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動集結超過40間生技生醫新創公司及團隊參與,展示其尖端研發成果,吸引逾200位海內外企業、投資者、創投、加速器及天使投資人共襄盛舉,並促成超過25對以上的國際媒合會談。
廖俊智:串接新創與投資者 推動研發落地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攝影/羅翊方)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致詞表示,雖然在新冠疫情籠罩下,台灣的生技業過去幾年依舊發展蓬勃,在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創服育成中心代理執行長沈家寧的帶領招商下,讓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也成長迅速。
廖俊智指出,本屆的Demo Day希望能將40多個早期新創團隊與投資者串接,將實驗室研發成果落地至業界,也與大家分享成功的經驗,推動台灣生技快速發展。
陳建仁:促進高齡建康成台目標 促三段五級概念創新生醫產品落地
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陳建仁(攝影/羅翊方)
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陳建仁也蒞臨致詞,政府這幾年對於生技產業的推動不遺餘力,像是從先前的生技新藥發展條例到今年施行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擴大範圍至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顯示政府對於生醫產業推動寄予厚望,並成為重要的戰略產業之一。
陳建仁提到,台灣的人口老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在慢性病盛行、高齡化挑戰下,促進年長者健康成為台灣的目標,醫療科技也需要更多進步,以三段五級的概念來預防疾病產生,中研院與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推動將創新早期研究成果變成很好的生醫產品,對於預防、診斷、治療都有很大的貢獻。
吳漢忠:透過群聚效應 完善生醫產業生態系
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攝影/羅翊方)
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指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軟硬體設備逐步完善,目前已有27個傑出轉譯團隊進駐園區,並成立了4家公司,此外,創服育成中心已吸引41家公司進駐、接近滿租,整體市值達新臺幣3,332億元,顯示「只要把生醫產業生態系做好,優秀的轉譯團隊就會進駐園區」,希望持續完善生醫產業生態系,孵育出生醫獨角獸及護國神山。
吳漢忠也特別提到,台北生技園區預計今年8月完工,明年初會陸續有公司進駐,與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形成良好的互補,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負責培育新創公司,提供50至500坪左右的空間,而台北生技研究園區則是提供藥物進行臨床試驗或是藥物上市前的試量產,提供大約500至2000坪的空間,成為第一棒與第二棒的交接,並產生群聚效應,推動台灣生技產業。
涂醒哲:盼創國際行銷策略聯盟 促台生技行銷全球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攝影/羅翊方)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表示,如果把台灣當成一間大的生技公司來看, 中研院就是研究的龍頭,提出許多滿足醫療迫切需求的研究,DCB則是負責開發,作為研發者跟產業之間的橋樑,讓技術可以落地,銷售到全球。
涂醒哲提出,台灣應該組成國際行銷策略聯盟,將國內優良的成果組合推廣至國外,也可考慮與外交部合作,尋找國外合作對象,未來希望不是一年一度Demo Day而已,而是建構一個很好的平台,讓國廠商可隨時知道台灣近況,讓每天都成為Demo Day。
涂醒哲也建議,國際藥廠可以與台灣分享跨國行銷的經驗,如何吸引國際藥廠來台灣進行合作研發,法規上規定很重要,可以從未來的健保藥價定價策略來著手,進一步吸引國際藥廠與台灣廠商合作研發。
匯聚國際級講者 逾30家新創、50件研究成果登場
為期二日的Demo Day聚焦資金、技術、人才,以七大主軸貫穿兩日活動,分別涵蓋:趨勢論壇、投資媒合擂台、NBRP路演秀、1對1國際媒合、職涯論壇、人才媒合及生醫新創海報展,讓與會者能一次收穫不同面向的資訊。
吳漢忠指出,Demo Day是一年一度的盛會,去年媒合了許多投資者與團隊,達到很好的成效,今年的國際生醫產業趨勢論壇很榮幸邀請到安進(Amgen)、默克(Merck)、阿斯特捷利康(AZ)、羅氏(Roche)等四家國際藥廠、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旅美生技專家楊育民、藥華醫藥執行長林國鐘等國際級講者。
此外,共有7家國際藥廠和加速器與超過30家新創公司、團隊,進行1對1國際媒合,在人才媒合博覽會中,更提供超過百個職缺促進生技人才與公司對接。
為了幫助新創公司曝光,Demo Day中也安排包括有超過15支潛力新秀上台展演的「NBRP路演秀」、「創吶聯合路演」,以及展出超過50項研發成果的「生醫新創海報展」,讓這些新技術/新創團隊能藉機充分大展身手。
(報導/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