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病毒網絡聯盟是由35個國家、63個卓越中心和11個分支機構的人類和動物病毒學家組成。其發表在《PNAS》的文獻,分析先天、後天免疫系統如何保護大多數人免受感染、以及現有的減毒疫苗在COVID-19的流行病證據,並提出疫情下宏觀經濟學上的觀點建議。
控制新冠大流行 提升固有免疫力
荷馬和瑪莎Gudelsky醫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創始人 Robert Gallo表示,先天免疫反應是抵禦新病原體入侵的第一道防線,任何感染都取決於病原體與宿主防禦系統之間的競爭。
該文獻指出,先天免疫反應是基於病原輪廓辨識受體(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而產生的免疫反應,此受體可辨識病原體表面分子(PAMPs),使宿主對感染源具有抵抗力。
例如新冠RNA病毒,會刺激宿主細胞內的類鐸受體(Toll-like receptor, TLR),而激活自然殺手細胞(NK)、單核細胞、和干擾素(IFN)基因,使病毒無法複製。
而後天性免疫反應,因獨特的病源特異性和免疫記憶,當再次感染特定病原體時,個體可以更快產生抗體並活化T細胞,後天性免疫反應持久性與記憶性都優於先天免疫反應,這也是如麻疹、小兒麻痺症預防性疫苗背後的基本原理。
取得COVID-19疫苗前 現有減毒疫苗可彌補防疫缺口
因此特定疫苗問世,也成為公共衛生成功防疫的首選,不過內文也指出疫苗要達到有效傳播預防,需要60%-70%的人口進行疫苗接種,才能實現群體免疫。
然而在取得已問世的新冠疫苗前,如何彌補保護缺口?該文獻也收集近期流行病學、臨床和生物學研究,指出現有的減毒疫苗(即廣效性疫苗),誘導的免疫反應可預防、或減輕其他的感染源,如冠狀病毒,以及新出現的由病原體引起的流行病。
目前全球有20項卡介苗(肺結核疫苗)的臨床試驗,正在針對能否用以預防醫護人員與高齡者感染COVID-19進行研究。
其中在洛杉磯對醫護人員的觀察性研究就證明,具有卡介苗接種史的醫護中,感染COVID-19的機率降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研究也發現,重新接種卡介苗可預防COVID-19。另外,墨西哥的研究則是發現,最近接受過麻疹疫苗(MMR)的人群,病狀也較輕。
GVN認為,減毒疫苗在大流行中可做為特定疫苗問世前的「橋樑疫苗」,該疫苗也能加強高危險人群的免疫反應,未來也可與特定疫苗結合使用,以提高免疫反應的有效性與持久性。
除此之外,減毒疫苗還有成本低,易於管理優勢,像是口服劑型的小兒麻痺疫苗(OPV)就很容易口服給藥。GVN也建議如果有足夠庫存,應立即部屬,直到取得特定疫苗為止。
資料來源: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global-virus-network-analysis-suggests-measles-polio-and-tuberculosis-vaccines-may-boost-immunity-to-coronavirus-30129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