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攻淨零減碳!「永續DNA」企業 將獲投資人、銀行青睞

2023-09-27 / 記者 李林璦
今(27)日,台北市獨立董事協會舉辦2023國際論壇以「賦能董事會成為引領永續治理的關鍵力量」為題,特別邀請到世界知名環境政策專家、曾任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秘書長的GoldStandard總裁YvodeBoer親臨現場分享「氣候行動與永續發展:對企業而言是商機還是干擾?」。 同時,也邀請到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AIGCC)主席暨國泰...

樸農生技智慧昆蟲養殖 量產病毒製劑搶救三星蔥

2023-09-27 / 記者 劉馨香
樸農生技以自動化昆蟲養殖技術起家,在完成天敵昆蟲「基徵草蛉」的智慧化量產系統後,最新力作為鱗翅目害蟲「甜菜夜蛾」的養殖與病毒感染系統,為農委會藥毒所開發出的核多角體病毒製劑完成產品化的最後一哩路。此病毒製劑已經在三星蔥的田間試驗上,展現防治甜菜夜蛾的驚人成效。撰文/劉馨香6月30日,國科會「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ITIProgram)2023年第一梯次,在歷經半年的培訓和選拔後,為最終入圍的7家新...

茶改場微生物發酵 開啟茶副產物新生命

2023-07-25 / 記者 劉馨香
臺灣每年消耗3萬公噸的茶葉製造飲料茶,衍生龐大的茶渣副產物。茶改場與食工所共同開發出茶渣微生物發酵技術,克服茶渣腐敗問題,讓茶渣變身抗菌、除臭墊料。此項技術已技轉給博堯生技,其進一步開發出讓貓咪也喜愛的貓砂墊料產品。撰文/劉馨香臺灣可說是飲料茶王國,據統計,臺灣每年茶葉需求量為4.5萬公噸,其中有3萬公噸的茶葉用於製作飲料茶,而茶葉經過沖泡、萃取後遺留下了大量的茶渣。由於這些茶渣含水量高達90%,...

《Science》以CRISPR降低木質素 新樹種造紙助永續發展

2023-07-24 / 記者 劉馨香
近(13)日,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CarolinaStateUniversity)研究團隊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打造出一種木質素(lignin)較少的樹木,並且改善木材的特性。以此種樹木製造紙張時,能節省去除木質素所需的能源,更具有永續性。研究發表於《Science》。 紙類可回收、可生物分解、也可再生,似乎是很環保的材質。不過,製造紙張時,需要將木材中的纖維素(cellulos...

京冠生技5R策略 讓廢物新生再逢春 打造碳權生態圈

2023-05-23 / 記者 李林璦
「廢棄物都只是錯置的資源!」京冠生技致力於將農食副產物的剩餘價值發揚光大,舉凡咖啡渣、綠豆皮、黃豆渣都能轉廢為寶,並成為經濟動物的機能性飼料原料與添加劑,目前正在著手準備申請臺灣第一支經濟動物或寵物用植物新藥藥證。京冠致力打造碳權生態圈,正籌備斥資5億元新臺幣,結合AIoT智慧碳管理系統,建造臺灣首座農食副產物高值化碳中和示範工廠(二廠)及多元生態綠色工廠(三廠)。希望成為亞洲第一家「自主淨零」的...

臺灣醫界的韌性整備——另一種永續

2023-05-06 / 專欄:陳瑞杰
作者/陳瑞杰(台北醫學大學外科講座教授&董事長、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前臺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臺灣位處地震帶與颱風好發區域,加上人口集中、土地密集開發。原本的多元天災威脅,加上極端氣候,除了將導致更頻繁的複合型態災害,當下還要面對潛藏的戰爭衝突。一旦大範圍的天災人禍,所引發民眾醫療瞬間的需求,將嚴格地考驗政府與醫療機構的應變量能。近年來,台灣發生的災難,包括雪山隧道火燒車、復航澎湖與南港空難...

從鑑別排碳源開始!北醫導入綠色醫材、推低碳醫療

2023-04-19 / 記者 劉馨香
今(19)日,臺北醫學大學舉辦「綠色醫療論壇」,針對主題四「綠色醫材與低碳醫療」,邀請到雙和醫院研發副院長陳志華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麻醉科醫師廖璽文分享,其推動醫院減碳中的研究心得與實務經驗。萬芳醫院院長陳作孝引言表示,在醫院中,手術室和加護病房可說是最耗能的區域。據估計,手術室製造了一家醫院21~30%的廢棄物,且能源消耗為其他區域的3~6倍;開一台刀的碳足跡,相當於開車達三千多公里。陳作孝表...

醫事司將推醫療溫室氣體專案 北醫推遠距/智慧醫療減碳排

2023-04-19 / 記者 李林璦
今(19)日,臺北醫學大學舉辦「綠色醫療論壇」,特別邀請到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分享衛福部將因應《氣候變遷因應法》推出醫療溫室氣體排放相關專案;而在主題三「數位健康與遠距醫療暨醫院減碳策略」中,則邀請到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副主任劉如濟分享北醫利用大數據結合AI,打造院內/外遠距醫療策略,與萬芳醫院研發副院長黃俊仁分享,如何從開刀房、電燈等小處節能著手,邁向永續經營。 北醫各醫院目標7月完成碳盤查...

北醫大邁向淨零轉型 盤點碳排結構、導入綠色供應鏈

2023-04-19 / 記者 李林璦
今(19)日,臺北醫學大學舉辦「綠色醫療論壇」,特別邀請到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蒞臨現場,並由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組長吳奕霖分享臺灣的淨零轉型策略,與在醫療領域中該如何實現淨零碳排轉型;也邀請到臺北市獨立董事協會理事長周大任從產業的角度,分享對循環經濟與綠色供應鏈的看法。 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攝影/李林璦)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致詞表示,雖然醫療是救人的產業,其碳排放卻也傷害人類;根據調查,醫...

水試所把一公斤10元鯖魚頭 變身抗發炎新品

2023-04-15 / 記者 劉馨香
農委會水試所以臺灣大宗漁穫――鯖魚的加工剩餘資材為原料,開發出帶有磷脂醯絲胺酸的磷脂質微脂體,在動物實驗中證明具有緩解發炎反應、促進組織修復的功效。近期,水試所透過與新光醫院合作,以體外實驗驗證微脂體在人體免疫細胞的免疫調節功效,並與多所大學合作開發更多臨床應用,有望把成本1公斤不到10元的鯖魚頭,發展為每公斤上萬元的保健品素材。撰文/劉馨香魚油富含的兩大類Omega-3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

林試所首創鳳梨葉相紙 成黑白影像藝術載體

2023-02-28 / 記者 劉馨香
鳳梨果實採收後,會剩餘大量的鳳梨莖和鳳梨葉,鳳梨莖可萃取豐富的鳳梨酵素,而看似不起眼的鳳梨葉,其實蘊含優質的纖維。以鳳梨葉作為製紙原料,不僅相當好處理,紙張成品細膩、耐保存、且強度高,曾獲得國畫大師張大千喜愛,林試所如今創造鳳梨手工相紙,與攝影專家合作顯影黑白相片作品。撰文/劉馨香臺灣盛產鳳梨,嘉義民雄、臺南關廟、高雄大樹、屏東高樹等著名產區,有著一望無際的鳳梨田,在氣候溫暖、陽光普照的春夏季節,...

周大任:ESG攸關企業存亡 決策層級應提升到董事會!

2023-02-17 / 記者 吳培安
今(17)日,華淵鑑價與環球生技共同主辦「大師開講:從獨董角度正確認識ESG議題」線上研討會,邀請到智康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台北市獨立董事協會(TPiDA)理事長周大任,分享對ESG的誤區、議題、為什麼值得重視,以及協會對ESG議題的觀點、立場與倡議。 華淵鑑價總經理陳淑琴表示,許多企業對ESG抱持著疑問,究竟做好ESG能為公司增加多少價值?某些企業認為ESG是不得不做的轉型,但要做到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