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BTC會議》委員專訪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臺灣展望生技醫藥產業願景 期勉關鍵7面向!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1-09-01
(資料照片,圖片來源:本刊資料中心)
攸關臺灣生技產業政策發展方向的年度盛事「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io Taiwan Committee, BTC)」,今年會議以「精準創新‧健康永續」為主題,於8月30日至9月1日線上+實體同步舉行,由BTC召集人暨科技部長吳政忠邀集委員及各部會機關單位,共同檢視及策進本年度各項推動成果,並在今(1)日迎來議程第三日。
 
本刊特別邀請到BTC委員、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分享對臺灣生技醫藥產業近年發展的心得,並從長遠發展角度提出7點建議,期勉各界共同深耕、加以精進。
 
廖俊智長期致力於代謝系統改造、合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微生物合成燃料等基礎前瞻科學研究,多次獲頒美國白宮再生能源創新獎以及以色列Samson總理獎(The Samson-Prime Minister's Prize for Innovation in Alternative Energy and Smart Mobility for Transportation)等國際重要研究獎項;此外,廖俊智也是臺灣教育、學術研究和綠色能源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其自2016年6月起擔任中研院第11任院長迄今,並於今年6月續接第12任院長。

廖俊智認為,臺灣生技醫藥產業在過去這段期間有相當不錯的進展,例如生醫營運的整體營業額超過6,400億元,投資額成長26%;而在首次納入統計的數位醫療,服務營業額也達到412億元。
 
由於全球防疫需求增長,相較2020年,醫療器材產業投資額上升超過50%。此外,創新科技也加速產品開發與國際鏈結,在國際上市的新藥有24項、醫療器材達234件,防疫產品也陸續取得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UA)和臺灣專案製造許可,後續動能值得期待。
 
然而,展望眼前的美好願景,廖俊智也強調,為了讓臺灣生技醫藥研發得以長遠發展,他仍認為有7個值得精進的改善面向。
 
第一個建議就是「跨域科技發展」,因為20年後的生物科技不僅涉及生物、醫學、化學等領域,也會大量吸引工程、數理、資訊人才投入研發。
 
「近年國際生技產業已引進先進跨域科技,包括光電、人工智慧(AI)、新材料、新演算法,甚至是新製程。因此,國內學研業界最好及早跟進、超前部署,以利下世代生技產業的發展。」廖俊智說。
 
第二項建議是「新型生技產業製造模式」。廖俊智指出,國內近10多年來首重生技新藥的研發,雖已有初步成效,卻未帶動就業及大規模投資,原因之一是缺乏生產製造基地。
 
再者,未來生技產業的製造模式可能大幅進步。傳統規模放大過程,可能會被大量自動化設備及AI演算法取代,醫療模式也會快速智慧化。因此,國內生技業需要生產場域以求落地生根,但在國內建立生產基地時,應考量這些改變遊戲規則的情境。
 
第三項建議是「研發、核准、製造三管齊下」。廖俊智表示,生技產業由研發、核准、製造三面向合力而成。此三面向應同步考量,而非先後接力。
 
「例如國內研發單位,應對法規、製程有深入了解;法規單位也應同步國際,引進最新技術審核概念及規章,並適度與學研單位及業界溝通交流,如此一來廠商就能善用國內研發能量,積極投入前期研發及後端優化。」廖俊智說。
 
他舉例,例如細胞療法,就需要由研發機構、製造單位及法規核准機關三面向通力合作,以免研發出來的成果無法可核,或是無處生產。
 
第四項建議是「投入突破性技術研發」。廖俊智表示,從去(2020)年初莫德納(Moderna)、輝瑞藥廠(Pfizer)公佈mRNA疫苗研發計畫及時程,國內多持保留態度,對開發新技術無特別期待,直到後來才察覺此項技術之重要性。有鑒於此,國內學研單位應更加投入基礎關鍵問題與前瞻突破性技術,以開創具國際競爭力的未來。
 
「我也期許,應該要鼓勵、支持學研單位投入原創性研發,針對基礎關鍵問題尋求突破、開發技術,並適度設定成效指標;也應該要容許盡力研發後的失敗,並跨出既有框架而滾動式修正目標及方向。」廖俊智說。
 
第五項建議是「串聯研發平台」。廖俊智指出,針對COVID-19防疫研發,政府除撥專款支持疫苗研發外,對於治療性藥物的開發可更加著墨。
 
例如,蛋白質藥物(包括抗體)是國內生技業的大宗,國內學研界也在去年底陸續篩選出高確效之抗體。他指出,「這些技術未能獲得足夠的資金,使得學研單位與廠商不願大力投入。今年國內疫情爆發後,才轉而向外國洽購抗體。我建議,應將國內抗體研發平台有效串聯並介接業界,以利後續生產。」
 
第六項建議是「研發項目前瞻部署」。廖俊智指出,去年疫情初期,國內各主要研究單位都投入快篩研究,甚至一度在快篩抗體的研發上領先世界。但由於國內去年無大規模疫情,各廠商及政府單位對快篩裝置未有迫切需求。直至國內疫情爆發,才向國外進口各式快篩裝置。因此,建議產官學研各單位應時刻觀察全球脈動,規劃國內及國際所需之研發項目。
 
最後一項建議是「學研單位彈性運用經費」。廖俊智舉COVID-19疫情為例,此次臺灣的基礎研發實力,似乎未完全表現於成果上。疫情突然爆發時,不僅業界措手不及,政府匡列預算一時之間亦緩不濟急,致使研究無法及時用於實戰,顯見生醫發展的戰備策略具調整空間。
 
「因此,為因應日後常態化的防疫需求或緊急事態,受補助單位得『移緩濟急』。例如無需經過核可程序,便可改變原核定計畫,以既有核撥之經費,迅速投入防疫研究。另需額外撥補之經費,再立即撥款,透過快速審核的方式,投入研究重要項目。」廖俊智說。
 
 (採訪整理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