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陽交CRISPR/Cas13a基因剪輯技術 首證剔除環狀RNA新潛力療法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2-03-11
榮陽交CRISPR/Cas13a基因剪輯技術 首證剔除環狀RNA新潛力療法 (攝影/劉馨香)
今(11)日,榮總與陽明交大教授邱士華,與奈及利亞籍博士生Afeez Adekunle Ishola等人發表,成功在動物活體上,利用CRISPR/Cas13a基因剪輯技術,剔除一段致癌的環狀RNA (circRNA)——C190,並首度證實這樣的方法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具有治療癌症的潛力,研究發表於《Cancer Research》。

該研究針對的是國人罹患的主要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尤其是肺腺癌。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主任暨陽明交大藥理所講座教授邱士華表示,藉由臺北榮總胸腔部提供的大量患者檢體,先前研究團隊已發現,C190在肺癌末期者、產生抗藥性者的血液中,表現量會增加,並證實C190與腫瘤大小、侵犯程度、新陳代謝、存活率等相關。

在本次研究,在台攻讀博士的Afeez,與邱士華、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助研究員王夢蓮博士、臺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醫師,發現C190透過MAPK (Erk1/2) 和PI3K/Akt訊號路徑,可將位於細胞表面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訊息,傳遞到細胞核中的DNA。

研究證實,C190扮演了開啟癌細胞分裂、成長的重要角色。且由於C190可在血清中偵測到,並反映癌細胞當下狀態,讓C190可以作為診斷非小細胞肺癌的非侵入式癌症臨床診斷標記。

邱士華表示,團隊進一步探索C190作為治療標的的可能性,以CRISPR/Cas13a RNA剪輯技術切碎C190。結果發現,無論是在活體或非活體上,減低C190表現量都能降低癌細胞的分化與遷移,甚至抑制其成長。

此研究不僅再次證實C190基因在肺癌所扮演的角色,也顯示基因治療合併RNA剪輯技術,可以做為創新癌症治療的發展方向。

邱士華強調,本研究是首次利用基因治療合併RNA剪輯技術,在動物實驗上驗證剔除環狀RNA的治療效果。

陳育民表示,不同於歐美僅1~2成肺腺癌患者具有EGFR突變,臺灣有高達5~6成患者有EGFR突變。該突變會啟動細胞內一連串的訊息傳遞鏈,造成腫瘤細胞生長與轉移。

針對EGFR突變患者,目前醫學上使用TKI 抑制劑治療的效果相當良好,然而,患者容易產生抗藥性而復發,需要更換第二代、第三代TKI 抑制劑,其長期治療效果較差,因此,急需尋找其他的致癌機轉。

陳育民表示,本次研究的治療標的環狀RNA,較不會突變,將有可能是克服抗藥性的一線希望。

第一作者Afeez Adekunle Ishola就讀中央研究院國際研究生學程(TIGP),今年已獲得陽明交大與中研院分子醫學博士。外交部亞西及非洲司總領事王啟文,與奈及利亞駐華商務辦事處處長阿邁德 (Ibrahim Akopari Ahmed)表示,Afeez的成就顯現臺灣對國際研究人才培養的重視。

(報導/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