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醫學大學榮譽教閻雲教授今(12日)下午以線上出席第37屆生物夏令營,閻雲意簡言賅地從宏觀角度梳理了生物技術發展的歷史演變,同時又以微觀層次分析每項複雜技術尚須克服的問題,以做為未來科技發展的機遇。閻雲樂觀認為,為解決目前「精準醫療從基因診斷至標靶治療及未來細胞治療與發展」各項技術存在的種種問題,生物技術仍將持續風起雲湧。但他也指出,藥物經濟依舊無法突破,很多藥物都很昂貴,因此,未來許多藥物開發非常需要群策群力。
閻雲首先回顧許多治療發展的過程與時代意義。自1970年癌症化療出現後,可謂生物技術發展的一大分水嶺。1971年,尼克森總統頒布「CANCER ACT」專案,宣示以國家政策與預算綁住研發,也促成了今天有各種新穎癌症用藥的出現。
1990年後的「Human Genome Project 」(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至2000年完成,但科學家發現只有不到三萬個基因就決定了人類的差異與各種疾病,這種不可思議的奧秘於是讓基因體陷入了一段沈寂,也引起科學家又從DNA、RNA到蛋白質的進一步探索。
閻雲首先回顧許多治療發展的過程與時代意義。自1970年癌症化療出現後,可謂生物技術發展的一大分水嶺。1971年,尼克森總統頒布「CANCER ACT」專案,宣示以國家政策與預算綁住研發,也促成了今天有各種新穎癌症用藥的出現。
1990年後的「Human Genome Project 」(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至2000年完成,但科學家發現只有不到三萬個基因就決定了人類的差異與各種疾病,這種不可思議的奧秘於是讓基因體陷入了一段沈寂,也引起科學家又從DNA、RNA到蛋白質的進一步探索。
未來藥物開發需要更複雜的聯合治療研究
到了2015年,歐巴馬為倡議「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創立「All of Us」研究計劃,該計劃獲得了1.3億美元的資金,旨在收集100萬人志願者的遺傳和健康數據,以推動針對個人量身定制的醫療服務。
精準醫療也因此在過去的基因研究基礎上,一下子跨越到次世代 (Next Life) ,改變了過去人類的診斷和醫藥模式,如Illumina的次世代基因定序、Roche的伴隨性檢測等。又拜精準醫療下這些基因和分型診斷之賜,1980左右就開始發展的抗體藥物和免疫治療,過去近二十餘年因為臨床失敗而進入黑暗期,又迅速發展成為今天的標靶藥物,如Herceptin乳癌藥物和Rituxima抗體藥物。
不過,閻雲指出,癌症是複雜疾病,僅管每一新問題都會隨著一種新藥的被發現而改變,但也帶來新挑戰,如標靶藥物存在的副作用和抗藥性等問題,都讓未來藥物開發需要更複雜的聯合治療研究。
例如,已經成為掏金熱的PROTAC(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藥物就橫跨了大、小分子,是一種利用小分子化合物來調節蛋白水平的靶向蛋白質降解技術。PROTAC相對於傳統小分子藥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可以利用獨特的靶點將蛋白送入蛋白酶體,以實現用化學敲降蛋白的目的。
精準醫療也因此在過去的基因研究基礎上,一下子跨越到次世代 (Next Life) ,改變了過去人類的診斷和醫藥模式,如Illumina的次世代基因定序、Roche的伴隨性檢測等。又拜精準醫療下這些基因和分型診斷之賜,1980左右就開始發展的抗體藥物和免疫治療,過去近二十餘年因為臨床失敗而進入黑暗期,又迅速發展成為今天的標靶藥物,如Herceptin乳癌藥物和Rituxima抗體藥物。
不過,閻雲指出,癌症是複雜疾病,僅管每一新問題都會隨著一種新藥的被發現而改變,但也帶來新挑戰,如標靶藥物存在的副作用和抗藥性等問題,都讓未來藥物開發需要更複雜的聯合治療研究。
例如,已經成為掏金熱的PROTAC(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藥物就橫跨了大、小分子,是一種利用小分子化合物來調節蛋白水平的靶向蛋白質降解技術。PROTAC相對於傳統小分子藥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可以利用獨特的靶點將蛋白送入蛋白酶體,以實現用化學敲降蛋白的目的。
免疫細胞療法製程技術要求會越來越嚴格
此外,沈寂了30年的腫瘤微環境系統--免疫學又再度重回主流,「免疫療法」就是透過各種方式,來增強或是調整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藉此來打敗癌細胞。
特別是作用在PD1和PDL1抑制劑的免疫療法開發,透過阻斷PD-L1與PD-1之間的信號通路,來防止腫瘤細胞逃避免疫系統。PD1和PDL1發展以來也不過7-8年時間,目前,中國還有250多家公司依然在尋找各種新穎想法的PD1和PDL1新藥。
2017這一年,則是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技術)免疫療法爆炸的一年,透過基因工程修飾技術,使 T 細胞表現 CAR 受體能高精準度辨識並殺死具有表面上特異性抗原的癌細胞。在過去10年中,各種病毒、非病毒載體技術的細胞治療正在不斷崛起,也帶來了新一波的改革。
閻雲指出,免疫治療和精準治療同時用於腫瘤、退行性精神疾病以及自體免疫疾病正在日新月異發展當中。疫情之後,RNA藥物發展也進入嶄新階段,未來將DNA或RNA設法帶入人體做為治療新方法,並進一步與今日的CAR-T結合將逐漸成形,但製程技術要求也會越來越嚴格。
閻雲認為,為承接與解決各式各樣問題的生物技術依然蓬勃,使得生物科技醫藥產業將持續風起雲湧,特別是一些治療方式用於癌症控制都已出現曙光。但是,要注意的是,藥物經濟學依然無法突破,許多新藥物動輒30~40幾萬美金,非常昂貴,因此,未來許多藥物開發非常需要大家群策群力。
特別是作用在PD1和PDL1抑制劑的免疫療法開發,透過阻斷PD-L1與PD-1之間的信號通路,來防止腫瘤細胞逃避免疫系統。PD1和PDL1發展以來也不過7-8年時間,目前,中國還有250多家公司依然在尋找各種新穎想法的PD1和PDL1新藥。
2017這一年,則是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技術)免疫療法爆炸的一年,透過基因工程修飾技術,使 T 細胞表現 CAR 受體能高精準度辨識並殺死具有表面上特異性抗原的癌細胞。在過去10年中,各種病毒、非病毒載體技術的細胞治療正在不斷崛起,也帶來了新一波的改革。
閻雲指出,免疫治療和精準治療同時用於腫瘤、退行性精神疾病以及自體免疫疾病正在日新月異發展當中。疫情之後,RNA藥物發展也進入嶄新階段,未來將DNA或RNA設法帶入人體做為治療新方法,並進一步與今日的CAR-T結合將逐漸成形,但製程技術要求也會越來越嚴格。
閻雲認為,為承接與解決各式各樣問題的生物技術依然蓬勃,使得生物科技醫藥產業將持續風起雲湧,特別是一些治療方式用於癌症控制都已出現曙光。但是,要注意的是,藥物經濟學依然無法突破,許多新藥物動輒30~40幾萬美金,非常昂貴,因此,未來許多藥物開發非常需要大家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