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首場產業報告教室系列論壇─健康食品產業新「食」機

疫情免疫保健夯! 建國際商情平台 助攻全球市場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1-03-17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南港生技育成中心(NBIC)協同環球生技雜誌舉辦2021年首場產業報告教室系列論壇─健康食品產業新「食」機(攝影/李林璦)
今(17)日,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南港生技育成中心(NBIC)協同環球生技雜誌舉辦2021年首場產業報告教室系列論壇─健康食品產業新「食」機,特別邀請到ITIS研究團隊的產業分析師呂雅蕙、佰研生化科技公司協理施明吉及多名專家,分享健康食品與植物藥的發展趨勢與如何進軍國際之策略。
 
生技中心產發處副處長劉韋博致詞表示,臺灣目前保健食品市場約1,400到1,500億臺幣,足以滋養新創保健食品公司,近年也發現許多保健食品逐漸代入藥品開發概念,有更多功效性科學驗證。此次論壇不僅邀請到老師父、也有新兵,希望能促進產業交流與傳承。

 
ITIS研究團隊的產業分析師呂雅蕙(攝影/李林璦)

*ITIS產業分析師呂雅蕙:疫情下免疫保健食品夯 消費者重視有效性、無藥感

 
呂雅蕙首先以「預測天然健康食品新走向及機會」為題,與大家分析健康食品的現況與趨勢。在市場分析方面,呂雅蕙表示,雖然新冠肺炎(COVID-19)衝擊全球經濟,使2020年全球GDP成長率衰退至-4.4%,不過,疫情也使防疫概念產品需求增加,有助於全球保健食品市場的成長,其中,有超過80%消費者希望強化免疫力,超過40%希望加強整體健康。臺灣保健食品市場中,維生素與礦物質銷量成長68%,益生菌銷量成長30%。
 
產業趨勢方面,呂雅蕙指出,在疫情下,不僅加速數位浪潮,消費者更重視成分的有效性及無藥感,以及對品牌的價值與信任度。
 
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功效之需求,仍以免疫調節為主流。業者也開始以免疫為基礎,延伸其他多重功效,或開發結構修飾長效劑型、添加植物草藥成分、開發友善劑型,做成奶昔狀或飲料型態等等。
 
呂雅蕙分析,消費者關心減塑、極端氣候等社會議題,業者強調環保包裝、有機成分,或加入國際組織等作為,可提升品牌價值。而現代人慣用數位產品,業者可善用社群平臺行銷,或者以電子報、APP、品牌網站方便消費者汲取知識,並且經營線上購物甚至跨境電商以發展海外市場。
 
呂雅蕙建議,健康食品業者可從產業發展脈動發掘商機、以消費者為本、重視品牌的獨創價值、配合宅經濟加速數位轉型,以跨境電商拓展海外市場。同時,在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下,保持靈活應變的能力快速變化。 


佰研生化科技公司協理施明吉(攝影/李林璦) 

*佰研生技協理施明吉:建立智慧草本植物國際商情平台 助臺植物藥廠攻國際市場

 
施明吉則與大家分享「草本植物進軍國際之路」,施明吉表示,中藥新藥/植物藥不論是在法規門檻、風險、投資金額、利潤、技術門檻,均高於中藥製劑、保健食品,而植物新藥產品生命週期長,保健食品產品生命週期短,利潤卻也不低,現在的時代與以往不同,高風險不一定高利潤。
 
目前國內有5項中藥新藥/植物新藥上市,有超過10項產品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今年2月25日中天/合一治療糖尿病傷口潰爛植物新藥ON101上市,顯示臺灣植物新藥有強勁的成長機會,但同時伴隨著高度風險,因此掌握好選題與市場更是重點。
 
施明吉強調,全球植物藥在亞洲地區成長占比達41%,暗示著東南亞市場將成為最快成長的地區,有望搭配政府南向政策前進,而癌症用藥也是目前植物藥主流市場,佰研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將狼尾草植物新藥送件FDA。
 
施明吉指出,植物藥產業應要建立「智慧草本植物國際商情平台」,包含協助生產、知識、環控、銷售等,以協助臺灣產業進軍海外市場。
 
(報導/劉馨香、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