)

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余啟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