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微生物發展方法學為關鍵 噬菌體療法對抗超級細菌有解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1-01-16
圖左:花蓮慈濟檢驗醫學部陳立光醫師、圖右:台大醫學院內科主治醫師王錦堂。(攝影/李林璦)
報導/彭梓涵
 
今(16)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論壇二以「微生物技術趨勢」為主軸,邀請花蓮慈濟檢驗醫學部陳立光醫師、台大醫學院內科主治醫師王錦堂,分享噬菌體療法(Phage therapy)在對抗超級細菌、腸道菌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究。


噬菌體療法 解決抗藥性難題

 
花蓮慈濟醫院檢驗醫學部陳立光醫師(攝影/李林璦)

花蓮慈濟醫院檢驗醫學部陳立光醫師,以噬菌體調節微生物菌叢為題分享,陳立光為醫院第一線急診醫師,長期投入超級細菌抗藥性的研究,他利用「噬菌體只吃細菌的特性」找到能殺死超級細菌的「噬菌體療法」(Phage therapy),並於2017年獲得國家新創獎。
 
不過他也表示噬菌體療法,在應用上仍處於起步階段,在臺灣未有相關法規可遵循,甚至在進行人體試驗申請(IRB)都有其難度。
 
因此他將應用從人體治療轉以環境清潔,先從國內最嚴重的院內感染菌著手,製作出噴霧或清潔劑,實際應用在加護病房清潔中。
 
目前陳立光實驗室,依標靶超級細菌,已分別建立出鮑曼不動桿菌(>120株)、克雷伯肺炎菌(>236株)、綠膿桿菌(>95株)的噬菌體收集庫,這些噬菌體可殺死超過95%的超級細菌。
 
(攝影/李林璦)

他也表示,在衛福部院類感染監測系統中也看到,花東地區過去受鮑曼菌影響,但從2015年開始使用噬菌體氣霧清潔環境,已使其感染逐年下降。
 
而除了殺死細菌的特性,噬菌體也能和宿主共存於一個穩定狀態,保護宿主讓菌活得更好,他也建議,噬菌體的應用,未來也能朝益生菌的方向發展。


腸道菌研究 方法學為關鍵

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王錦堂(攝影/李林璦)

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王錦堂,則分享腸道菌與心血管疾病(CAD)相關研究,王錦堂表示,目前許多研究都指出紅肉中的肉鹼,被人類腸道菌氧化後形成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其會促使巨噬細胞堆積、血小板凝集等機轉,進而導致心血管疾病。
 
王錦堂也與台大吳明賢教授合作,透過口服肉鹼耐量試驗(OCCT),檢測腸道菌生成TMAO的情況,並歸納出受試者是否屬於容易生成TMAO的體質,以及體內TMAO濃度。
 
在研究過程中王錦堂為了要確定能氧化產生TMAO的腸道菌,他利用16s rDNA定序方式,確定Emergencia timonensis、Ihubacter massiliensis兩種可產生TMAO的腸道菌。
 
而為了進一步了解腸道菌的功能,王錦堂也利用不同條件培養腸道菌,他也表示,有些菌在培養上仍是十分困難。
 
王錦堂說,培養厭氧菌,不僅從樣本保存就要做好之外,有些厭氧菌在液態培養液中存活著,到了塗盤平面培養時,卻難以分離出單一菌種,其原因有可能是由於有些厭氧菌需要與其他微生物共生,或是需要腸道中的次級代謝物才有助於生存。
 
論壇主持人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呂銘峰教授,在會後的討論中也表示,氧氣在地球上出現比較晚,從演化觀點上身體中的微生物大部分還是厭氧菌,未來誰先找到厭氧微生物、開發厭氧微生物產品,「方法學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