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試所首創鳳梨葉相紙 成黑白影像藝術載體

2023-02-28 / 記者 劉馨香
鳳梨果實採收後,會剩餘大量的鳳梨莖和鳳梨葉,鳳梨莖可萃取豐富的鳳梨酵素,而看似不起眼的鳳梨葉,其實蘊含優質的纖維。以鳳梨葉作為製紙原料,不僅相當好處理,紙張成品細膩、耐保存、且強度高,曾獲得國畫大師張大千喜愛,林試所如今創造鳳梨手工相紙,與攝影專家合作顯影黑白相片作品。撰文/劉馨香臺灣盛產鳳梨,嘉義民雄、臺南關廟、高雄大樹、屏東高樹等著名產區,有著一望無際的鳳梨田,在氣候溫暖、陽光普照的春夏季節,...

周大任:ESG攸關企業存亡 決策層級應提升到董事會!

2023-02-17 / 記者 吳培安
今(17)日,華淵鑑價與環球生技共同主辦「大師開講:從獨董角度正確認識ESG議題」線上研討會,邀請到智康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台北市獨立董事協會(TPiDA)理事長周大任,分享對ESG的誤區、議題、為什麼值得重視,以及協會對ESG議題的觀點、立場與倡議。 華淵鑑價總經理陳淑琴表示,許多企業對ESG抱持著疑問,究竟做好ESG能為公司增加多少價值?某些企業認為ESG是不得不做的轉型,但要做到何種...

北醫匯聚1校6院「淨零永續共識營」 提智慧醫療、智慧穿戴、未來食品三大方針

2022-12-26 / 記者 李林璦
昨(24)日,臺北醫學大學在繼62周年校慶校長簽署「大學永續發展倡議書」,宣誓2050年達成校園碳中和目標後,召開淨零永續共識營,在北醫董事長陳瑞杰帶領下集結產官學界與北醫一校六院同仁,致力凝聚淨零永續的共識,藉由跨域互動提出創新有效的解方,期許早日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在共識營中,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特別針對政府推動方針進行精闢說明,行政院環保署蔡鴻德副署長亦解析臺灣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

普聖集團打造全臺唯一 大型羽毛有機肥料廠

2022-09-30 / 記者 劉馨香
普聖集團擁有全套循環經濟執照,以獨家技術克服臭味問題、2小時分解羽毛、10天完成發酵,將原先難以分解但營養豐盛的羽毛,製作成改善土壤的有機肥料。普聖除了在臺灣持續擴大產能,預期今年底的農業副產物月處理量達3,000公噸,也將進攻泰國、美國市場。撰文/劉馨香從嘉義特色小吃雞肉飯、夜市飄香的炸雞排,到便利商店隨選的即食雞胸肉,雞可說是臺灣相當受歡迎且普遍的食材。根據農委會的農業統計資料,臺灣每年雞隻屠...

亞洲生產力組織舉辦「綠色生產力生態系」會議 京冠分享農餘高值化循環力

2022-06-29 / 記者 李林璦
昨(28)日,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PC)倡導的亞洲生產力組織(APO)綠色生產力生態系平台舉辦期末會議,展現協助台灣中小企業在後疫情時期強化企業韌性與共創循環經濟生態系的成果。長期投入農餘高值化創新研發的京冠生物科技應邀參與,分享農食副產物如豆渣、茶渣等「無廢再生」經驗,並和能源、製造相關與會企業交流綠趨勢知識及技術。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張寶誠表示,綠色生產力生態系計畫由本中心發起,同時獲得...

眾盈泰把家畜禽副產物大變身 打造進口保健平價替代

2022-06-16 / 記者 李林璦
眾盈泰生醫與臺灣最大的專業豬肉生產商嘉一香食品子公司嘉鼎生技,共同技轉承接中興大學林亮全教授從家禽、家畜副產物中提取而成的胜肽技術,目前擁有6支保健原料,搶攻代謝症候群、減重、退化性骨關節炎、男性保健的藍海市場。撰文/李林璦 攝影/吳培安豬肝、雞胗、豬血、豬皮這些滷味攤上常見的平民美食,以及屠宰衍生的雞血、豬膽、雞骨,或許你從沒想過這裡面豐富的機能胜肽會搖身一變成為具有功效性的保健食品。眾盈泰生醫...

Vetter發布首份永續報告書 綠電、淨零排放、節能融入企業策略

2022-06-02 / 記者 李林璦
今(1)日,全球領先的製藥CDMO德國大廠Vetter發布第一份永續報告書(SustainabilityReport)。該報告涵蓋三大領域:環境責任、永續經濟和社會參與,目標希望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SDGs)。 諮詢委員會主席、家族企業成員、榮譽參議員UdoJ.Vetter表示,Vetter作為家族企業,長遠的目標是以對經濟、社會和環境負...

宥睿生技米糠發酵之道 保養、飲品一兼二顧

2022-03-15 / 記者 劉馨香
白米精製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米糠極富營養價值。宜蘭廠商宥睿生技以微生物發酵製程,充分發揮米糠的潛在價值。宥睿生技的米糠發酵過濾液,不僅能製成保養品,也能製成乳酸飲品。撰文/劉馨香 攝影/李林璦現代人愛好口感Q彈軟嫩的精製白米,也就是糙米去除掉米糠層和胚芽後,剩下的胚乳部分。但被刨去的米糠,其實擁有豐富的營養,包含胺基酸、纖維、礦物質(如鈣、磷、鐵等),和維生素A、E與B群,也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劑米糠醇(...

循創生技打造全臺首個科學化黑水虻養殖廠

2022-01-27 / 記者 劉馨香
由生科系同窗好友共同創辦的循創生技,看準「黑水虻」在循環農業的多種能力,投入研發、建置自動化生產線,發展科學化管理的黑水虻養殖廠。循創生技推出標準規格的黑水虻蟲體飼料產品與雞糞減量等服務,希望以高品質產品及服務引領黑水虻產業風潮。撰文、攝影/劉馨香對廚餘、禽畜糞便、食品加工廢棄物等有機物質,來者不拒、大口吃下的黑水虻,不僅在進食過程解決有機廢棄物,蟲體本身可作為動物飼料取代魚粉,經黑水虻消化轉成的...