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開講:從獨董角度正確認識ESG議題」

周大任:ESG攸關企業存亡 決策層級應提升到董事會!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3-02-17
(攝影/環球生技)

今(17)日,華淵鑑價與環球生技共同主辦「大師開講:從獨董角度正確認識ESG議題」線上研討會,邀請到智康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台北市獨立董事協會(TPiDA)理事長周大任,分享對ESG的誤區、議題、為什麼值得重視,以及協會對ESG議題的觀點、立場與倡議。
 
華淵鑑價總經理陳淑琴表示,許多企業對ESG抱持著疑問,究竟做好ESG能為公司增加多少價值?某些企業認為ESG是不得不做的轉型,但要做到何種程度?種種環繞著ESG的企業發展和提升價值議題,促使華淵決定以此為題舉辦此次活動。
 

什麼是ESG?它為什麼重要?

 
周大任首先說明,與ESG相似的CSR,指的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強調企業經營模式應追求可持續發展或「永續發展」的概念,聯合國也自1999年起,建議企業編製並公開CSR報告書。
 
ESG則是在落實CSR概念的過程中,以評量為出發點,用來評估公司在提升永續發展能力方面的衡量指標。而E、S、G三個字母指涉的議題,分別是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為什麼企業應該重視ESG轉型?周大任認為,有些企業將ESG視作遵循主管機關的法規而必須付出的成本,或是歐美市場對新興國家設置的貿易障礙,這些都是對ESG的認知誤區;許多企業也只重視ESG,而忽視了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
 
然而,周大任指出,企業對ESG落實的正確認知,應該是以「提升能力」為考量,透過轉型來增強企業的韌性(resilience),建立企業營運持續管理體系(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BCM),才能在充斥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下,面對未來黑天鵝、灰犀牛等事件所帶來的可能衝擊。就像之前盛行的數位化轉型,在疫情下充分證明了其對企業的價值。
 
此外,若從「成本獲利」考量來看,歐美國家都在逐步實施碳費徵收制度,這是非常現實的趨勢,特別是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內業者;另一方面,若從「法規遵循」考量來看,臺灣在今年1月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年淨零排放入標入法,且從2017年起就開始逐步擴大要求ESG報告書的企業範圍,使得ESG落實勢在必行。
 

為何有的企業對落實ESG裹足不前?

 
周大任表示,ESG落實需要做出投資,而且要從企業文化上融入ESG,這是很大的承諾。為何有些企業對於落實ESG裹足不前?他指出,每個企業遇到的問題都不同,有的是媽寶心態,未能意識到其重要和急迫性,期待政府在最後一分鐘出面解決;有的是臨時抱佛腳,欠缺外部誘因而暫時採取觀望態度。
 
至於已經認知到ESG落實的重要性與急迫性的公司,有的是因為內部資源不足,使得企業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快速產生效益;也有的是獨董對任職企業的核心業務、關鍵風險及營運細節不熟悉,以至於無法督促董事會積極採取行動。
 
周大任於其演講中,也分享了針對臺灣指標性ESG基金所持半導體、電子及金融等成分股,分析其ESG委員會設置、位階差異的位階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仍有許多公司將ESG委員會設置於經營管理團隊之中,而非董事會功能性委員會。
 
對此,周大任認為,經營團隊往往看的是短期的KPI和EPS,但董事會的任務是關注攸關公司長遠生存的關鍵風險指標(KRI),因此應將BCM體系的督導、KRI的持續校正和ESG型的深化等關乎永續治理的事宜,提升到董事會層面進行討論與決策,並建議公發公司自發性設置永續治理委員會,並將其定位為董事會的功能委員會之一,而不是總經理或執行長辦公室轄下的工作委員會。
 

ESG轉型如同老齡化,是社會演化的自然過程

 
最後,周大任仍強調,公發公司投資ESG轉型的終極目標,仍然是透過ESG轉型、建立BCM,應對未來黑天鵝、灰犀牛的衝擊,特別是全世界建立的全球化貿易架構,已遭遇部分國家的現實主義引發亂流;再加上,次世代消費者的成長環境、世界觀、職涯規劃與購物取向,將使得主張永續的品牌形象,更有利於未來發展。
 
周大任總結,企業經營者若能越早認識ESG轉型並採取行動,就越能提早收獲,避免被淘汰的命運。他表示,許多大企業其實早就開始落實ESG、正在享受回報,台北市獨立董事協會也將繼續致力於提升中小企業的ESG意識,介紹現成的工具及技術,或是從獨董/董事會的角度,將正確的觀念帶給開始落實ESG的大型中小型企業。

(報導 / 吳培安)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