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醫療影像AI 真相與幻象(二):以色列以「創新」立國 臺灣醫療AI如何借鏡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1-01-1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以色列在政府的混合式創新(Mash Up)政策發展上,已成為創新創業崛起的代名詞。(圖/pixabay)

臺灣平均每位醫師服務人口數約507.43人,已超越日、韓。

其中放射師服務的人口數更高達4,065位,是美、澳、韓3-4倍。

全球紛紛把希望轉向醫療科技,盼解決醫護人力不足問題,

2012年開始,美國FDA陸續批准醫療AI,已批准84項。

各界普遍認為,「醫療影像AI」是臺灣臨床發展阻力最小的技術,

政府政策更透過不同計畫扶持、電子業更大舉進軍AI醫療,

如今百花齊放盛況,卻僅2項醫療AI獲TFDA批准,

臺灣醫療影像AI面臨的是一場「真相」還是「幻象」?

為何重重困境?又該如何突破?


專題企畫:彭梓涵、吳培安

撰文:吳培安、彭梓涵

採訪整理;彭梓涵、吳培安、李林璦

美術設計:黃黛鵑


以色列以「創新」立國 臺灣醫療AI如何借鏡

亡國2600年,終於1948年復國的以色列,人口數900餘萬,土地面積六成被沙漠覆蓋,天然資源匱乏。

在全球區塊鏈、AI、生技與新能源革命轉變下,產業重新洗牌,蕞爾小國以色列,在政府的混合式創新(mash up)政策發展上,已成為創新創業崛起的代名詞。

以色列和臺灣相隔很遠,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