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場的綜合座談,邀請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曾頌惠主任、華華大有國際顧問林泰元副教授、承寶生技共同創辦人官建村總經理、啓弘生技阮大同董事長、通用幹細胞顧問蘇鴻麟教授等5位專家對談連線,並由DCB劉韋博副處長主持,共同針對臺灣再生醫療產業鏈突破挑戰、創造商機交流觀點。
劉韋博表示,儘管新冠肺炎對經濟造成衝擊,但整體市場仍持續增溫。現在,全世界針對癌症的細胞/基因治療,就有800多個臨床項目進展中。此外,美國FDA也預期到了2025年,每年將有10-20項細胞/基因治療核准,未來細胞/基因治療市值預期將倍數成長,適應症面向和技術創新也會更加多元。
臺灣追趕全球細胞治療熱潮 需持續鼓勵創新、深蹲耕耘
曾頌惠表示,細胞/基因治療成為多種現在無法充分改善病況的希望,例如神經退化性疾病和治療困難的癌症,在臺灣人口結構逐漸老化的趨勢下特別重要;此外,對於帶有先天性慢性疾病的孩童來說,細胞/基因治療也能成為助益。例如她現在就在北醫附醫,主持將異體臍帶血間質幹細胞用於腦性麻痺兒童的動作治療。
阮大同表示,全球自從2017年底美國FDA批准2項CAR-T、1項基因治療,從此掀起細胞基因治療併購熱潮、顯示未來龐大的製程需求,許多大廠也趁現在提早佈局。他坦言,臺灣雖然這幾年開始增溫,但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發展熱度仍然不足,再不追趕就會落後這波趨勢。
官建村對此認為,臺灣雖然因為近年法規鬆綁、產業商機才開始萌芽,但臺灣在免疫細胞療法上有許多獨特的創新技術,例如細胞分離的薄膜過濾、細胞活化及擴增奈米材料、病毒載體生產與非病毒載體基因傳導技術開發等,此外在嵌合抗原受體(CAR)的基因修飾免疫細胞,以及微流體技術的應用也相當新穎。
不過,阮大同仍直指,臺灣想要爭取到國際大廠合作、甚至併購,必須要做好積極鼓勵創新、深蹲耕耘兩件事情。他舉例,國外大廠已經會做的技術,就不會想要找合作對象,現在歐美被併購的細胞治療病毒載體工廠,都早已深蹲10年以上,現在才有辦法談國際接軌合作。
細胞治療有別於傳統藥品 法規須從保守轉為進攻
林泰元則直指,細胞治療和傳統藥品很大的差異,在於細胞必須從研發、試驗到成為產品都和臨床端緊密結合,不像小分子藥可以一刀切;此外,細胞現在也沒辦法合成,因此需要臨床醫師積極介入、取得好的細胞,後續才能用好製程做出好產品。臺灣有著高醫療水準,這將成為發展細胞治療最棒的利基,但也需要鼓勵更多臨床醫師投入。
此外,細胞療法除了以CD19為標靶的CAR-T療法,法規單位想要用傳統的藥理學「one molecule, one target」的觀念來評估細胞機制非常困難,因為細胞能夠分泌成千上萬種分子,要確立機制相當困難,因此法規單位也需要發展全新的方法來評估細胞治療的審核。
官建村也表示,臺灣的細胞治療法規應從保守型轉為進攻型,因為法規的不確定性,必定會造成產業的不健全發展;林泰元也表示,比起特管辦法核准國內範圍的治療,能夠走向國際的臨床試驗才是生技產業的「王道」,因此再生醫療專法盡早通過仍是各界殷切的期盼。
蘇鴻麟則指出,目前國際上細胞治療經過臨床試驗充分證明療效的,只有造血幹細胞和CAR-T療法的應用,至於間質幹細胞(MSC)等幹細胞療法,目前鎖定的仍是罕見疾病和小規模試驗。如果要開發大疾病領域,需要的資金就更多。
蘇鴻麟認為,倘若此階段臺灣的細胞療法研發,還沒有找到夠好的適應症,或許在此階段布局基礎技術和耗材需求,打好基本功是好的發展方向,這也是日本、美國走過的路。他也期待,等到特管辦法公布療效統計報告時,值得臺灣投入的特色發展方向或許就會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