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7《國際生技醫藥新聞集錦》

韓國生物公司Curocell 拓展全球業務破土建新CAR-T中心;藥華藥新藥新適應症  ET三期臨床2022年底收案完成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1-12-27
(圖片來源:網路)

《臺灣》藥華藥新藥新適應症  ET三期臨床2022年底收案完成

 

今(26)日,藥華藥(6446)宣布,旗下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P1101) 持續開拓適應症範圍,啟動全球多國多中心針對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第三期優越性臨床試驗,臨床試驗數據於12月24日取得數據安全監督委員會(DSMB)回應,可依照原臨床計畫繼續進行。預計將於2022年底收案完成。

 

該用於治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第三期臨床試驗名為「SURPASS ET」,收案範圍含括美國、日本、台灣、韓國、香港、中國、新加坡與加拿大。

 

目前ET的第一線用藥是仿單標示外的愛治(Hydroxyurea, HU),第二線用藥則是1997年核准的安閣靈(Anagrelide),Ropeginterferon alfa-2b若順利未來有望成為ET患者用藥的新選項。

 

《臺日》聯手日本iPS細胞尖端學者高橋政代

治療視神經退化有望?! 視神經節幹細胞再生療法動物實驗傳捷報

細胞療法有可能成為逆轉視力損傷、成為患者的一線曙光嗎?近期,臺北榮總邱士華醫師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高橋政代(Masayo Takahashi)教授合作的幹細胞療法,在動物實驗上取得重大突破,有望為青光眼末期、視神經病變等過往認為的不治之症帶來新希望。

 

《臺灣》專訪中國附醫內科部副主任葉士芃醫師

國際熱議癌症救星「CAR-T療法」面臨哪些挑戰?

面對癌症,除了廣為人知的手術、化療、放療、標靶等,近幾年興起的細胞治療也在醫界吹起一股旋風,又以透過基因工程改造自己的細胞殺死癌症的「CAR-T療法」,堪稱免疫細胞療法中最受期待的發展。

同樣是癌症新興細胞療法,CAR-T和《特管辦法》開放項目有何差異?在臺灣又會遇到哪些挑戰?本刊特別專訪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同時也是中國附醫人體資料庫主任、淋巴癌團隊負責人葉士芃醫師,說明CAR-T產品在臺獲批將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韓國》韓國生物公司Curocell 拓展全球業務破土建新CAR-T中心

近(23)日,韓國生物公司Curocell宣布,破土動工新的CAR-T中心,預計2023年上半年完成建設,並於2024年全面投入營運,Curocell希望透過CAR-T療法開發和生產,將其業務帶到全球。

Curocell 正在開發 OVIS ™技術,目標提高 CAR-T 療法的臨床療效,OVIS™ CAR-T針對腫瘤微環境設計,對腫瘤細胞具有強烈的細胞毒性。CRC01為Curocell 進展最快CAR-T療法,預計將於2022年上半年於韓國開始進行臨床二期試驗。

 

《美國》破除Aduhelm爭議風暴 Biogen另一阿茲海默症藥Lecanemab 獲FDA快速審查資格

近(24)日,百健(Biogen)和衛采(Eisai)宣布,其開發的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 (BAN2401),繼7月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突破性治療認定(BTD),再獲得快速審查資格(Fast Track Designation)。此消息為深陷阿茲海默症藥物Aduhelm(Aducanumab)爭議風暴的Biogen,帶來新曙光。

 

《美國》《Nature》何大一警告:現有新冠疫苗接種、抗體療法恐難敵Omicron感染

12月24日,由臺裔科學家何大一院士帶領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團隊,與香港大學共同發表在《Nature》上的新研究數據,指出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產生的突變,足以降低疫苗或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防護力。何大一表示,人們仍然需要新疫苗、新療法來應對病毒的快速演化。

 

《美國》《Nature》子刊:止痛新希望?! 哈佛發現「炭疽毒素」可精準抑制小鼠疼痛

近(20)日,一項由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免疫學團隊,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的研究指出,從炭疽桿菌而來的「炭疽毒素」(anthrax toxins),部分成分有望成為全新的精準止痛藥物,且相較於市面上的止痛藥,該成分不會造成全身性副作用。此發現已在細胞與小鼠實驗中證實,仍需進一步研究才能進入臨床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